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激荡四百年:王浚攻陷邺城司马颖逃亡,刘渊趁机开国立业

 沉映香 2021-01-15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33篇

在离石完成对匈奴的改组后,刘渊派出左於陆王刘宏率领五千精兵前往协助司马颖麾下的王粹对抗司马腾。

然而,还没等到刘宏赶到战场,王粹已经败了,刘宏无功而返。

接着,王浚和司马腾合兵一处,击败了王斌。王浚的主簿祁弘表现更为优异,在平棘击败了司马颖的另一员大将石超,乘胜进逼邺城。
王粹、王斌和石超兵败的消息传到邺城后,邺城人心大震,一些人纷纷脚底抹油,提前逃出了邺城。
心腹谋士卢志建议司马颖前往洛阳,但在临出发的那一刻,司马颖的母亲程太妃眷念邺城迟迟不肯动身,优柔寡断的司马颖狐疑不决。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司马颖的犹豫彻底消磨了部众的耐心,仅剩的一万五千甲士一哄而散。到最后,司马颖身边只剩下数十骑。

完了,现在是不走也得走,司马颖栖栖遑遑的带着数十骑和司马衷逃往洛阳,一路风餐露宿,犹如丧家之犬。

与其落入王浚之手,不如将司马衷送给司马颙,毕竟他们曾是多年的盟友,看在往日的交情上,司马颙应该不会亏待自己吧,司马颖这样天真的想着。

走到温县时,一群人拜谒祖宗陵墓,司马衷连鞋子都走丢子,就把侍从的鞋要来穿上,到陵墓前流泪下拜,凄惶之状不忍目睹

听说司马颖丢掉邺城,不得不主动将司马衷送回来,驻守洛阳的张方笑了,他先派儿子张罴领着三千精骑前往黄河边迎接,然后亲率万余骑兵在邙山下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

这当然不是给司马衷看的,而是给司马颖看的。司马颖看懂了,内心苦涩得像种满了黄连,脸上却挂满了谄媚的笑容。

俗话说,落架的凤凰不如鸡,如今的司马颖手下兵力不过百,谁还拿你当回事儿?没杀你已经很客气了。

司马颖仓皇逃往洛阳之时,王浚率兵进入邺城,他并没有占而据之的打算,而是将邺城洗劫一空,烧杀抢掠无所不为。

一座魏晋时期的名城,就这样毁于王浚之手。

与此同时,司马腾联合拓跋猗迤和拓跋猗卢击败了刘渊,算是给他的警告,刘渊由此和鲜卑拓跋部结成了世仇。

简单介绍下鲜卑拓跋部,这是南北朝时期最彪悍的家族之一。

拓跋部是鲜卑族最东北的一支,从曹魏时期开始,在首领拓跋力微的带领下,他们向西南迁徙,逐渐接受了汉族文化。

元康四年(公元294年),拓跋力微的少子拓跋禄官成为拓跋部的首领,仿照匈奴旧制,他将拓跋部分为中、东、西三个部分,自统一部在上谷,侄子拓跋猗迤居于代郡,拓跋猗迤的弟弟拓跋猗卢居于定襄。

在拓跋禄官的带领下,拓跋部迎来了高速发展期,政治上与西晋交好,经济上学习西晋,数年间控弦四十万。

听说司马颖放弃邺城,刘渊感叹道:“不听吾言,以致奔溃,真是奴才!但我与他有言在先,不能不救。”打算发兵攻打鲜卑和乌桓。

刘宣等人劝说道:“晋朝人像奴隶一样使用我们,现在他们骨肉亲人之间互相残杀,是上天抛弃他们而让我们光复呼韩邪的事业。鲜卑和乌桓是我们的同类,可以作为后援,怎么能攻打他们呢?”

刘渊想了想道:“好!大丈夫应当作汉高祖、魏武帝,呼韩邪哪里值得效仿呢?”刘宣等人连忙叩头行礼道:“我等不及也。”

永兴元年(公元304年)十月,刘渊重新迁回左国城,并在此立国,国号为汉,野心不言自明,他想要恢复大汉昔日的荣光,而不满足于做匈奴人的大单于。

一个匈奴人的王朝居然要使用汉这个国号,可见汉朝在匈奴人心中的影响力。刘渊一向以汉朝的外甥和兄弟自居,连姓都改了,用他的话说,兄终弟及有何不可?

确立国号之后,刘宣等人为刘渊送上尊号,刘渊再次豪情满怀的表示:“天下未定,就像高祖当年一样,先称汉王吧。”

于是,刘渊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以示他继承了蜀汉的衣钵,是正儿八经的汉朝继承者。

国体和道统既定,接下来是人事。德高望重的刘宣被任为丞相,崔游为御史大夫,刘宏为太尉,范隆为大鸿胪,朱纪为太常,崔懿之、陈元达为黄门郎,族子刘曜为建武将军。

重点说一下陈元达和刘曜。

陈元达,匈奴后部人,少有大志,博通经典,虽是匈奴人出身,但在见识以及视野上,已完全是一个士族。

刘渊为左贤王时,曾经想过招揽陈元达,陈元达没有答应。

如今,刘渊成为汉王,有人担心他的安危,问他害怕吗?陈元达笑道:“我很了解他,他也明白我的心思,三天之内,驿书必至。”

果然,当天傍晚,刘渊就送来了征召的书信,陈元达没有再推辞,欣然上路。

俗话说,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陈元达之前的骄矜不过是想看一看刘渊的志向,如今他看到了,也认定了这个真命之主。

成为刘渊的幕僚后,陈元达兢兢业业,为这个初创王朝的制度完善立下了汗马功劳。

刘曜是刘渊的族子,从小父母双亡,刘渊视他如己出,和刘聪一起长大,两人相知颇深。

刘曜从小喜欢读书,涉猎很广,尤其是兵书,手不释卷。由于这个缘故,他显得很不合群,却又练得一手神乎其技的箭术,文武全才。

刘曜志气颇高,常常自诩乐毅、萧何和曹参,同辈人都不认可,唯有刘聪很敬重他,认为他属于刘秀、曹操一类的人物。

年轻时,刘曜和刘聪一起到洛阳游历,增长了不少见闻,后无故卷入司马氏的内乱,被迫逃亡朝鲜,大赦回来后隐居于管涔山。

如今,刘渊拉起旗号创业,自然少不了这个志向远大的义子,将其任为建武将军。而刘曜也不负厚望,开始一飞冲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