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男人不简单,留下一座城、一个“千金小姐”和三天假

 关福 2016-06-13

今天是端午节,它的来历与一个叫屈原的人有关,最直接的后果是给后人带来了龙舟、粽子和三天小长假,大伙都说要感谢他。而在苏州城,却纪念一个叫伍子胥的人,2500年前他从楚地来到吴地开始闯荡,复了家仇,给后人留下了一座姑苏城,一个“千金小姐”和一个大写的“人”字


祸起株连


伍子胥,本是春秋时期的楚国人,老爹和哥哥为楚平王所杀,他逃至吴国,从此开始了别样的复仇人生。小时候的他就有谋略和胆识。老爹是楚国太子太傅,负责教导太子。可惜太子被一个叫费无忌所诬陷,因此伍子胥的父亲受到牵连。费无忌对楚平王说:“铲草要除根。伍奢有两个很有才干的儿子,如若不一起办掉,将来一定会成为楚国的心腹之患。我有一计,把他们的父亲作为人质名义将他们召来,然后杀掉”。楚平王觉得言之有理。


但伍氏兄弟也非傻瓜,伍子胥马上识破楚平王一石三鸟的奸计,觉得不如投奔别的国家,借他国力量雪洗父亲的耻辱。大哥认为,生为人子,此时贪生怕死不去救父,一定会被天下人所耻笑。小弟若能逃走,将来报杀父之仇,他也将能安心赴死了。


合围他们时,哥哥束手就擒,伍子胥则挽弓搭箭对着使者,抗拒“执法”,然后顺势溜了。哥哥到了楚国都城果然要陪老爹一起赴了刑场,砍了头。


逃亡路上





老爹和哥哥被法办时,伍子胥还在逃亡的路上。


逃离楚国时他慌不择路,根本没有带多少钱吃饭打尖。他被楚国公安部A级“通缉犯”,画像贴满大街小巷,身体特征和个人信息早已通过官微、警务通告知到每一个城门和卡头,甚至发动了楚国老百姓有奖举报。官道肯定走不通,若想偷渡成功,只能改走丛林野路子。钱币本身饥不能食,渴不能当水喝,出了国界又不通用,早被伍子胥甩到山谷底下去了。昼伏夜行,让年轻的他疲惫不堪,真想好好睡一觉,生死有命,大不了就是陪老爹、大哥共赴黄泉。想到这里他反而释然了,不怕脏不挑嘴,看什么就吃什么,野果子,蛇之类的全都果过腹。


又是一夜的行走,这天清晨他饿得实在不行不行的,道也走不动了,眼前横了一条大河,看来老天真要灭他了,伍子胥仰天长啸,如果当年纵身一跳,后世端午节跟他就扯不上一毛钱关系了,他自然不会同意就这么轻如鸿毛的死去,不甘心啊。


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要救英雄伍子胥的美女马上就要出现。这应该是位妙龄女子,长得标致,可惜生在寒门,无名无姓,史记上也无记载,职业洗是衣工。老爹从有钱人家揽下一堆活,然后运到水边,交由她漂洗。这和韩信当年碰到的漂母属于同一个职业工种,为了方便,自带便当吃工作餐。


蓬头垢面的伍子胥出现在她的面前,先是吓得一跳,后面看这位公子哥并非歹意,只是垂涎她筐中的便当,也就放心多了。女人看不得这帅哥受罪,特别是那种非常时期还不忘装B的男人,于是很慷慨的把饭盒递了过来。对于逃难中被通缉的犯罪嫌疑人而言,这份信任简直就是再生父母啊。人在感动时,情感防线是最脆弱的,他和她讲了自己的身世,目前的囧态,甚至聊到日后的打算,他一边吃就一边说,女子一边点头,一边很同情地流着泪。


饥汉的肚子只填了个小半饱,力气也恢复了一点,伍子胥突然意识到自己嘴巴没有个把门的,对方与自己萍水相逢,知道得太多了,万一后面的敌人追上来。一盘问,他的行踪就全暴露了。只有死人才能不说话,但眼前的这位美女对他有一碗饭的救命之恩,总不能恩将仇报吧?


她应该不会主动去报案,但再聪明的猎手斗不过狡猾的狐狸,三句一问肯定漏底,她太单纯了。



千金小姐



伍子胥决定教她如何应对盘问,令他一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是一个自尊心极强又极度冰雪聪明的女子,女子只说了三个字“你放心”,随后的举动令他抱憾终身。只见她抱起一块大石头,并没有砸向这个白眼狼,而是向他莞尔一笑,转身连人带石一起跳入冰冷的湖水,湖水很深很深,下面暗流涌动,没有挣扎一下就沉了下去,湖面很快恢复了平静,一切像梦一样,伍子胥站在岸边亲眼看到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么消失了,她的“死给你看”的壮举让他呆若木鸡。


他想她是替自己去死的,一饭之恩还没有回报,又欠了人家一条人命。伍子胥从此患上了失眠症,闭上眼睛就看到女子抱石投湖的情景。当时的他痛苦万分,恨自己害了人家,若不是大仇未报,真想随她而去。哭完之后,觉得要给人家姑娘父母留个言,还要给老天爷立个誓言,他咬破手指,在大石头写下几个字,伍子胥的中文功底很扎实,寥寥十几字把事说清楚了。


血书全文如下:“尔浣纱,我行乞;我腹饱,尔身溺。十年之后,千金报德!”大意就是这事不能不明不白完了,一定要给个说法。等日后一定报答,给姑娘父母赔上一千金。


后来伍子胥报了大仇,又想到报恩这茬事,却找不到苦主,总要搞个祭奠仪式的,就在女子跳水的地方投下千金,“千金小姐”的典故就这么诞生了。 



恩仇必报




一辈子碰上一件为你两肋插刀的事就已经够传奇了,伍子胥也不知哪辈子的“福气”,后来又碰上一件类似的事。伍子胥因奸臣所害,亡命天涯,被楚国兵马一路追赶,这一天荒不择路,逃到长江边。只见浩荡江水,波涛万顷。前阻大水,后有追兵,正在焦急万分之时,伍子胥发现上游有一条小船急速驶来,船上渔翁连声呼他上船,伍子胥上船后,小船迅速隐入芦花荡中,不见踪影,岸上追兵悻悻而去,渔翁将伍子胥载到岸边,为伍子胥取来酒食饱餐一顿,伍子胥千恩万谢,问渔翁姓名,渔翁笑言自己浪迹波涛,姓名何用,只称:“渔丈人”即可,伍子胥拜谢辞行,走了几步,疑心病又犯了,折身从腰间解下祖传三世的宝剑:七星龙渊,准备把这把价值千金的宝剑赠给渔丈人,感谢救命之恩,并嘱托渔丈人千万不要泄露自己的行踪,老头接过七星龙渊宝剑,仰天长叹,对伍子胥说,搭救你只因为你是国家忠良,并不图报,而今你门缝中看人,怀疑我贪图你的回报才这么办的,我只好以此剑来证明给你看。说完,横剑自刎。伍子胥又傻眼了,悲悔莫名,这事记载在《东周列国·春秋篇》之中,古人“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还真不是酒后浪语。


这事还有个续集,伍子胥当上带上吴上国相时领兵攻打郑国,郑王十分着急,召集天下英雄来抗击伍子胥。有一个渔人说他可以说服伍子胥,郑王半信半疑,但还是叫他去了。此人找到伍子胥帐下,只唱了一首渔歌,歌词是:芦中之人,芦中之人。渡江之后,谁的恩?宝剑之上刻着七星文,今天的你,位高权重,还可否记得那个渔丈人?后来,帐中伍子胥知道他是恩人的儿子,便从郑国退兵了,伍子胥也算有情有意,知恩图报。


最后伍子胥终于自己的努力成为吴国的一代贤相,报了大仇。伍子胥当年逃跑时立下誓言:“楚国害得我家破人亡,我一定要把楚国毁灭掉”。他领着吴兵攻进郢都,开始寻找昭王,却没找到,就掘开楚平王的坟墓,挖出尸体,抽打了三百鞭才算解了心头之恨。


建苏州城


伍子胥治理吴国30多年,政绩卓著,有口皆碑。史料记载:建筑苏州城就是伍子胥的一大功劳。当年,伍子胥从无锡的阖闾古城率领人马,不辞辛劳来到吴中之地。他以八卦理论设计建筑苏州城,讲究科学,吴越人民怀念他,是有历史渊源的。


《吴越春秋》中即有记载,“阖闾元年(公元前514年),阖闾与伍子胥‘与谋国政’的一次谈话时,伍子胥说了一段很牛X的话‘凡欲安君治民、兴霸成王、从近制远者,必先立城廓、守设备、实仓廪、治兵库。斯则其术也。’其中的立城廓就是要筑起内城、外城,御敌防范。这是伍子胥设计建筑苏州城墙的初步设想。”


“相土尝水,象天法地”。构筑成了周长47里大城和周长10里内城的姑苏古城。伍子胥对苏州的水利建设也作出巨大贡献。“胥溪”、“胥浦”的开掘和疏通,既避免了吴中地区的水患,又便利了当地的漕运和灌溉。如今的苏州城,虽经2500多年风吹雨打,但依然保持了许多当年的古朴风貌。苏州百姓为感念伍子胥的功绩,将古城西南角的城门称为胥门,胥门外的河流称为胥江,胥江至太湖的入口处称为胥口。千百年来,胥门、胥江总是与伍子胥的名字连在一起。即使是在今天,吴中大地的人们对伍子胥的敬仰、怀念之情依然溢于言表。


城门悬头




吴王夫差继位后,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投降,伍子胥认为应一举消灭越国,但是夫差为伯嚭所谗,不听"联齐灭越"的主张,反派伍子胥出使齐国。伍子胥对他的儿子说:"我多次规劝大王,大王不采纳我的意见,我现在已看到吴国的末日了。他将儿子托付给齐国的鲍牧,返回吴国向夫差汇报。伯嚭乘机进谗言,诬陷伍子胥有谋反之心。公元前484年,夫差便赐死伍子胥,赠剑令他自尽。伍子胥仰天长叹说:"唉!奸臣伯嚭作乱,大王反而杀我。我辅助你的老爹称霸诸侯。帮你登上太子之位,你说把你江山分一半给我,我肯定不会要,现如今你竟听信奸佞小人的谗言而杀害老夫。你忘恩负义,不会有好的下场。”伍子胥在愤恨之余,留下遗言,要家人于他死后把他的眼睛挖出,挂在他主持建造的东城门,他要亲眼看着越国军队灭掉吴国。


吴王夫差极怒,命令五月初五把伍子胥的尸首用鸱夷革裹着抛弃于钱塘江中。这比后来屈原投江要早不少年的事。后来吴国果然被越王勾践所灭,夫差羞于在阴间见到伍子胥,用白布蒙住双眼后才举剑自尽。


从司马迁的《史记》上记载:伍子胥死在吴国,但他的坟却在他的家乡光华富村乡。光化(现改名为老河口)当地的群众流传说:伍员被吴王夫差杀后,故里官宦、士绅、乡亲,将他的尸骨偷运回安葬。为防盗墓,共筑一百座坟,九十九座假坟埋在河西(汉水西边,现属谷城县,古时属光化),真坟埋在河东,并修有一庙。


吴地人表面上看起来很温润,其实内在的有一种坚忍不拔的阳刚气质和顽固意志。他举例清兵入关打过来的时候,最激烈的反抗不是在山东,苏北这些地方,而是在江南。坊间盛传的“东北虎,西北狼,喝不过苏州小绵羊。”是从另一个角度——喝酒中反映苏州人的内敛、韧性。这些与世代相传的伍子胥精神多有关联。好的事例是苏州开城祖伍子胥,他曾交待,自己死后要悬头城门,要眼睁睁看着复仇的越国军队踏入吴国。相传,在越国军队走近城门时,伍子胥那双未合上的双眼竟然喷出血光,令越军不得不绕行别的城门入城。


伍子胥为苏州建了一座城,竖立起一座历史的丰碑耸立起一个个大写的“人”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