分享

杏花村之行

 天下孝义人 2021-01-14

作者简介:

许靖,笔名小桥,毕业于汾阳师范。现为山西省石楼县南城初中教师,一直从事一线教育工作数年,有诗歌散文杂文发表于报刊杂志和网络公众号。

毕业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很多同学因为工作、家庭、还有孩子等诸多杂事,都选择性的相忘于江湖。只有同县的,或者上学时相处甚好的个别联系。直到前年在同桌爱红的提醒建议下,我才拉起了同学群,于是陆续有同学你拉我拉的加入。到现在,除俩同学因特殊情况外,余下同学都已到位。

前些时,因孝义作家梁镇川先生的一篇文章《圪朵儿》,引发我的汾阳情思,竟一发不可收拾,时不时的想起上学时的很多个片段。

师范二年级时,和所有同学们基本混的相熟,而且跟个别同学相处甚好。自和爱红同桌后,我俩就一直走的很近,即使偶尔耍耍脾气,闹闹小性子,也过不了两天,又和好如初。尤其本县上学经常可以回家的她,时不时拿来一些好吃的专门犒劳我,就因为这份情,也不能忘了她不是?!而且,两次杏花之行,都是应她之邀。

来汾阳上学前,就听说过汾阳人的好客,等到了爱红家,更是真切的体会了一回。当时还是单休,星期六下午,我们同学十几人,是乘坐酒厂的免费接送车去的。对于杏花村,是从“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古诗中知晓的,只知道杏花村自古出美酒。真的到了杏花村,才真的感受到,这个自古就出名的小镇,确实是古色古香,充满了各种让人想要更进一步了解的味道。一进杏花,远远的望见围墙里有一片建筑群,多是飞檐翘角,还有亭台阁楼。爱红说,那就是酒厂了。还说,我们可以进到里面去游赏的。

爱红一家因为我们的到来,忙进忙出,我们是全然插不上手。当时爱红哥已经成家,但还住在一块,爱红嫂子是那种温婉的性子,一看就是贤妻良母型的。爱红父母用一大桌子饭菜,让我们这些远离家乡的孩子真切的感受到了家的滋味!在这里,我们感受到的,其实不仅仅是好客,还有一种爱屋及乌的感情在里面吧!

去了杏花,汾酒厂是必须去一回的。在这里,我们见到了那口誉满神州的古井。辘轳依然架在井口,只是井水已经干涸。估计这口井早已知晓它的出水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巨大的市场需求,故而退出历史舞台罢了!

宋代何应龙有诗:

“杏花村酒家家好,莫向桥边问牧童”。

唐代杜牧也有诗: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第二去处:就是瞧瞧那个小牧童了。杏花村汾酒已经借着牧童当年的遥指和自身过硬的品质,享誉四海、名满天下。当年小牧童,今可安好? 

酒厂小公园内,一座铜像,定格了小牧童的故事!悠然自得的横坐在同样悠然的老黄牛背上,伸出的手臂好像刚刚给杜牧“遥指杏花村”吧。短笛已经插回到背上,悠扬的笛声仿佛还回荡在袅袅酒香升腾的雾气里。就是这个小牧童,成了杏花村汾酒的代言人,千古不老!

汾阳读书住了三年,从内心深处一直认为:汾阳是我的第二故乡。因此,凡是与汾阳有关的物事一直倍加关注。真想创造机会再去一回杏花,再瞧一瞧小牧童的短笛!只是,曾经热情招待我们的老妈妈已然离去,这再去的心情便多了几分沉重。 

我的回忆片段,我的汾阳情结……

2017、5、6

作者其他文章:

炒疙图儿 | 我的汾阳情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