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坐火车趣事

 铁道之旅 2021-01-15
第一次坐火车

  科技时代发展到今天,人们出行交通工具多种多样,出省跨国极大便利,可是在半个世纪前,坐火车可是件稀罕事呢!

  50多年前的1967年夏天,在我上三年级的暑假里,第一次听妈妈说让我今晚跟着当小学老师的二哥乘坐市郊火车去60里地以外的张家口市看展览。我高兴的一蹦老高,想到就要乘坐课本里描绘的闪电如风的火车啦,兴奋地前半夜根本没睡着觉。

      后半夜里我跟着二哥步行3里地到火车站急急忙忙上了火车,上车后二哥忙着照顾一个班的学生,就把我托付给一个班上一位姓赵的大姐姐照顾。上了火车才发现车厢低处没有窗户,说是叫闷罐车车票特别便宜也就2角钱吧。车厢两侧靠墙有硬木条凳子可供旅客乘坐,在很高处有个带铁护窗的小窗户,但我当时站在条凳上即使踮起脚尖也依然无法看到外面,我悻悻地只好坐在条凳上听着火车咣当当响,一会便困的睡着啦!第二天早上下了火车大家步行去青年宫看雷锋事迹展览。这次二哥还带我第一次到饭馆吃了一碗好香好香的炸酱面。回程依然是乘坐闷罐市郊车,所以窗外风景实际上一眼也没看到。

  1969年夏天我小学即将毕业了,妈妈托同事来老师带我到北京去姑姑家串亲戚,于是我第二次坐上了那种老式的绿皮燃气火车。

      车厢里都是5人对面乘坐的硬皮革座位,靠窗的位置中间有个小桌可以放置一些茶杯小物品。当时火车走的还是詹天佑设计的老京张铁路,途中要穿越燕山山脉的几十个山洞,在居庸关还要走剪刀形之字铁路,需要经过两个车头推动才能通过关隘,所以360华里路程时长竟然有3个半小时之多。坐这种火车可以清楚看到窗外的田野、树木、河流和山脉,在火车风驰电掣奔驰下一闪而过,我兴高采烈地观赏着两侧的风景。由于天气热加上火车车厢人多通风差,一会我就感觉难受起来,肚里翻江倒海晕车严重吐的稀里哗啦,难受的最后都倒在了地板上,窗外的风景也顾不上看啦。好容易熬到了北京下车我坐在满是知了聒噪的树下等候,来老师拿着姑姑家的地址四下里打听问路。当时又不通电话,急的来老师满头大汗终于问清楚了路线!

  工作后我坐火车去北京成了家常便饭,出差来去一般两三天不等。每次坐火车回家都要带回宣化当时紧俏的金狮酱油、粉条、豆奶粉、鱼、小笼蒸包、糯米炸糕、等小吃,最后还要不忘在火车上再买5个不要粮票的烧饼。

      当时还是计划经济体制,宣化物资供应不足,遇有出差机会人们习惯让人从外地大城市捎带买衣服鞋帽、围巾书包、眼镜、雨伞等新式样物品。我最多一次给企业的工友从王府井百货大楼采购回14件上衣,只是颜色不同而已哦!说起来那时出差的人真是很辛苦,去了北京抓紧时间办完公事赶快跑东单商场、西单商场、菜市口、国华商城、前门大栅栏等繁华商圈抢购,早出晚归一天下来腰都成直棍啦!

      当时负责通勤北京火车的是4416\4415次列车组,她们可是铁道部树立的全国先进服务集体标杆。服务热情周到,列车行李摆放整齐、车厢清扫的特别干净,一路上扶老携幼,送水到座位、为旅客准备娱乐的扑克、借阅图书、救护病人、帮助旅客解决困难那真是无微不至,温暖如家的感觉。现在去北京的火车票由原来3元提价到29元了,可是服务却下降了,列车员都成了商品推销员,脸上冷若冰霜一问三不知。

  当时坐火车最愁买票难,一般都是下车即先购买回程车票,如果买不到就要天天跑车站排大队碰运气。          

      1977年冬天20岁的我争取到沈阳出差机会,事情办的还挺顺利就是一连两天晚上冒雪跑火车站都买不到回京的火车票,急的火烧眉毛!幸好排队时碰到一位热心首钢的叔叔凭工作证捎着帮我买到一张火车票。叔叔一路上还关照我讲解出差经验,到了北京出站口了又为我再次指路。

      1982年夏,我到西安电机厂出差提电机又是买不到返京的票,我只好每天跑到火车站问询。谁知还破天荒地买到一张第二天的卧铺下铺票,车厢邻座的几位军人都十分惊奇我的运气好👍!因为他们都是半月前部队订票也没能买到下铺票呢!

  1979年11月底我和劳资科张科长一起坐火车去唐山滦县联系购买大米。傍晚在天津转车夜间12点多到唐山火车站下车,准备第二天换乘汽车去滦南县。当时唐山刚经过强烈地震后还没有完全恢复,公交车不通、到处是倒塌房屋瓦砾、旅店奇缺,加上人生地不熟我们俩直到半夜三点还没能找到旅店休息,无奈之下只好在火车站每人租了一件黑色棉大衣御寒等候,一直熬到天亮才坐上公交车转到长途汽车站。至今想起那次直到天亮我们才看清用5元钱租来的大衣上竟有10多个老鼠啃过的大洞,真是好气又好笑!

      1992年夏天我和同事刘大姐准备到大连出差下午赶到北京站购票,一看车站购票窗口排队的真是人山人海。待售票窗口一打开购票的人如潮水前挤后拥,把我的鞋踩掉了也不敢低头去捡,头上梳的辫绳也挤掉了披头散发十分狼狈,但好在终于买到了所需的车票。第二天才发现身上青紫淤血好几处伤痕,回想起来这次买票如同打仗的经历实在后怕。这种经历现在说起来那些用软件坐在家里抢票的年轻人会相信吗?

  1999年国庆节,我和丈夫回衡水老家探亲。之前总是坐火车到衡水市换乘汽车再到枣强县,这次听说京九线通车在县城设立了火车站再也不用转车了真可谓满心欢喜。我们到火车站购票窗口购票时,售票员冷冰冰地说不卖票,正在诧异之时她又说:到车上补票,就看你们能否上得去?我更加不解了?我们在站台上等了半天火车开来了,一看车上人满为患车门不开,心都凉了半截,顿时理解了难怪售票员那样说话。眼看着无法上车,送行的亲戚急中生智说我们把你俩从窗口托上去吧,否则你们走不了的。就这样我和爱人先后被亲戚托着从窗口爬进车厢,除了随身携带的小包,原来计划带走的其他东西全部甩掉了。待人刚跳进车厢那真是仅有立锥之地,连身都无法转动火车就开了。过了一会才发现,由于紧张匆忙丈夫的手腕上还磕掉了一块皮,至今想起这次坐火车的经历真是惊险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