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西班牙电影《饥饿站台》的七个突破点

 星期五文艺 2021-01-16
文:taibuxu
编辑:Mr.Friday
图片:网络及视频截图

星期五言:最近这部在国内热议的西班牙电影《饥饿站台》,让本人第一反应想起了“斯坦福监狱试验”——发起人建立起一个模拟监狱,让几十个志愿者在其中随机扮演狱警、囚犯等角色,所有程序、秩序按现实监狱系统模拟进行……就这样,试验从一开始的井井有条逐渐演变成了不可控状态,结果不堪入目…

回到电影上来,我认为《饥饿站台》吸引观众眼球的不止于其涵盖的悬疑、奇幻、暴力元素,“试验性”是其受众的另一大法宝。

那么它的“试验”又体现在哪里呢?显而易见,导演把社会阶层具象化成了一个垂直分层的封闭空间,让居于其中的人不断被打乱次序随机分层……可别小看这一设置,它一来发泄出了底层人的悲愤感,二来满足了小资、白领、知识分子的猎奇心。如此电影能不卖座吗!

当然,比起《心慌方》那类前后工整、自圆其说的类型片,《饥饿站台》并不完美,你能在它身上挑出很多bug(比如说“站台”移动按动力学设计不合理啦之类)。但如果你把它当成一部舞台剧来看的话,那这些bug就不是什么问题了,你甚至都不用费太多脑力就能看懂导演想要表达的情绪思想。真正重要的是:这部电影能诱导出观众怎样的认知,能勾起看者怎样的情绪……带着这种思维,“星期五”来对这部电影做出如下解读。

(注:未看片先读文章,会严重影响您的观影乐趣以及思维空间;本文解读纯属个人观点)


...

一、第48层与人物崔马格斯的关系

电影前端,男主角葛兰一觉醒来,狱友告之:他们处在管理中心的第48层——很幸运,这层还算不错!

要知道,从电影解读的角度来讲,这个“48”可不止“不错”,它还很重要!因为它处于一个临界点

什么临界点呢,当你看到电影的后端48这个数字再次出现(两人自愿下层分配事物)时,便会得知:没错,它是食物分配的一个临界点。用剧中男主角的话来说:前50层的人没这顿饭饿不死,可50层往后的就不一定了。换句话说,这顿饭对阶层越往下的人来说,越是生存必需品。

▲注意电影中导演反复把48这个数字跟两人衣食无忧的生活状态捆绑到了一起

显而易见,48层代表了不上不下,吃不好却也饿不死的阶层。而再往下的人,生活可就不那么滋润了!(啊,说到这本人发现都被那个崔马格斯的“显而易见”给洗脑了!)


好,我们回头来看“崔马格斯”这个人——如果你稍加思考便会意识到,崔马格斯这个人物的所有语言风格、性格、行为方式都是跟48这个中间层相匹配的。换句话说,这种阶层等级的制度塑造了“崔马格斯”人物的性格。来看他跟男主角的那些对话:

崔马格斯:别跟下面人说话,
- 葛兰:为什么,
- 崔马格斯:因为他们在下层
(葛兰向上看)
- 崔马格斯:(别跟上面人说话)他们是不会听的,
- 葛兰:为什么,
- 崔马格斯:因为他们在上层

这些对话反应了崔马格斯“犬儒主义”色彩的性格。

 再看崔马格斯讲的那个关于“武士刀的故事”:

- 我打开电视,看到一个人在买最强武士磨刀石……我又看到那人在卖最强武士刀,于是我一气之下将电视扔出窗外,刚巧砸死一个路过的非法移民。这不怨我!

这点体现了崔马格斯这类人的又一特点——推卸责任,从不自省。

以上表现该人物性格的地方在电影中体现很多,男主角在被用刀割肉时对崔马格斯一段话的总结很到位:

- “我想让你知道,该负责的人是你,不是上面那些人,也不是我们的处境,甚至不是管理局,是你!”

说到这,我们的男主角葛兰似乎挺明哲理的,挺有知识的,那么,他又是个怎样的人呢?

二、男主角的社会身份及电影隐藏的“层”

《饥饿站台》整片按故事线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场内戏(坑里面的戏),一部分是场外戏(坑外)。

场外戏又分两部分:一部分后厨戏,一部分是面试戏。

而这个穿插在主线里的面试戏(共两场)便是关于男主角葛兰的——它不但交代了男主角进“坑”的原因,也从隐蔽的细节里地交代出了男主的性格与社会身份,来看——

第一场(9’30’’处)

这段戏很短,也就半分钟。它交代了这样几个信息(根据男主角的台词):

男主是自愿进坑的;

男主进坑的欲望较强烈;

进坑的人只能带一种随身物,男主选择了一本书-《唐吉可德》。

当然,这些初抖露的信息对观众只能起到一点悬念作用,还看不出什么隐藏的东西,我们接着看——

第二场(40’08’’)

第二次插入的面试戏从表面上看像是对第一场戏的进一步解释,它解释了男主自愿进坑的动机是想戒烟、看书(这比起被迫进坑的那些人,是不是有点荒诞?)。

然而,长达两分钟的面试可不止演了这点东西,它还涵盖了一些看似无聊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面试问话,这其中包括是否对乳糖有不耐受症啦,是否对贝类食物过啦之类问题。这些戏份到底用意何为呢?

注意几个细节:

面试官每测试一个问题都会记录,在那个记录簿上有两栏打叉的项目:SI(YES)、NO;

男主问到“沉默(停顿)是面试的一部分吗”时,面试官反问“那让你不舒服吗”,男主说“没有”,随之面试官在记录簿上SI(YES)的位置上画了叉;

面试官跟男主谈到最爱吃的东西,后者思考后回答“勃艮第蜗牛”(注意饮食偏好所暴露出的身份特征)。

根据以上信息,结合男主在“坑”里的言行,我们足以给他来个社会身份素描了——

首先,他处于社会中间阶层(至少也是个白领、小资);其次他是个对社会不太满意不想保持沉默的小资;再次他是个自觉想要体验底层,想要对自己现状做出改变的小资(即便只是戒烟、看书)

要知道,所有这些特征跟男主在“坑”里的表现都是对应的(比如说男主刚开始不愿吃人剩的饭,比如说男主总是对坑里处境愤愤不满,进而试图跟上下层的人沟通)。

另外,男主的中间阶层身份在那个崔马格斯话中也有体现:你就像那种在上层会跳楼(体现在男主的空虚上),在下层没胆子的人(体现在男主不自觉被环境他人改变上)!

搞清男主身份以及身份特征对解读电影有什么帮助呢?没错,它能让我们拿他与剧中其他人的社会身份作对比,这就需要我们对其他人物也做出如此的身份鉴定,比如说崔马格斯所代表的大众群体,比如说面试官所代表的公务员群体等等,当然还有剧中其他那阶层人群…

另外要看出每个人物的社会身份,我们还得读懂导演编剧的“捆绑隐喻”,比如说崔马格斯跟48层(中间层)的捆绑;比如说那个穿层亚洲女人与狗的捆绑;再比如说那个面试官的双性色彩等等。暂不多说,回到本章主题——

如此给所有人物分完类后,你会发现这部电影不光有个具象的“建筑层”(垂直管理中心、坑),还有个“人物层”,而当这两个层打乱次序融杂到一起的时候,也就产生了我们开篇所提的的“试验性”。这也是这部电影吸引观众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0层(后厨)、狗与穿层女人、分食者

顺着上面的说。如果把电影里的两个层(建筑层、人物层)当成是这个故事系统框架的话,你会发现还有一些游离在这个框架体制之外的东西,它们分别是:

那个被智者称为0层的后厨(备餐处);

那个自愿穿层寻找孩子的亚洲女人;

以及之后自愿下层分配食物的男主和黑人。

这三者第一个是从空间层次上置身其外的,后两个是从规则上置身其外,我们分别来看——

1、0层后厨

与0层人通信的点子是由坑里的一位智者提出的,他说:这是有一丝希望的,在0层工作的人是有良知的,你们的“信息”应该传达给他们。

看完整片的人都知道,那个奶冻是坑里的人试图与上面的人沟通的“信息(信号)”;

之前我们提过这部电影的场外戏包括后厨部分和面试部分。而后厨部分其中有一场是后厨总监发现奶冻里有头发,端着奶冻审讯厨师的戏。

通过以上几点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后厨是离0层最近的地方,或者说0层就是那个备餐的“后厨”。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零层其实根本就没有人,而唯一能够进出零层的人只有后厨厨师。这在电影中有所体现,请见上两图

那么,后厨总监发现奶冻里有头发,端着奶冻审讯厨师这场戏在整部戏里有什么意义呢。看完全片后,其实你也不难发现,那是一个略带讽刺的因果关系——

坑里的人拼死用奶冻跟上面的人沟通,而上面的人最终关心的却是奶冻里的一根头发。等于说:这种信息沟通方式是完全不可行的,是失败的。

▲这根头发的特写足以说明导演用意了

如果我们再继续思考“奶冻戏”会发现更有意思的事情:

即便剧中那个奶冻被送上去,0层的人也根本看不懂奶冻被送上来的意义,他们最多会认为客户是因为奶冻里有头发不愿吃。换句话说,0层的人根本不知道坑里的底层所发生的事情,他们只能看到自己视野范围内的东西。

2、狗与穿层女人

若不考虑那个亚裔女人穿层(从上往下)以及其寻找孩子的概念,单是从行为方式来看,她一定是处于最底层的人,是弱势群体——她不会像崔马格斯那样替自己的犯罪行为找借口,更不会像男主为了戒烟看书进坑。她杀人也好、吃人也罢,只是简单地为能活下去而做。

至于那条狗,显然,导演是把两者捆绑到一起的(这在拍摄手法上体现的再明显不过了)。换句话说,那条狗和这个亚裔女人的身份、性质是等同的。

如此,你又会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比如说那个面试官(公务员)对那只狗的态度就等于是她对亚裔女人的态度,在此不多赘述了。

好啦,说到此很多人会产生一个疑问:如果这个亚裔女人单单是为了生存,那她完全用不着自愿穿层把自己搞的遍体鳞伤。到底疯女人寻找孩子的行为代表了什么?我们暂把这个疑问留到结局思考上。接着往下看——

3、两个分食者

两个决定下层去分配食物的人分别是男主葛兰,以及他被分配到第六层时相识的黑人巴哈。

这两个人自愿进入下层的动机很明确,用男主的话说:下去是为了上去。没错,想要离开这个坑的欲望迫使两人自愿进到下层,自愿给下面的人平均分配食物。

注意两人在向下扮演分食角色过程中所使用的执行方式:

起初,便于新规则制度的执行,他俩用的是绝对强制+暴力的手段;

之后,两人开始尝试先协商后强制的错失;

直到最后进到最底层,为保护制度,达到一己之愿,两人干脆就大开杀戒,不惜一切代价了!

由此,我们与其说这两人是在打破坑内秩序,倒不如说他们是在踩着别人向上爬罢了。(典型执法者心态)

其实在以上我们所讲的三者之外,还该算上那个“面试官”,这个人设很有意思——

她曾在“坑”外,后来得了癌症,自愿进坑;她对坑里规则以及每个进坑的人很了解,却对坑内实际发生的事儿知之甚少,脱离实践;更别说面试官的“双性人”色彩了。(如果你看过阿莫多瓦的《关于我母亲的一切》,便不难发现这个演员在该片中扮演的正是一个“人妖”)

我们不难给这个公务员做出一个概括总结:

首先她是个制度的执行者;

其次她是制度的半知情者;

再次她跟坑内真实情况是完全脱节的。

就着“公务员”这一人物我们接着往下说——

四、250层、200层与333层的概念

针对坑内(垂直管理中心)到底有多少层这一问题来说,有几个数字特别值得我们注意:

那就是第 200层、第250层、第333层。

为什么说这些层的数字值得注意呢,因为它们背后隐藏着一些象征性概念,来看——

200层是通过公务员之口说出的,它相当于官方数据;

250层是通过男主计算得出的,它相当于科学数据(或者说理论数据);

333层是两人实际到达的最低的层,它相当于实践数据。

(注意200层的官方数据,它从另一个层面说明了一个问题:其实公务员也算不上管理中心的绝对知情者,有些数据对她也是隐瞒的)

这三个数据不难让我们看出官方数据、科学数据、实践数据较真相(真理)的距离与差距。就这电影里这些数据结合现实琢磨,其诱发的思考就更有意思了,不在话下。

五、屎、弥赛亚、管理局与自发管理

电影中被导演捆绑的东西很多,这些捆绑不止是隐喻,还体现出了一种西班牙式的(或者称为“唐吉可德式”的)讽刺幽默,比如说电影在对待人物的信仰上,竟把屎、弥赛亚、管理局与自发管理这几样东西捆绑到了一起,来看:

当公务员锲而不舍地劝导下一层的人省吃俭用未果后,男主葛兰立马就用“往饭里掺屎”相要挟帮公务员完成了任务;

当下层有人喊男主的“善行”酷似“弥赛亚”之时,上层的人立马就往下拉屎以回敬;

因此,起初笃信坑内能产生自发性团结管理的公务员,在劝阻男主活下去之时,也不得不无奈地说:掺屎的弥赛亚,也算弥赛亚!

至此,我们大概又可对整部电影的结构重新梳理一下了,总结成一句话便是:

在这个坑里,下有饥饿与死亡,上有向下拉屎的弥赛亚,坑外是没有良知的管理局,而坑里的人在管理局制定的规则下,进行着包着屎的自发性团结管理……

这是整部电影的讽刺风格,当然也是创作者的幽默风格。

六、电影的整体设置导向

整部电影的创作动机可不仅仅是为个讽刺,也不仅仅是让观众发个笑。但本人也不认为这部电影的主旨是给人以留白式空间思考之用的。相反,本文开篇提到,这部电影很多思想情绪已经表达的很直接了(这有点像朋克),它不会让观众产生出一千个“哈姆雷特”,倒是会将焦点聚集到一个方向上。

这个方向不管是从人设方面(前文提到的人物层),还是从场设方向(前文提到的建筑层),都直接导向到了一个问题焦点——体制。

总结来说,这部《饥饿站台》在引导观众进入一种思考模式,那就是:体制(制度)在人性、贫富、社会矛盾上所扮演的角色。

七、信息、孩子、不存在的东西、跟上面人联系的东西

回到那个本人始终没有琢磨透的问题上来:到底那个亚裔女人下层找孩子这个行为的意义是什么?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她寻找的孩子是不存在的,或者说男主和黑人在333层看到的那个孩子根本就是幻觉,因为导演在电影中已经多次暗示过了(包括公务员的叙述,包括奶冻在后厨的出现)。

但要知道,正是这个似不存在的孩子,成了男主走到生命终点时唯一的希望(其实电影结尾男主和崔马格斯一同携手离开,这已证明了男主已经死了)。

至此,我们似乎又能从这部电影中拉出个完整的解谜线——

信息就是那个孩子——那个孩子代表不存在的东西——不存在的东西是跟“上面人”联系的信息——信息是那个孩子……(如此循环下去)

咦……这怎么看怎么像是个死胡同,像是管理局设下的一个圈套!

或者说,这怎么看怎么像导演给观众设下的一个圈套(或者是某种引导)!

你觉得呢?


▼▼▼ 往期相关文章,你可能会喜欢:

 结构读懂电影:《看不见的客人》深度解析(一)

 这是知识分子向中产宣战?《看不见的客人》深度解析(二)

 要了解西班牙,先从大导演阿莫多瓦开始吧!

如果你觉得与主流格格不入

如果你渴求真理

关注我们

▼▼▼

▲▲▲

所有文字均为本公众号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不得复制转载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