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崇州元通古镇

 木香草堂 2021-01-15

成都崇州市元通古镇历史上为文井江上一个重要的码头,这里有三条河汇聚,所以名之汇江。

心中默念一下元通的历史会发现,最早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也应该包括这里。从东汉到东晋,从唐到宋再到清,元通的历史就是一部八方来客的历史,一部繁荣的历史。

元通是住在水边的,这水在下游古蜀州县叫文井江,而在元通叫汇江,在二江桥和半边街口有味江河和泊江河相继汇入,河水清澈而水波不大。

永汇桥虽造型古雅,但是一座现代桥,其修建年代竟为1986年,据载,最早的铁索桥建于清光绪年间,长达130余米,气势宏大壮观,因晚清末年清明会时人多坍塌。

川西有名的铁杆桥汇江桥重修于光绪2年,1986年按原貌建造移今址。桥身三墩四孔,墩上均有桥亭。两端各一桥亭为三叠桥牌楼式,中脊歇山顶,垂脊上塑禽鸟,塑人物戏文等。

初夏的早晨河水从绿色里流淌出来,到了黄昏就沉入西侧的霞光,船是早已绝迹了。

那横跨河道的汇江桥,紧紧锁住了时光的脚步。

在半边街尽头的老石拱桥边的吊脚楼小憩,看江水从身边流过,想象着1600年前元通的繁华,让人感叹逝者如斯夫……走在元通会体验到一种久别的老成都感觉。镇上的主要建筑都沿文井江而建,数百户人家临河而居。生活在文井江边的元通居民,家家的后院里都有石阶可以下到河边。

这就有些像旧时成都府河边上的人家。而且,这里的建筑和老成都的模样是惊人般的相似,居民的言行中也透着一股老成都人的闲散和热情。

如今过往的人声鼎沸早已成过眼烟云。

从高处远眺,大片青瓦屋顶,沿着文井江鳞次栉比,临河而居,中间一条街道穿行其中,好一派江南水乡的味道。

大小不一的街巷保存完好,木板房青瓦房相连成片,遗存至今的古老民居,泱泱然散发着浓浓的古韵。

字库塔仿佛是小镇的标志,是全国唯一一个只修了一半的字库,修建于乾隆年间,因为紧邻湖广会馆的墙壁,所以只修建了一半,因此也被称作半边字库。

不逢场的古镇异常的安静,走在石板路上可以清晰听到自己的脚步声,从麒麟街上的黄氏大院和罗氏故居能依稀看到元通曾经的华丽,临河小巷口的哥特式建筑展示着小镇曾经的繁华。

没有商业化的气息,这些让老街弥漫着温和恬淡的气氛,流传的竹编工艺,仿佛回到了小时候,让人有种归属感。

老街的每一个角落都诉说着历史的印记,也正因为如此,便引来了许多的探秘者。街边的老人,一脸知足长乐的淡定,看起来总是那么安静从容。

以前的这条街道脚下的石板路不知留下多少来自八方的脚印。

广东会馆精致富丽,既有中华传统建筑的优点,又有客家建筑的特征,形成独特的风格,成为元通建筑的一大亮点。

黄氏宗祠为元通大姓黄家之祖宗祠堂。建于公元1914年,门柱还有四川著名学者林思进题写的对联,然而院内布局功能在川西小镇中并不多见。

罗氏故居是清代、民国年间元通绅粮人家居住环境的典型代表。

天主堂建于清代光绪年间,至今近100年,教堂为中西合式的结构,门面形象是按天主教的规义制作的图案。

元通是个包容的古镇,也是个能容得下历史的古镇,似乎这里的人们不是那么的冲动。

元通遗存至今的古老民居,散发着浓浓的古韵。屋檐上的蛛丝,墙壁上的青苔,似乎被小镇悠久的历史浸润得滴出水来。

一条条幽深的小巷细弄,一头勾联着古街,一头连接着当下,把整个古镇引宕得一波三折,仿佛有了音乐的节奏。

踯躅在元通典型的川西鱼脊背式民居老街上,暇接百年来遗存的幢幢深府高墙、教堂会馆,大片青瓦屋顶,沿着文井江鳞次栉比,临河而居,中间一条街道穿行其中,大小不一的街巷保存完好,木板青瓦房相连成片。

在麒麟街民居群里穿行,在老石拱桥边小憩,看小镇安静低调,不再繁华,看江水侧畔流过,已无舟楫往来,让人感叹:逝者如斯夫......

从元通镇粮站的一道大门进去,爬上一栋六层楼顶,从楼顶可以看到,大片青瓦屋顶,沿着文井江鳞次栉比,临河而居,中间一条街道穿行其中,好一派江南水乡的味道。

元通有1650多年历史。在历史长河中,一千年既是那么漫长,又是那么短暂:一千年可以过得千种柔情,也可能过得万般沧桑;一千年之后,或许是物换星移、沧海桑田;一千年,对于怀远而言,却依然是繁华褪隐后的潇洒和风流。

倚坐在吊脚楼的窗前,捧一杯香茶,看江水静静从身边流过,体会那一种原始古朴的感觉,心底好不悠然自在。这就是属于元通的安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