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6分罚200!北京首推“车辆卫星定位系统”严查此类行为!

 洪澜 2021-01-15
👉本期重点:北京首推“车辆卫星定位系统”

⏰阅读时间:4分钟

开车出行期间,总是离不开交警、电子警察和“随手拍”的时刻监督。不仅如此,北京近日还在全国范围内,首次采用了“车辆卫星定位系统”采集车辆交通违法行为信息!

系统究竟如何运作?主要严查的是哪类车辆?会不会泄露隐私?下面小保就为朋友们做出详细解答!

“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常见问题解答

1

系统会收集哪些交通违法行为?

省际客车、旅游客车、危险品运输车、重型货车等重点客货运车辆疲劳驾驶、闯禁行等违法行为进行非现场执法。

2

系统是如何运作的?

根据《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旅游客车、包车客车、三类以上班线客车和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在出厂前应当安装符合标准的卫星定位装置。

交管局掌握电子眼信息,北京市交通委掌握以上车辆的GPS信息,信息互联互通后可以共享数据,无论司机遮挡号牌还是在行驶中故意关闭GPS,相关交通违法行为,都会记录在执法平台上,并作出相应处罚!

01

 闯禁行 

根据北京市货车行驶规定,晚11点之后,允许进入五环路。如GPS显示车辆提前驶入,即使没有电子眼拍摄,也可以将车牌号录入非现场执法系统。

02

 疲劳驾驶 

根据交通部、公安部的相关规定,货车在行驶四小时后,司机必须停车休息20分钟。

如通过系统数据,发现货车连续4小时内车辆始终处于运行状态,可认定司机属于疲劳驾驶,可以将该车的交通违法纳入系统。

3

相关交通违法行为如何处罚?

01

 相关车辆未安装卫星定位装置 

市交通运输部门对车辆存在不按规定打开卫星定位装置行为的,将依据《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对相关企业处800元至8000元罚款。

02

 未按规定时间、线路行驶 

对驾驶人依法予以罚款100元,驾驶证记3分的处罚。

03

 疲劳驾驶 

对驾驶人依法处以罚款200元,驾驶证记6分的处罚。

4

系统是否会侵犯个人隐私?

《道路交通安全法》114条经明确规定,允许以技术监控设备获得的数据作为执法依据。

同时,根据2014年交通部颁布的规章,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安装范围限定在对公共交通影响最明显的危化车、重型货车、大型客运车辆和校车等车型,对这些车型的强化管理,既保障了正常的交通环境,又不会侵犯到公众的权利。

相关研究显示,疲劳会令人出现视线模糊、腰酸背疼、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对周边情况的判断力减弱等现象。如果在这样的状态下强行驾驶车辆,危险后果可想而知。

所以,无论是以上车辆,还是私家车辆都应时刻遵守交通规则,远离限行路段,避免疲劳驾驶!

如何避免疲劳驾驶?

No.1

白天连续驾驶时长不要超过4小时,驾驶时间临近4小时应选择安全地带停车休息至少20分钟;若需要夜间驾驶,连续驾驶时长不要超过2小时。

No.2

若行车途中出现疲劳、困倦症状,可开窗呼吸新鲜空气,或饮用咖啡等提神饮料。最稳妥的方法是在安全地带停车,下车活动腰腿、颈肩等肌肉,待疲劳缓解后再上路。

No.3

避免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开车,以免肌肉僵硬诱发疲劳,可在开车时小幅度调整坐姿和深呼吸。堵车时,可在车内锻炼颈部、腰部

No.4

长途驾车出行,尽量找一名搭档,轮流驾驶。

以上几个小妙招

您记住了吗?

小保在此提醒车主朋友们

行车期间困了、累了别扛着!

安全,才是回家最近的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