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坡故事34:恶批师弟,狠呛欧阳修,苏轼的情商还真不高

 沉映香 2021-01-15

到了年底,衙门的事儿越来越少,苏轼的业余生活也变得丰富起来,写写诗,作作画,练练书法,冬日的阳光里,晒晒太阳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除了自得其乐,他还交了两个有趣的朋友。一个叫王巩,前朝宰相之孙,有事没事儿就来疑义相与析;另一个叫王诜,新晋驸马爷,特别喜欢画画,和苏轼臭味相投。

然而,平静的生活里总会夹杂着不和谐,比如,和欧阳修之间,就差点闹翻了脸。

事情是这样的。欧阳修的《新五代史》写完后,想找个人写序,他首先想到了苏轼,但是苏轼觉得自己资历尚浅,不敢接受,说:“曾巩是您亲传弟子中最优秀的,请他写比我合适”。

当欧阳修找到曾巩时,曾巩却说:“这事儿除了苏轼还有谁够资格呢?”于是两个人互相谦让,谁也不敢遽然下笔。

欧阳修有点不耐烦了,就找了另一个弟子——陈师锡。没想到,这个陈师锡一点都不客气,立马动笔写了《新五代史序》。

可是,当苏轼看到陈师锡写的序后,心里就犯起了嘀咕:这种水平还敢给欧阳修写序?

不仅不认可陈师锡的文笔,苏轼还大发牢骚:“古人请别人为自己的书写序,是觉得自己名气太小,想请大人物为自己增长身价。现在欧阳修在天下文坛的地位,就像泰山北斗,陈师锡也不掂量下自己几斤几两,太不知轻重了。”

如果说这件事只是针对陈师锡的,那另一件事则将矛头对准了欧阳修。

有一天,苏轼和欧阳修闲聊,无意间聊到了《新五代史》,苏轼忽然问:“您觉得《新五代史》可以传之后世吗?”

欧阳修非常自信地说:“我写作这本书,目的就是让人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听欧阳修如此回答,苏轼终于把心里憋了好久的话说出来了:“您的这本书连韩通的传都没有,恐怕达不到彰恶扬善的目的吧。”

就这一句话,顶得欧阳修哑口无言。

韩通何许人也呢?他是后周的宰相,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时,韩通曾组织军队抵抗,最终失败被杀,赵匡胤登基后追封他为中书令。

在苏轼看来,韩通忠于后周,是一个正面人物,必须在史传里重点描写,欧阳修故意忽视他,缺乏一个史学家的基本素养。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在苏轼身上真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