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视频及文字摘录丨林文宝文学大师讲座

 教育戏剧咖啡吧 2021-01-15

直播:轻敲孩子心灵之门

                      -港台儿童文学大师讲座

轻敲孩子心灵之门——儿童文学大师讲座

录影及文字摘录

讲座老师:林文宝 

资深儿童文学学者、国立台东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荣誉教授及创所所长

视频分为三部分:

台湾儿童剧简要介绍

对儿童文学的简要认识

儿童阅读的误区与推荐书目 

1

台湾儿童剧的简要介绍

 部分文字摘录:

1、《粉墨人生》为幼师设计由1988-1998儿童文学文集之一

《台湾儿童戏剧的兴起与发展史论》2015年林老师指导的一位博士生所著,比较全面的台湾儿童戏剧史。

2、 以前的台湾儿童剧演出除了公演外,还会将剧本编辑出版

1948年5月台湾最早的儿童剧戏剧的儿童话剧公演,这些演出由东方出版社编辑出版,含有四处戏《我爱祖国》《悔悟》等 ,中国儿童戏剧中心出版了32本儿童剧本。

1977年《青少年儿童剧本》在当年的儿童节开始第一届的活动,前后一共出了五本剧本

1988-1995年《优良儿童剧本选集》是台湾为了推广儿童剧,每年甄选的优秀儿童剧本编辑出版。

1997年-1999年,举办了两届传统戏剧甄选

2002-2007 年台北市文化局以台北儿童文化节上,先征集剧本再征集剧团

前期的台湾非常重视剧本的甄选出版,而台湾现在自己有剧本自己有剧团而最后演出。

重要的相关人物:

-李曼瑰 1907-1975年 台湾儿童剧场

-曾西霸 《粉墨人生》的作者,

-张晓华,当代台湾戏剧人,做教育戏剧台湾9年一贯教育的人文艺术奠仪的召集人领军人

-林玫君,以教育为主,台南大学创设了戏剧学系,最开始是儿童戏剧学系,逐渐演变成戏剧学系。

-王友辉,能写剧本、能演、能导,台湾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的教授。是影响未来台湾儿童文学方向的人

1997年台湾儿童研究所,1960年台湾开设了儿童文学的课程

林文宝老先生所著个人单篇文章记录子《儿童文学与书目》包含四大类儿童文学与书目,儿童文学与语文教学,儿童文学与阅读,儿童文学论及,这个系列已经正式出版18本 

2

对儿童文学应该要有的认识

部分文字摘录:

1、言语教育儿童的需要:

儿童文学的出现是为了教育孩子出现的。现在形势和内容的演变是我们对儿童观点的改变。

2、儿童文学建立在儿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3、儿童文学不是狭义的文学,最大的误解:儿童文学仅仅是狭义的文学,其中,包含知识类(儿童使用的字词词典、读物等)、亲子教育类等

4、儿童文学规定了对象0-14岁。

5、儿童文学的源头

6、儿童文学的两个部类:儿童本位、非儿童本位的两类

——从儿童本位书写、非为儿童而写

——非儿童本位: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林良的《小太阳》

创作者有自己的创造依据,最后被儿童喜爱。

7、儿童文学的五个层次

(3岁以下)婴儿文学、(3-6岁)幼儿文学、(6-12岁)童年/儿童文学、(12岁-15岁)少年文学、(15-18岁)青少年文学

从儿童认知发展来说,15岁抽象思考能力,阅读的书与成人阅读的书没有太多的分别,书写的技巧应该是接近的。

3

儿童阅读的演变及误区

部分文字摘录:

儿童文学的最终目的是在应用,真正落实在儿童身上,才是儿童文学的意义,儿童文学系理论上应该有儿童阅读的课,但台东也没有类似的课。

阅读是二十世纪中后期的概念,之前叫读书,读书的观念上是学做人,学习明理。

《朱子读书法》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但教育都是要一视同仁。

1、阅读概念的演变:

接受西方阅读概念后,阅读最开始是单向的重视知识的获取,词汇的理解,摄取信息。

一二年级注重生字生词的学习理解,三四年级应该跟着年龄而又不一样的重点。

新的概念是:阅读是全方位的知识的建构、建构、反思、使用;

阅读素养,台湾108课刚的DNA,素养教育是全世界都是在推广,“中产阶级在折腾孩子的方式”,

素养一个人为适应现在生活和未来挑战应具备的知识和态度。

以前的教育目标是学知识,现在是学素养。

现在的老师不知道该怎么教,因为难在“观念的改变”,现在的社会进入了第四个阶段的工业革命。

1968年要求是学会各学科的知识,语文、科学、2001年的9年一贯制的教学目标是学会学科基本能力,2012年的目标变成了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图 

阅读和素养的关系:国际阅读协会成立60年,2015年改名为『国际素养协会』,“跨领域的视听,思辨理解诠释创造与沟通的能力”,未来的教育不再是吸海绵的教育,而是“批判、跨领域思维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才是教育。

2、阅读的误区:从早期阅读理解到阅读策略,现在是课文中的阅读

(1)对儿童文学的认识不足

儿童文学到底是什么?一位单纯是文学性的文章才是儿童文学,所以强加文学性给孩子。

图书馆里很多以成人意向和文学导向的书,比如孩子喜欢养狗养猫的书,但到底养狗养猫到底算不算儿童文学呢?

如果变成“儿童读物”就更容易让大家理解,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容易喜欢儿童文学。

(2)阅读不分课内课外

课外阅读后还会要求学生写读书心得,读书变成了复杂的包袱。

课内其实每一课都在教阅读,语文、数学、社会的阅读方法都不相同,任何一门课的老师都是在教阅读。

阅读课不是语文升级,而是不同文类的不同阅读方法,课程目标

课外阅读补足课内统一要求和标准,并没有满足孩子自己需求的补足。如果课外还要共读一本书,就又是没有看到孩子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一些课程的书后面还有一个阅读书单,真的是“扼杀幼苗”“没有这些会s掉吗?” 晨读十分钟读的是自己喜欢的书

(3)认为阅读是一件语文老师的事

每个老师都承担着教授阅读的责任,每个人老师都在教授文学性的书,但是哪有所有人都喜欢文学性的书呢?阅读变回了课文中的阅读,之前是策略导向,“叫策略是最不可取的,孩子要自己去体会”,林文宝现实说,我强调:瞎子摸象的教学理论。每个人一个角度肯定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

3、书目推荐:

《打造儿童阅读环境》《说来听听》《朗读手册》《阅读的力量》学者的著作

《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后现代理论。《好孩子: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教育》《脑科学教育》《自主阅读》阅读实验报告:人绝对有自学和自主能力。

教育戏剧咖啡吧

ID: jiaoyuxijucafe

教育戏剧教案|国际儿童艺术节|戏剧课笔记|视频分享

公号内容版权归教育戏剧咖啡吧所有

任何组织、机构及个人不得擅自转载或二次修改

转载或合作请联系我们 微信:clenecia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