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疫期间家居亲子游戏之十一(6-8岁篇)| 王添强文章

 教育戏剧咖啡吧 2021-01-15

👆发现更多教育戏剧理论文章及家庭游戏

抗疫期间家居亲子游戏之十一

(6-8岁儿童篇)

文/王添强

通过观察与理解,认识周边事物,并且关心周围的情况,掌握知识及人际关系,是所有进入小学的小朋友,其中一个重要的成长过程。

学校是一所提供知识传授的最佳地点,主要原因,就是知识可以同时传授给一群同龄的小朋友,让他们分享、理解及共同认识同一件事的美好经验。

这种共同分享会带领未能够马上明白的学生,不知不觉之间通过同伴启发逐渐明白。

现在的问题,是学校制度过份重视考试,竞争过大,让学生之间的感情关系疏离,共同学习的精神被冲澹,另外由于过分以群体学习成绩统一标准为基础,个性的造就就被削弱。

现在借居家时间,家长就可以试在家进行孩子个性化发展学习的补充,找到自己孩子的特质与优势,并借居家时家庭成员之间的集体活动机会,

让小朋友适应在没有太多竞争芥蒂下共同活动,享受共同学习的乐趣,让共同学习成为一种习惯,未来回到学校的时候,就乐意与同学一起共同学习与生活。

1、身小小报导员

现在手机及网路传递普遍,人人都可以成为网络节目主持人,家长可以利用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作为例子,向小朋友教导如何成为一位节目主持人。

之后,家长可以与其他家长合作,为小朋友之间开一个交流群组,一个可以互相直播讲话,共同学习的群组平台。家长切记,这不是用来增加收视、赢取点讚,建立商业效益的机会,纯粹只是一个小朋友互相学习的举措。

开始的时候,每个家长请小朋友通过手机拍摄,恍似电视主持人一样的片段,介绍自己的生活,例如介绍今天餐桌上的食物,或者今天非常有趣的游戏及活动。

目的不是要介绍这些活动,只是通过语言描述,让小朋友为之后直播作好演习与预备。

有了介绍生活片段经验之后,就可以请小朋友在手机前直播读绘本,讲故事,或介绍喜爱的故事书。

之后,介绍一些他们所认识的事情,譬如新的事物,或新的发明,或新奇的动物。

成熟以后,请小朋友找一本书,或从网络中研习一段新的事物,进行介绍,一边看着资料,另一边马上向手机直播说明及介绍这些事物,最好是以科学及大自然物件有关的题目。这就是游戏核心的学习部分。

目的在训练小朋友,通过视觉阅读文字,马上可转化成说话内容,向手机上的群组说话直播。

温馨提示:这不是一个教小朋友做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游戏,只是通过游戏锻炼小朋友可以一边阅读,马上可以讲述。通过活动使脑额叶获得活跃刺激,有利孩子脑部发育的学习行为,通过一个群组直播的方法,只是增加小朋友参与的趣味性。

2、家务小天使

八岁以前,小朋友做家务不是真正希望他们能够参与家庭的工作,服务别人,只是希望通过做家务让小朋友从中学习。期望小朋友从家务中学习:

听指令,按照指令办事,合作,

手眼协调,获得人际关系称许的满足感等。

指令:

家长要温柔而坚定的语气,简单而按部就班的阐述,向小朋友下达清晰协助做家务过程的指令,当中要加入麻烦及感谢的字眼,特别在家务完成之后。

听指令:

之后,家长要等待小朋友是否能够复述自己明白及不明白的部份,观察小朋友在执行父母的指令时的步骤与反应,是否能够度完成工作,对指定的明白的程度,是否有能力灵活应变地执行指令,执行时的情绪是否欢娱,过程是否乐意。

合作:

在执行家务的时候,小朋友是否愿意与家庭其他成员合作,在合作过程是否愿意迁就一下别人,与别人妥协,是否能够保持快乐合作的情绪。

手眼协调:

家长观察小朋友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手眼协调能力水平。我们不是要强迫小朋友做超越能力的工作,只是通过过程让我们知道他的工作能力与范围,好作日后教导与学习的部署。当然家长要寻找不同年龄段肌肉及肢体发育的资料,以便作出更深入比对及评估。

满足感:

获得人际关系的接纳及称许,是年轻人成长过程中,他们其中一个乐于追求的事情。因为,被别人接纳意味着自己在社群上有一定的位置,如果过程当中不但是被接纳,更被赞赏,他们「自我良好感觉」就会有更好的发展。

由于「自我良好感觉」是建基于与人合作,所以就不会出现自私倾向的发展,这种「准自信心」对小朋友人际关系发展很有帮助。

所以家长不要轻看摆餐具,协助洗碗、洗衣,为植物浇水,协助照顾宠物,协助妈妈搬运、预备菜肴,为下班回来的爸爸送上拖鞋等事务。

家长要按孩子能力范围,容许家务因小朋友花费更多时间,并且完成在当中使他们获得满足感的整个过程。这是小朋友成长阶段的重要学习历程。

温馨提示:做家务意味着必然会出现错误例如打破餐具,家长应该用平常心,去安慰及接纳孩子,不应拘泥于家具价值的破损。

当然,家长明知有小朋友参与,就要先把名贵及有纪念价值的家具收好。没有小朋友是乐于出错,所以当他们出错的时候,本身亦都很惊慌及难过。

所以安慰、支持及鼓励非常重要,并且在事后用理性的角度,平静与他们分享失败的原因,补救的办法。让小朋友学习事情可以修补,可以解决。

3、快闪卡

之前,在多个游戏已经制作了很多小卡片,包括数字、动物及交通工具,这次又有再次使用的机会。

按孩子年龄段的情况,先发放每人数量相同的小卡片,由5张到10张。小朋友可以先看一次这些卡片上的物件,再把所有卡片反转,放在自己前面,不能再看到。

之后,轮流抽取卡片,抽取后打开,小朋友要决定自己的咭片内,是否有相同及同类的东西,

例如:飞禽、会飞的、四条腿、走得很快等等。如果有,就可以配对成功打出去,自己的牌就会减少,如果不肯定就要Pass,如果出错配对失败,这张牌就会加入成自己的牌内反转放在前面,卡片数量就会增加。

最后,谁最先把牌全部打出者胜。

温馨提示:这是一个考验记性,考验决断力的游戏,通过游戏过程,让小朋友产生紧张的情绪,通过专注力,让他看到打出牌闪出的形象及自己原有的影像是否相同。尝试去训练小朋友身边掠过的知识,是否能与有效率与原有记忆知识融会贯通。

4、手语歌

乐器演奏,及一边歌唱一边打拍子,已经被证明能够激活脑部运行。单纯唱歌及打拍子已经对脑部有帮助。我们尝试加大难度,一边唱儿歌,一边做手语动作。

家长首先与小朋友共同合作,把儿歌的名词、动词、量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用一个动作来代表,设计恍似失聪人士的手语。就是我们经常看到世界各地领导人讲话时候,站在里面做动作的那一位手语翻译员的动作。

之后,家长与小朋友一边看歌词,一边用口唱歌,一边手部做手语。切记必须又唱歌,又做动作,才能达到这个训练的核心功能。

熟练之后,可以把小朋友个人或家庭成员集体歌唱及做手语的片段,放上交流群组,目的不是在炫耀,乃是期望小朋友通过拍摄很认真地完成歌唱工作。

温馨提示:温馨提示:过程中,手眼嘴协调这麽困难的动作,很多时候家长才是最易犯错的一位。家长只要用平常心接受批评,乐于学习、改善自己、重新开始,这个愿意接受批评的身教,比一切教导更有价值。

居家亲子学习活动,永远是人生的宝贵时间。现在借此特殊光景多番锻鍊,好好享受快乐亲子光阴。熟练之后,把这些活动持续执行,无论之后任何时间,都要执行,让我们的小朋友获得更大的成长。

疫症期间,我们除了祝祷,及做好个人防护,与社会充分合作外,可做的事情可能极为有限。

如果,家长在这个时候表现出消极的情绪,会感染小朋友在面对逆境时产生无力感。

如果,我们可以通过游戏及活动的积极情绪,让小朋友在逆境当中,觉得自己有能力作出一些改变。

并且,在当中小朋友拥有手眼协调能力的训练,与人合作学习的机会,积极与家人改善关系的行动。

不失为,很好的苦中作乐。

病痛只能折磨你的肉体,情绪、心态才能损害你的灵魂。

这些游戏活动,不是单纯要改善身体状况,不能防疫,也不能让小朋友迅速变得聪明伶俐。

主要是希望能够改善大家的情绪及心态,让大家拥有暂时快乐的时刻,好去面对未来不预知的情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