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元前675年,楚文王脸上中了一箭,半夜...

 铁血老枪 2021-01-15
公元前675年,楚文王脸上中了一箭,半夜收兵回城。奈何城门紧闭,怎么叫也不开。城上传来一个老头的声音:“不知君上是胜还是败啊?”楚文王说败了。老头一听,不好意思,不能给您开门。自先王以来,咱楚军还从没吃过败仗:“那请君上打个胜仗再回来给您开门吧!”

楚文王感觉丢脸极了,第二天就拔师攻打旁边的黄国去了。

这个牛逼的看门老头叫鬻(yu)拳,是楚国有名的诤臣。

那为什么鬻拳会被派来看城门呢?这跟我们上篇故事里提到的蔡侯姬献舞(调戏小姨子的那位)有关。

公元前684年,蔡侯姬献舞因为调戏小姨子息妫,被息侯设计中了埋伏,然后被楚文王活捉。姬献舞又气又恼,大骂息侯无情,楚王无义。

楚文王一气之下,派人支起祖传大锅,要把姬献舞烹了。

这时一个大臣跑上前来大叫:“君上,使不得!”楚文王一看,原来是宗室大臣鬻拳,便不满地道:“为啥使不得?”

鬻拳说:“咱们楚国攻打蔡国,本来就师出不义。现在再把他们国君烹了,必定引起周边其他诸侯国的不满。到时候他们如果联合起来讨伐楚国,我们楚国就危险了!”

楚文王正在气头上,哪里听得进去,坚持要烹姬献舞。

鬻拳猛地窜上前,一把拉住楚文王的袖子,明晃晃地一把宝剑就架到了楚文王的脖子上:“我宁可与君上一块死,也不能让楚国失信于天下,毁了祖宗的百年基业。您到底放不放蔡侯?!”

楚文王吓得魂不附体:“放、放,你先把剑放下,有话好好说!”

鬻拳抽回宝剑,楚文王下令将姬献舞放了,囚禁了起来。

鬻拳跪在文王面前说:“臣用武器胁迫君王,罪该万死!”说罢宝剑一挥,当即砍下自己的一足,忍痛喊道:“人臣有无礼于君者,视此!”

楚文王终于明白鬻拳的一番良苦用心,赶紧派人给他医治。之后,楚文王将鬻拳的断脚供奉在太庙里,时刻提醒自己要注意纳谏群臣。

楚文王任命鬻拳为“大阍(hūn)”,掌管国都郢(ying)都的城门。楚国人很尊敬他,称他为“大伯”。

公元前675年,巴人袭境。楚文王率大军讨伐巴国,结果因为军中出现内鬼,楚军在津地遭遇大败。

楚文王自己脸上也中了一箭,伤势很严重。没有办法,楚文王只好收兵回城,等到了郢都城门下,已是半夜。

大伙又饥又累,城门却怎么也叫不开,楚文王大喊:“鬻拳何在?”

鬻拳一瘸一拐地来到城门上,轻飘飘地问道:“这次出征,不知君上是胜还是败啊?”

楚文王面带惭色:“败了……”。

鬻拳说:“既然如此,那不能给君上开门。自先王以来,咱楚军还从没吃过败仗,丢不起这人。隔壁黄国对咱楚国也不敬,请君上去黄国打个胜仗再回来吧~”

楚文王:“你……”,想起鬻拳曾经剑架在自己脖子上的犟劲儿,知道这城门肯定是开不了了。

第二天,楚文王怀愤转兵攻打黄国去了。史料记载,楚文王强忍着伤痛指挥作战,在碏陵打败黄国军队,才敢带着得胜之师回来。

可惜归途中箭伤加重,楚文王便一命呜呼了。

鬻拳迎丧归葬,自言两次冒犯先王,再断一足,并引剑自刎,死后被安葬在楚文王的墓前(楚文王:问过我意见吗?)。

@人间宅说:

自古以来,人们都喜欢忠臣谏臣,但是像鬻拳这样的强谏方式,还是非常少见的。

两次刖足,使鬻拳留名千古,赞颂他的话不绝于耳。唐人周昙便作《鬻拳》诗赞颂他:

鬻拳强谏惧威刑,退省怀惭不顾生。
双刖忍行留痛恨?唯君适足见忠诚。

当然也有人认为鬻拳的谏主方式不妥当,明代文人作诗讽道:

谏主如何敢用兵?闭门不纳亦堪惊。
若将此事称忠爱,乱贼纷纷尽借名。”

当然,阿宅还是比较同意后一首诗的看法,鬻拳不过是借忠臣之名,枉自强加给君主自己的意见罢了。尤其是不开城门这件事,简直不分轻重缓急。

倒是楚文王可以看出是一个从谏如流的开明君主,心胸宽广,才能容得下鬻拳这朵奇葩吧。

你怎么看待鬻拳这种谏言方式,你认为他做的对吗?欢迎留言讨论哦~

#读书跨年季##文史观天下##头条品书团#
---------------------------------------------
我是阿宅,关注我@人间宅,听宅里人间故事,通世间道理真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