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煤球“摇”出师家业 成兴“顺”起兴隆街

 Daweb_YN 2021-01-15

眼下正值“三九”隆冬,但待在家中,温暖、洁净的暖气,让人感觉舒适如春。不过,100多年前的天津人可不象我们今天这般幸福,烧柴火、植物秸秆,甚至牛粪的取暖方式,不仅烟熏火燎,而且火力难以持久,直到一位叫“师祝三”的老天津人“试制”成功了后来我们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煤球”,天津百姓过冬才不那么“遭罪”。今天,跟随“师祝三”老人孙女、96岁高龄的师静淑老师的回忆口述,共同了解对天津人取暖方式改变起到关键作用的师祝三老先生。

祖父儿时家境贫寒

我的祖父叫师祝三,他是我们家里创业的人。我的出生地是老城里,是他创业以后有一点积蓄的时候,他买了一块地——北门里小仪门口,盖了个四合院,就说明他那时候的经济已经不错了,那他才是中年人嘛。

我祖父跟祖母他们有六个儿子,是一个大家庭,人口比较多的。他原来就是老天津了,他年轻时候家里也很贫民,他真是一个守诚信,一点一滴都自己那么辛苦那么干。

我祖父年轻时候当学徒,我祖父的父亲做什么的工人呢?是制帽的工人。我的太爷叫师林,那时生活很困难,他是个制帽的工人,他工作的地点叫府署街,做呢子的帽子,做帽子的手艺挺好的,但是他四十多岁就有一天就快过年的时候,他可能喝点酒,突然一下就去世了。他去世的时候,贫穷到什么程度?就没有钱给他买棺材。后来听说我祖父穿一个白的孝服,一个白布孝帽,就给制帽的老板跪下,磕个头,结果老板就给他钱买了个棺材,这就形容那时候生活是很贫苦的。

勤恳经营  终于成为煤矿主

但是后来,他年轻时候一开始是找了一个朋友姓杨,就前两天广播电台播的那个杨(鲁安)的祖父,我们这两家的祖父相处一共多少年吧,等于说他们一开始是经营一个杂货铺,杂货铺的名字我现在想不起来了。也不听人家谁跟他说,在北京叫门头沟那个地方附近可以开煤矿,一开始,我祖父他没有这个能力去开煤矿去,他就在那地方买那种能烧成石灰的石头,运到一些建筑部门,就是这样,他是从这发家的。一开始经营白灰,他就跟杨姓的青年,等于他的帮手,就伙计吧,他们两个合伙干,两人就像朋友似的,后来这两家到最后等于就姓杨家的女儿就嫁给我祖父的儿子,我应该称作是大伯母、大伯父。

我小时候就老听家里人说门头沟产煤,我祖父自己经营来经营去,最后等于相当于现在的矿主。他们真是自己苦力的干活,他曾经自己劳动,自己搞运输,那时候北京附近有骆驼,骆驼能驮得多一点。他曾经赶着骆驼一直是三年没有回家,夏天天很热的时候,他后背都脱一层皮,就太阳晒的,因为这个事后来听我奶奶这么说的。

他经过几年这样辛苦,那时候,八国联军来了以后,刚兴铁路的时候,铁路需要砂石,有意大利的一个工程师,他有个翻译,我祖父不知道怎么就认识这个翻译了,然后就跟他说,你修这个铁路需要包砂石的话,我全部都能给供应。我想,那时候,我祖父已经初具规模。所以这样修铁路,我后来听我叔叔讲,修一段铁路,他给供应段(砂石料),铁路一直往南方延伸。然后后来更好了,铁路修了,那火车一段一段段(可以运输了),他就不用再用骆驼拉了,把他砂石什么的都放在修好的那一段一段铁路上向前推进。意大利的工程师可能和我祖父接触了一段时间,觉得这个人很诚恳,所以由工程师拍板,就用他提供的这些个砂石什么东西。

后来,他就开始知道,在门头沟那附近,他们有人开采,可能发现那地方煤的资源挺多,所以这样话,我祖父他从砂石就转到挖煤,我听我家里人说,他买了一个矿,然后就挖煤了。

图|门头沟煤矿

诚信经营  生意兴隆

从清朝末年才开始用煤,过去都用炭。我祖父在经营上,他就通过清朝皇宫里头太监先走他们后门,那时候挖的煤质量还挺好的,叫大渣,就说我祖父他能有本事,他能够让这煤进到清朝的皇宫里头去,他先从大臣们,先给你尝试一下产品,都不见得要钱了,太监们知道了,然后给那些大臣们家里头都提供。

我知道的情况就是只有皇帝和皇太后住的大殿里不许进这个煤,只用炭火,其他的各个地方都可以用煤。其中,恭亲王也不怎么通过什么关系,跟我祖父他就认识了,他非常赞赏这个商人,就是“诚信”两字,很值得赞赏。我叔叔跟我说过不止一次了,他说恭亲王在临终的时候,就快去世了,他的儿女围着他的时候,他说了一句这话,就好像嘱咐后代,也是算个传说吧,他告诉他儿子买药要买同仁堂,买煤要买成兴顺。

我只简单知道,听我叔叔说过这样的话:就是我祖父在北京和天津煤栈,他一共建立了说有30多个栈,他说你爷爷当初在经营的时候人很诚恳,附近的居民如果要有买100斤的时候,他让他伙计就他的店员一定要最少称到102斤,为什么多两斤?他说,从这拉到家里,(因为)煤是很碎的东西,一定要掉渣,掉在路上会损失的。他要保证买煤的人实实在在落到100斤,要损失两斤,这损失是他自己的损失,他少收两斤钱。另外,我还听我叔叔说,如果要是买煤去的是老人,走路不方便,他一定称好煤,让他的伙计跟着人家老人送到家。

他的经营跟他的为人很有关系,诚诚恳恳地经商,建立他的大企业,一开始在北京,现在天津河东区还有个兴隆街,他自己的钱盖的一个大楼,我们小时候都光知道,我们孩子们都不会到那去。

祖父试制成功煤球

发明煤球,是因为我叔叔告诉我,我祖父他经营,他不是光坐那当那个掌柜的,他也得干活。他看着掉下来那些碎的煤末,也不哪个地方有土,他也做了好多次试验,比如配比方法,多少煤配百分之多少土。那时候,我们的老宅是一个四合院,他就拿一个花盆,然后就象正月十五打元宵那样,跟那个是一样的,他就把土和煤怎么个比例,也失败许多次,因为一烧都碎了,后来,他就把这比例弄好以后,然后他自己家里先试烧。当初煤球炉子很简单,就一个铁桶,上面一个台子,可以放烧开水的,壶底下有一个漏灰地方。他也是试验许多次,最后试验成功了,所以后来他的经营内容里头除了卖那个块的煤,也卖这个煤球注:京津老字号“成兴顺煤栈”于1900年开张,做煤炭零售生意。《天工开物》记载,明代老百姓以煤屑造煤饼,“用洁净黄土调水作饼而烧之”,但煤饼并不耐烧。师祝三潜心研究,发现将饼状改为球状,火力大增。再实验出每百斤煤末掺土18到20斤的理想比例,“则粘度适宜,不松散破散。燃烧后炉灰疏灰易下,不炼膛,不出焦”。

我祖父到50多岁,那时候老年人五、六十岁就很老了,他60刚过就去世了,他当时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他就让他第五个儿子来替他经营。我父亲是老二。五叔他没有上过学,他就接替我祖父来经营他的商业。所以,这些情况都说我听我的五叔讲的。成兴顺就在兴隆街,这是它的总号,当时在天津市老人们一提都知道。

图|“成兴顺煤栈”总店当年所在的“兴隆街”名保留至今

我不知道我祖父有多少钱财,结果我叔伯弟弟就问五叔,说我爷爷当初到底有多少钱?我五叔说一句这话,他说当初变成银元的时候,他说你祖父那时候一般是有四、五百万吧。

日伪时期  家业衰落

这个成兴顺整个煤业垮在日本侵略的时候,整个整垮了。那时候在日伪时期,也有各种商会,在那时候日本也经营煤,所以他要叫我五叔当成煤业工会的会长等等吧。他用什么来压制民营的东西?比如说,一吨煤定为十五块钱,实际我叔叔跟我讲说,连成本、运输,每一吨也不得多少钱,十五块钱根本不行,但是他这个株式会社是日本官方的,他就要控制生产资料等等。然后我五叔怎么得罪他,就给抓到宪兵司令部,受了好多苦,关了很长时间了,就一定要叫他出来做煤业的公会会长,我五叔就不干。

我父亲是在我们家里头好像主管点事吧,我祖父叫我父亲拿了多少根金条,这金条到现在我们核对不清楚了,相当多的,结果我父亲他亲自拿着金条去贿赂翻译,等于拿金条把我五叔给赎回来了。当然他受苦了,就像咱们现在看这些影片上,没有打得那么伤残,但是身上都烂了。放出来以后,我们家里马上就把他送到那时候天津有个德国医院,住很长时间,后来把他病都给治好了,但是,从那起,成兴顺这个煤栈整个就垮了,再过一、两年就抗日战争胜利了。

关于家族的几件事

祖父是威严的家长

我们姓师的现在在天津,只有我还能给你们说说这些事,我的这些弟弟妹妹他们更说不上来了。我这代的人现在就数我最大了,我给你提供的只是一个轮廓。但是,我们见我祖父时,我们不敢说话,他是我们一家之长,见我爷爷,我们都躲得远远的,他也不跟我们女孩子们说话。所以他的事情,我都通过我的叔叔三言两语说的了解的。

图|青年时的师静淑

父亲经办美国胜利唱片公司

我父亲沾一点光,就是一开始,美国的胜利公司不是就在香港、上海、天津,就这三个大城市设立分公司嘛,没有办公地方,一开始也在我祖父这个楼里头,现在常兆新老师有些(收藏的)戏剧的唱词什么的,(显示那时收寄唱片的)地址就开始胜利公司由我父亲来接手办时,那地址还写河东(兴隆街成兴顺煤栈)这个地址。后来他们又在劝业场这边又开,那是胜利公司的事儿。

图|胜利唱片公司宴请名伶合影。前排左起:杨宝森、谭富英、梅兰芳、杨小楼、谭小培、程砚秋、刘砚芳;后排左起:蒲美钟、师耀章(即师静淑父亲师子光先生)、姚玉芙、赫顿、李永福、张敬鸣、商行彦。

祖父资助四叔开“协联”诊所

我四叔是协和医院毕业的,他是美国洛克菲勒奖金给他授予博士。太平洋战争以后,日本就是把协和医院占领,把他们老师、学生不都给轰出来了嘛。

我的四叔是天津人嘛,他和他几个同学就到天津,就在渤海大楼后面那一套小街里面,他们找个房子就干一个诊疗室,那时候没有大医院,就为什么叫“协联”诊疗所,我后来才明白,是协和的大夫联合起来。因为他们是在学校里刚毕业,小年轻的医生,没钱,是我祖父拿出来的钱,给他们筹备一个诊所。

图|渤海大楼与中心公园老照片

诊所两层楼,就你到现在看这那片房子还有,也有护士,也有挂号的,也有取药的,后来才知道这钱是我祖父给他们出的,所以我祖父那时候经济能力还行,要不然他也不会养活一大家,我们大家不算我们的佣人、车夫、厨师,光说我们姓师的就40多口人。

我家曾住在“红楼”

和平区不有中心公园嘛,公园有吉鸿昌烈士故居,我们在那住了四、五年。天津不是39年发大水,闹水灾嘛,我们从和平区大理道就搬到这,我们都不知道怎么也没想到我们住那房子叫“红楼”,而且是吉鸿昌烈士故居!不知道。

图|位于天津市和平区花园路5号的吉鸿昌故居,因外观为红砖墙,又名“红楼”。

祖父毕生努力奋斗

我觉得我祖父就本着他的诚信,经过他自己个人的努力奋斗,一点一滴,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这样辛苦奋斗出来,才有的维持我们一直到第三代的(家业)。

资料来源:天津新闻广播《话说天津卫》节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