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为北宋立下大功,妻子105岁时穷得闯宫,孙子只授予末流武官

 沉映香 2021-01-15

宋朝实行崇文抑武国策,文人普遍享受优厚待遇,对于武将则没那么关心了,如果不是混到节度使级别的高级武官,武人退休后的生活就比较堪忧。

北宋初年,很多五代时期的名将都归顺了宋太祖,并且为宋太祖的统一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中有一位名叫张晖的将领出了不少力气。

张晖出身平民,全靠一点一滴的军功才得到升迁的机会。降宋后,他作为先锋将军征讨泽州和潞州,得到宋太祖的嘉奖,升迁为华州团练使,将华州治理得井井有条。

后来,宋太祖准备进攻后蜀,将张晖任命为凤州团练使兼缘边巡检壕砦桥道使,张晖不负厚望,将后蜀的山川地形打探得一清二楚,并绘制成地图,宋太祖大悦。

964年,宋太祖正式征讨后蜀,再次任命张晖为西川行营先锋都指挥使,专门负责开路,干着最苦最累的活儿,打通后蜀门户大散关。悲催的张晖积劳成疾,还未等到后蜀灭亡就已累死在青泥岭。

张晖死后,王全斌率领大军以推枯拉朽之势迅速灭亡了后蜀,立下不世之功。论功行赏时,王全斌当然是头功,而张晖的功劳似乎被遗忘。

1021年,张晖的妻子已经105岁,家里实在穷得无米下锅,无奈之下带着家人闯宫喊冤,核实之下,宋真宗授予张晖的孙子张永德为三班借职,这是宋朝最低级别的武官,大概也就能糊口而已。

从张晖的遭遇来看,宋朝对武官未免太刻薄了点,这也导致宋朝很少有人愿意投身行伍,武将造反的事儿确实少了,但抵御外敌靠谁呢?靠文人舌灿莲花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