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都崇州,为何值得一去?

 飞仙翁 2022-06-29 发布于四川
文章图片2

▽▽▽

在四川腹地,河流带来的泥沙堆积出一片肥沃的土地—成都平原。这便是拥有2000万常住人口的超级都市。

普通人津津乐道于他们的生活方式,精英们看好它的未来发展,北上广之外,成都是他们追逐财富梦想的最佳选择。

他们共同构建出了中国人间烟火气的城市

而在其中,有一个地方,它似乎映射了成都人内心的渴望,是许多人逃离城市中心,选择安逸的向往之地,因为在这里,生活可以从容不迫。

欢迎来到小镇栏目《小城生活报告》

- 第四期 -

崇州

『 成都崇州,一座时光慢下来的城市 』

01.

“慢”于山水

崇州

一座位于成都西边的小城

距离市中心最近的郊区

因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地质构造

造就了高山与长河

地处岷江中上游川西平原西部

呈西北高、东南低之势

山地、丘陵、平原

四季分明,光照充足

文章图片3

崇州境内主要山峰有

六顶山、令牌山、鸡冠山、凤栖山

均与青城山脉相连

你会听到

舒展于丘陵之间的

是风过林木,山中鸟鸣

文章图片4

崇州西北部

多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

海拔最高处为文井江镇境内的火烧营峰

千米高的山峰凸显而出

从雪峰上流下的文井江

滋养着这片川西平坝

九龙沟地质构造复杂

这也造成了这里悬崖陡峭

多飞瀑叠湍、深沟狭谷的地貌特征

文章图片5

凤栖山

位于崇州市街子镇境

山幽林秀,百鸟啾啾

凤栖山中深藏古寺

距今1100多年历史

清代康熙皇帝特御题“光严禅院”匾额

“西川第一天”之誉

云雾带钟声与山水相碰撞

造就了如幻境般的美景

文章图片6

02.

“慢”于岁月

崇州,慢于文化的积累

山水滋润了生命也孕育了文明

留下了绵长的历史印记

东晋常璩所著《华阳国志》记载

崇州为蜀王杜宇“移治郫邑”前的古蜀故都

幅员面积1089平方公里

呈“四山一水五分田”格局

常住人口70多万

文章图片7

这里是文人吟诵的蜀州安逸之地

有感于王勃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早在4300年前

我们的先民便聚集于此

双河、紫竹、宝墩、芒城

6座新石器时代成都平原城址中

其中4座都在古江原县(今崇州市)境内

崇州见证了

“刀耕火种“到”礼乐渐成“

千年文明变化

文章图片8

至明洪武初时期

又有崇州文庙建于此

是中国西部保存最完好的文庙之一

成都地区仅此一座

其建筑气势恢宏,蔚为壮观

是中国西部最具代表的孔子文化旅游圣地

文章图片9

与崇州文庙一墙之隔的是罨画池

素有川西名园之称

行走在游园之中

既有融合江南和四川的精巧风格

又有婉转悠长

仿佛跌入《红楼梦》的春恨秋悲

文章图片10

为纪念爱国诗人陆游

陆游祠建于崇州市大东街

人们或是自豪这位南宋诗人对崇州的眷恋

“江湖四十余年梦,岂信人间有蜀州”

或是沉浸于江南园林风格四合院式建筑优雅

时至今日

游走在梅园、梅阁、花径、放翁堂

还能感知到绵延千年的文化底蕴

文章图片11

罨画池、崇州文庙、陆游祠

三位一体,相得益彰

成为前人和后人之间的沟通桥梁

在山间、湖间、在街巷

一同编织起崇州的生活世界

千年的岁月似乎叠合了、凝固了

却又纷纷落下

弥漫在今日的人世间

文章图片12

崇州拥有全川唯一的古镇集群

街子、怀远、元通

三个古镇相距不到10公里

凤栖山脚下

有座古老又清幽的小镇

市井中的成都人

把街子视为逍遥的“后花园”

它便是街子古镇

文章图片13

悠然、富庶、自由

清朝时期

往来于镇上的人流渐多

街子逐渐聚市成场,聚场成镇

不止帝王将相、文人雅士

寻常百姓也开始在街子寻得闲情

因为背靠青城山的盛名

文章图片14

街子古镇的名气也不小

游人把这里当做前往青城山的驿站

但其实

这里本身的文化底蕴深厚

民俗民风独具特色

历史遗迹众多

文章图片15

字库塔

收存和焚烧字纸的专用设施

古镇旁边的味江河

面对笔架山

上起御龙桥下至古码头

因依地势特征和人文典故

设置了川西农耕园、古乐园、陆游诗歌园

以及水木闲庭广场四大主题景观

文章图片16

在这里寻找属于安宁的同时

还能感受来自先辈们的智慧与豪情

街子汤麻饼

火工精当,黄而不焦

皮酥心脆,香甜化渣

上世纪40年代

就被列为蜀州四大名小吃之一

文章图片17

位于崇州西北群山之麓

北达青城山,西接九龙沟

海拔600米

文井江从西至东横穿而过

在群山之间蜿蜒流淌数几十公里后

冲出山口

带着林木的清香与岩石的气息

投入此地的怀抱

这里就是怀远

“崇州西去第一巨镇”

文章图片18

四通八达的交通

使怀远的商贸业十分繁荣

清末

五湖四海的客商纷纷在怀远建立会馆

今天还保留完好的林氏宗祠

便是当年福建客商移民怀远古镇的见证

文章图片19

怀远还是个文化大镇

镇上上些年纪的人大多能随口吟诗作赋

这样的风雅最终使怀远成为

全国有名的“书画之乡”

在古镇的历史上

书画、金石代有传人

文章图片20

怀远“三绝”,

每一样都名声在外

豆腐帘子、冻糕、叶儿粑

“舌尖上的怀远”

就是这样名扬四川的

文章图片21

沿袭了上千年的古老手工艺“三编“

藤编、棕编、竹编

依然被小镇居民熟练地运用着

在缓缓转动着的时候

仿佛旧时光都回来了

文章图片22

文井江、味江、泊河江,三江交汇

成就了这座古镇一段繁荣的水陆码头历史

这就是元通古镇

1600多年历史

面积不大,人口不多

却因曾经的贸易繁华被称为

“千年小成都,清明上河图”

文章图片23

在古镇各个街头默默伫立的各省会馆

见证着昔日的辉煌

元通有一个别称“水镇”

因为三面环水的地理优势

这里自古以来便以水为躯

以水为魂,因水而生,因水而盛

文章图片24

镇上的主要建筑都沿文井江拔地而起

千户人家临河而居

家家的后院里都有石阶可以下到河边

清明上河图,院内老生活

寻访元通古街巷

走走永利桥,坐坐茶馆,逛逛公馆

体验川西古镇的闲情逸致

文章图片25

这里的美食绝对让人垂涎三尺

严三麦子的渣肉、高洪兴的鱼香肝片

邱大案的油花、齐大案的面条

张二师的活粉、肖稀饭的稀饭

周油茶的油茶、黄炮匠的板鸭、肖辉鸡肉

致华堂的白雪糕、胡广成的广成饭馆

……

文章图片26

一边观江景,一边漫度时光的惬意

也是尽在绝味中

03.

慢,是生活的选择

崇州的慢,不是满足于自然的赐予

也不是沉浸于前人的积淀

而是选择融合自然与历史

与今天共生

道明竹艺村·竹里

曾受邀参加威尼斯建筑双年展

秋天的竹艺村,青山沉浸入了黛色

小院银杏遍地,林盘风景依旧

文章图片27

崇州著名的白塔湖

这里山水环抱,万顷碧波

湖中或仙鹤点水低唱

野鸭拍岸惊飞

或上千只侯鸟浮于湖面

与游人弄浪戏水

文章图片28

严家弯湾

川西林盘所有的美丽风格

都被放大在田园、小巷、院落、树林中

被誉为“川派盆景民俗文化第一村”

这里有成都最大的粉黛乱子花海

有安闲、舒适的生活

是最适合放松心情的好去处

文章图片29

鲜道·幸福里

位于崇州市白头镇大雨村

不仅有米酒馆、竹林中餐等主题体验

有丰富的户外活动

还可在树荫下发一发呆

这里有被称为“崇州绿肺”的

桤木河湿地旅游带

还有可体验原乡民俗的五星村

以及风吹稻花田园慢享区

文章图片30

崇州地处成都市近郊

以4000米海拔高差孕育了多样生态景观

雪山、草甸、森林、湿地、田园,历史、文脉

30万亩大田景观

2个万亩湿地公园、

256公里天府绿道

……

文章图片31

山水环境是崇州的清秀底色

历史传承是崇州的独特印记

是积累,是传承,是改变

今天一代代奋斗的崇州人

将这里建成为人们心中的理想人间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