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巨婴杨锁,懒得去厕所屋里就地方便,23岁将自己活活饿死家中

 莫为天下先 2021-01-15

俗话说得好'勤谨勤谨,衣食有准;懒惰懒惰,必定挨饿'!无独有偶,芬兰也有谚语道'勤劳的人会有各种幸运,懒惰的人则只有一种不幸',而英国谚语则云'因循懒惰就是死亡'!

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但对懒惰的习性都有着共同的认识,懒惰足以毁掉一个人的一生,如果说劳动能让戈壁滩变为一片绿洲,那么懒惰就能让绿洲化为一片废墟,让生命陷入绝望,直至死亡。

虽然说懒惰是人的一种共性,但你绝对无法想象,一个23岁的大男孩,居然会因为懒惰将自己活活饿死在家中,实在匪夷所思,令人诧异,而这个人便是河南巨婴,被称为中国第一懒人的杨锁!

有人说,父爱如山,母爱似水。母爱温柔体贴,父爱严厉厚重,因为有父母共同的守护,我们的人生才能顺风顺水。母亲的精彩极了,父亲的糟糕透了,在我们受到鼓励洋洋自得时,总会有一盆冷水浇下及时清醒,不会在人生的航线里迷失。

他们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但共同的出发点都是源于对我们的爱,一旦父母的爱太过偏颇,孩子也会在过度的保护下,或者在过度的苛责中迷失了方向,要么成为目空一切的纨绔子弟,要么成为了自哀自怨的自卑者。

父母过高的期望,会让孩子感到无望,而过度的保护,会让孩子变得无能,过分地溺爱,则会让孩子变得无情,过多的干涉,便会带给孩子无奈,可过多的指责,也会让孩子倍感无措。

教育便是如此高深的学问,稍有差池就会让你悔恨终身,爱也需要一个合适的度,让我们彼此舒服,用爱来成全爱或者成就爱。

可我们都是普通人,作为父母总会倾其所有,杨锁的父母也是如此,他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河南信阳的一个小村庄,他是家中唯一的儿子,寄托着父母全部的爱和希望,他是父母生活的唯一重心,给他起名为'锁',便是希望能将儿子一直留在身边。

父母对他十分溺爱,8岁了仍舍不得让他走路,出门总会坐进父亲挑着的担子里,不过'人之初,性本善',那时的杨锁还颇为懂事,懂得心疼父母,总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可是他是父母的掌中宝,怎么能干这些粗活累活呢?

即便,杨锁13岁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一力挑起家庭的重担,仍旧不舍得让儿子吃一分苦,受一分累,家里的活从不让他插手,久而久之,伸手干活的念头离杨锁越来越远,他早已是一个被宠坏的孩子,被束缚成为了懒惰的奴隶。

母亲积劳成疾,病倒在床,家里再没有顶梁柱,为杨锁遮风挡雨,这时的母亲希望杨锁能像一个男子汉一样,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可是此时的杨锁,已经是一个被宠坏的孩子,懒惰成性,自私无情。

习惯了家中自由自在的生活,他怎么会愿意去辛苦工作?干活那么累,他还是愿意宅在家里享受生活,他期望母亲仍旧能去工地干活继续养活他,可是母亲柔弱的身体,再承受不起生活的重担,便拒绝了他无理的要求。

可是在他看来,母亲只要有一口气在就有义务养活他,要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杨锁,变得狠戾暴躁,甚至动手殴打母亲。

他的举动让疼爱他的母亲感到十分心寒,可孩子是自己养的,孽是自己造的,她只能含着心酸泪,继续养着儿子,劳作的苦,心中的积怨和悲凉,让本就残破不堪的身体更是每况愈下,最终在杨锁18岁时,与世长辞。

突然失去父母的庇护,杨锁变得手足无措,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他,甚至连洗衣做饭都不会,对未来一片茫然,不知如何是好,只能求助于身边的亲朋好友。

堂哥杨德玉见他可怜,便收留了他,还给他介绍了一份镇上建筑队的活,希望他能自食其力,可是工地的活又脏又累,顶着炎炎烈日,让他痛苦不堪,没多久就逃回了家中。

村里的人也可怜他,看着他整日无所事事,便将他送去城里酒店当服务员,可在家中素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他,哪里能服务于人,还得别人照顾他,简直是请回了一祖宗,理所当然他被扫地出门。

他已经是扶不起的阿斗,不会工作,也不想工作,只能靠变卖父母留给他的那处房中的家具度日。

本来就是普通人家的孩子,自然没有金山银山可以任他挥霍,开始时家里还有一些物件能够变卖,换点小钱勉强度日,而他也从未考虑过往后要如何是好,只是吃吃睡睡,苟且度日。

之后,无法解决生计问题的杨锁,便只能在饥饿时上街乞讨,而这样的生活也没让杨锁有一点觉醒,或者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为日后做打算,反而不劳而获的生活,更加助长了他懒惰的气焰。

塞缪尔·约翰逊曾说:懒惰和贫穷永远是丢脸的,所以每个人都会尽最大努力去对别人隐藏财产,对自己隐瞒懒惰。

这是普通人对懒惰和贫穷的认识,为了尊严很多人都会悄悄藏起自己的贫穷和懒惰,但一个人不再在乎脸面和尊严时,便会更加放纵自己的懒惰,而懒惰中有永远的绝望,让你对明天不再有期许,觉得活着真累!

我们常觉得人生在不停地奔跑中会很累很疲惫,身体会不堪重负,却忘了其实懒惰比勤劳更损耗身体,他们无所事事,对日如年,只会让心身抑郁而颓废,变得萎靡不振,渐渐失去存活的意义。

熬过了夏的炎日,熬过了秋风的萧瑟,在冬的严寒里,他没想过要捡柴才生火,把炉子点得旺旺的。

只是太冷时,随手抓东西来烧掉取暖,甚至连出门上厕所都觉得麻烦,只是在屋里随便解决,如此猪狗不如地得过且过,他还能在时光里苟延残喘多久?

一年的冬天,在临近春节时,堂哥杨德玉已经开始准备年货了,突然想起有些时日不曾见杨锁了,弟弟虽然不争气,但他也不能真得不管不问,于是带着许多吃的喝的,甚至还有新的被褥,来到这个已经残破不堪的老房子。

可是他万万没想到,开门看到的却是已离世多时的杨锁,而他则是被自己活活饿死,而这一年,他才仅仅23岁,正是身强体壮,充满活力的时候,他却把在活活饿死在家中,说来实在贻笑大方。

新生的婴儿在饥饿时,尚且会啼哭,3岁的稚子饥饿时,会自己找东西抱着乱啃,寻食是本能,而已经懒惰到忘记本能的人,又如何能活着?

杨锁的悲剧,不只是一个人,一个家庭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父母爱子女无可厚非,但爱不是让他们有一天会像寓言中讲得那样脖子上挂着烧饼却饿死,而要向老鹰一样将小鹰推下悬崖,教他们学会飞翔。

残忍的背后是另一种慈爱,而溺爱的背后却是抹杀天性的悲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