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返“战场”的人人,回归校园或许比情怀更重要

 三易生活 2021-01-15
昔日在国内互联网行业中,曾一度极为流行“时间机器”理论。而所谓“时间机器”理论,站在投资圈的角度来看,就是指美国、日本、中国这些国家的科技行业发展阶段不同,例如在日本行业发展还不成熟时,先在较发达的市场如美国开展业务,然后待时机成熟后再杀回日本市场,运营上就仿佛坐上了时间机器,回到几年前的美国。
 
而在互联网从业者的角度来看,投资圈践行的“时间机器”理论,也使得他们在产品创新上的“拿来主义”变得有理有据。现阶段大量我们随口就能想到的互联网平台,无论是搜索引擎百度还是社交巨头腾讯,甚至电商行业的阿里,都或多或少曾参考过发达市场里的成熟业务。
 

不过这个看似无敌的理论,其实也有致命缺陷,就是其中的“时机”该如何判断。而这里所说的“时机”,不仅仅是指在进入新兴市场的时机,同样也指产品在进入本地市场后,顺应本地市场发展趋势的变化。当年参考海外社平台Facebook而生的人人网,此前显然就曾在“时机”的把握上摔过重重的跟头,以至于没能及时跟上移动互联网时代,使得其最终被卖掉。

而后或许是为了弥补接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滞后,后续经由陈一舟接手的人人网也曾疯狂的追逐热点,推过了包括游戏、团购、在线视频、互联网金融,乃至直播领域,几乎是一嗅到风口就立即跟上相应业务。但此时人人网距离自己的“起点”却已经越偏越远,当用户粘性已经不具备相应优势的情况下,庞杂的支线业务反而造成平台个性的泯灭和用户使用体验下降。
 

2018年11月,京千橡网景科技将其人人网社交平台业务相关资产,以2000万美元的现金对价出售给如今的北京多牛互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多牛传媒”)。从巅峰时超过74亿美元市值到2000万美元的“抛售”,至此人人网的这一历程也被业内当做了“反面教材”。
 

尽管在大多数人眼中,人人网的结局已然成为定论,但是掏钱买下人人网的多牛传媒却并没有放弃这个曾经被高校学子寄予情怀的社交平台。日前,多牛传媒推出了全新的人人App,并恢复了人人网时代以同学关系为核心的社交网络定位及相关功能,也宣告其重新回归这一市场。

从目前人人在App上的介绍,“记录我的青春”,“老用户找回账号功能上线,快来看看你的从前”,“曾经的人人有回忆,全新的人人更有趣”等内容,显然不难看出呼唤老用户的打算。而这样的宣传确实有着一定的效果,但仅靠“情怀”无疑并不是能够使得其起死回生的“万能药”,如果人人想要找回自己的巅峰状态,除了呼唤老同学的回归之外,或许更需要吆喝着一批批刚进校园的新用户上线。


做学生之间的社交是否还有发展的空间?答案极有可能是肯定的。
 
以B站为例,作为国内领先的年轻人文化社区,官方资料显示其用户大多属于Z世代,从年龄上来看大多还处于学生阶段,而处于这个阶段的年轻人,也相对拥有更为充足的时间开展高频社交以及内容创造。根据B站的上市招股书中显示,UP主的原创视频占到了整体播放量的85.5%。因此站在平台的角度,拉拢时间充沛和精力旺盛的学生作为用户,显然是个稳赚不赔的方式。
 
另一方面,在社交行业中已经有QQ、微信、微博这样握有绝对优势的巨头时,具备求异心理的学生党无疑也是新社交平台最容易”挖松的墙角“。
 
而有趣的是,现如今的Facebook所面临的“中年危机”,也同样正是源于年轻用户的转移。随着当年那些沉迷Facebook的用户在逐渐为人父母,但年轻的新生代不想与父辈使用相同的社交软件,这就与如今不少年轻人在微博及QQ上,会表现得比微信上更加活跃一样。同理,虽然人人网的“辈分大”,但是根据以往的历史也同样完全可以再来一次“洗档重来”,并站在“校园社交”的优势基础上争取这些爱尝鲜的年轻用户。


现如今的人人,就像是老城区里颇有名气的一栋旧房子,它的历史会自动吸引网友抽空前来附近徘徊和怀旧,但这样的一栋老房子只会成为网友谈资,或许并不能进一步对旧房子的新主人带来更多收益。相反如果将这栋旧房子进行“翻新”,使其成为年轻人聚集的“网红打卡地”,显然就有机会获得更多的用户。只不过对于现在的人人来说,这个“翻新”必然会是个大工程,包括平台上的活动策划及运营等方方面面,都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vivo X30 Pro评测:用“芯”开启双模5G影像时代

X30系列的面世,无疑是vivo在技术端的更进一步提升。

用户“老龄化”的B站,用跨年晚会表示改变的决心

B站这场精彩的跨年晚会,显然还有更多的含义在里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