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教育讲座四:孩子的好习惯是怎样养成的?

 龙尾山书院 2021-01-15

        谈教育之事,纠培养之误,解成才之惑。大家好,我是龙尾山书院五谷子,欢迎大家收看五谷子谈教育。朋友们,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𠆤好习惯,那么孩子的好习惯是怎样养成的呢?

       其实呀,孩子的好习惯一定是来于父母。因为父母是孩子最早的也是最好的老师,好父母胜过好大学。父母的言传身教、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尽管孩子们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里度过,但他们的性格、兴趣、爱好等习惯的养成其实都源于最基础的家庭生活。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对每一个父母来说也都是需要专注一生的事业。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手段日新月异,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也随之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作为一名父母,你真的会教育孩子吗?你给予孩子的究竟是爱还是伤害?你觉得啥都不让孩子做、重话也不敢对孩子说就是爱孩子吗?你是否觉得孩子满眼都是优点,就是学习成绩不好?你能否做到不管成绩好坏,对待孩子始终如一?你是否认为给孩子买了份保险或学了好多艺术、补了好多课就是没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犯错时你是听之任之,还是和风细雨地耐心教育?这些都是我们家长该深刻思考的问题。因为人只是世界的一个过客,父母不可能陪伴服务孩子一生,如果没有了父母,你将让孩子怎么过?你考虑过吗?

       所以,我们要正确的爱孩子、懂得表扬孩子、学会鼓励孩子、准确理解孩子、积极确认孩子、有质量的陪伴孩子、有艺术的宽容提醒孩子,才能让孩子养成一个好习惯,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的国学智慧。在咱们群里把国学智慧分享给大家,目的就是帮助各位家长提升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商、逆商、沟通等方面的能力,帮助家长学会爱孩子,表扬、鼓励、理解、陪伴、宽容孩子,提醒家长与孩子平等沟通和交流,进而体会教育孩子的真正快乐。希望通过我的分享,能与大家一同学习,共同探讨,携手在家庭教育这条人生之路上走出一条光明大道。

       今天晚上我就从以下几方面为大家分享一下到底哪些习惯是好习惯?好习惯到底是怎样养成的?希望对我们每个家庭都能有所帮助。

       首先,蒙以养正乃圣功。父母从孩子三五岁时就开始让孩子体会或感悟到勤、孝、俭、仁、诚、谦、志、识、恒的美德。孩子三五岁时心如明镜,纯净无垢;且心智却是蒙昧懵懂,一片混沌。孔子云:“少成则若性也,习惯成自然也。”儿童时期养成的习惯就像人的天性一样难以动摇,因此要及时把握时机灌输孩子正确的道理,这样才能培养其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长大后才能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才。否则待孩子长大枝条蔓生后,即难成直树了。虽说“浪子回头金不换”,但一句“金不换”,可见反省之稀缺、过程之艰辛、成效之难得!

        第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孩子出生后,除了吃奶乱动大小便别的啥都不会,只是看见父母说话,他也学会了说话;看见父母走路,他也学会了走路;看见父母吃螃蟹,他也学会了吃螃蟹;看见父母不摸蛇,他也学会了不摸蛇;看见父母打马将,他也学会了打马将,看见父母劳动研究发明创造,他也学会了劳动研究发明创造。只要父母对着孩子常做的事,不用教孩子都学会了,并养成了习惯。如果你每天早上对着三五岁的孩子念一首古诗,不用你教,一周后孩子肯定会背了。这叫传帮带。如果你每天晚上吃完饭后就开始看书做作业,孩子一定也有这个习惯,不用你催促。但遗憾的是晚饭后你每天玩手机看电视剧,非让孩子做作业,这是违背天道的事情,怎么可能呢?

        第三,陪伴让孩子快乐无忧。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能有父母的陪伴是相当重要的。那些思想上有些偏颇畸形的孩子,大都是缺少父母的陪伴或是单亲家庭。父母的陪伴是孩子自信自立自强的源泉,父母的陪伴影响孩子的一生。父母的勤孝俭仁诚谦,父母的贤惠善良仁爱是孩子从小刻在心中的榜样。

        第四,九字美德:让孩子在12岁前养成“勤、孝、俭、仁、诚、谦、志、识、恒”的优良品德。这是人生最保贵、最重要的习惯。

一、勤。很多家长爱子心切,学习之外的事皆不让孩子参加,其实这样是大错特错的。适当地让孩子做一些家务,不但能够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养成凡事亲力亲为的习惯,还能够让孩子变得有责任,有担当。一个勤勉干脆的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会更有毅力更从容稳定,遇到问题想得不是逃避,而是去分析去解决。

二、孝。百善孝为先,孝更是情商、爱商的体现。懂孝顺之人,必定不会自私自利、心胸狭隘;懂孝顺的人,愿意为他人考虑,人缘会非常好;懂孝顺的人,也很讲义气,这些都是无形财福。“孝”也是一种传承,若想让孩子做到孝顺,家长不用多说,用实际行动证明就好,孩子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三、俭。前人早就留下了“败由骄奢成由俭”的古训。父母只有从小让孩子养成勤俭的习惯,孩子才会懂得一针一线、一粥一饭皆来之不易,才会体会父母养家的辛酸,才会去珍惜身边之物, 才会不铺张浪费,才会克服攀比、虚荣之心。所以不管你身价多高,都要保持懂得节俭;唯有如此,才能守住财,才能守住福,才能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先贤林则徐说的好,“子孙若如我,要钱干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祸。”

四、仁。不用多说,仁就是善良、仁慈之意。“爱商”和“情商”本身就是“仁”的体现。情商高的人容易成功,智商高的人容易不败。但人要受人尊重,必须有爱商,爱商是以天下为己任,替别人思考问题,可能有时要做一些和自己没有关系的事情。

五、诚。内诚于心,外诚于人。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基础,是为人之道,是立身之本。古人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很快,没有诚信的人在今天的社会上将寸步难行。

六、谦。不论何时,都要保持谦虚低调,因为谦虚能够使人保持清醒,取长补短。谦虚更是平常心的表现,唯有做到谦虚,方能胜不骄败不馁,不断进步,不断提升。

七、志。立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学习随着志向走,成功随着学习来。立志,学习,工作,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学习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个旅程的尽头就有个成功在等待着。毛主席在长沙一师读书时给自已起了“子任”的笔名,意思是决心以救国救民为自己的崇高责任。这就是毛爷爷的志向。周总理也在奉天东关模范学校回答魏校长“为什么读书”时,大声说出了自已的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八、识。知识就是力量。在当今这个信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的更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侵袭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知识不仅能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更能改变人的一生。它就如人体的血液一样宝贵,人缺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

九、恒。恒是恒心、耐心、坚持的意思。人的恒心正是在一次次的小事中磨砺而出的,只有先做到坚持小事,比如坚持读书、坚持跑步、坚持早起早睡,虽说短时间内不会有成效,但是日积月累,量变引起质变,最后的结果一定令你倍感欣慰。坚持做小事,才能成就大事。相信自己,积极乐观面对一切,在想放弃的时候你再努力一次,你会越变越好。曾国藩说:“盖世人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