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溯古泰兴十大历史名人之其七——武状元张兆璠

 乡风儒语 2021-01-16

三    坔    夜   话

一方水土有一方文

 这里是《三坔夜话》,李老师斯时乡轩临窗,于此跟你诗词吟哦,抒怀述志,漫笔人生,点情碰心,说故事,聊语文,话庄道巷,谈古论今,...... 

笔者微语

关注本公众号的各位朋友一定知道,挖掘和传承桑梓的历史文化是本公号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一大特色,更是本编的一个自发自觉的行为。笔者于本公号说庄道巷的同时,曾与葛正浩先生各自考证、探研和共同整理编发了《泰兴古城十景考》,受到了许多朋友的点赞、热评和支持。得此鼓励,笔者继之又专发了《名垂青史的泰兴古贤县令》,现溯古泰兴十大历史人物且进行研介性的陆续推发。此为泰兴十大历史人物之其七——武状元张兆璠。

张兆璠,字奂瑜,号琴若,据考其出生于泰兴印乐市,即印庄,后住张家花园,故又称其为花园庄人,再后则移居于泰兴城内包家巷北侧今供销社宿舍处。他自幼习武,从小就和他的兄弟张兆鲤喜欢舞枪弄棍,练就一身功夫,并具有非凡的气力,以勇武著于乡里。张兆璠善使一柄大刀,使将起来只见刀光不见人影,一盆水泼过去身上也不湿。因他排行第八,故乡人都称他张八刀。

其乡现有张八状元的墓地,以及石马。据说当年其母嫁印乐市(原印庄)时,辘鑿破裂,其祖父说,这个新妇(儿媳)是个八败命(迷信,指给人带来厄运命相的人),其母则随口应道:公八败,婆八败,来个新妇真八败,生八子、住八庄,最后一个状元郎。谁知,后来她的第八个儿子果然是个状元郎!这张八不仅武功了得,而且文才亦高,尤擅诗词,清高宗乾隆十三年(公元1784年)进士,乾隆十五年,参加廷试武状元及第。选侍卫,授陕西宜君县参将,累升兴江总兵,调镇江西南昌。乾隆十九年,抚州乐安县(今江西乐安县)发生灾荒,巡抚命张兆璠领兵前往进剿,平息激愤饥民的所谓叛乱。他体察民情,单身匹马安抚并解决百姓困难,使灾民免于涂炭。泰兴老百姓了解此情,对张兆璠评价很高。他后调永固任职,因病告老回乡。还乡后,张兆璠即到张氏宗祠祭拜祖先,祭毕,族人要求他在祠堂前的广场上,表演他拿手武艺“舞大刀”。于是,他手执“青龙偃月刀”,骑上“赤兔马”,就在广场上舞起了大刀,一直舞到中午也不停止,大家请他休息,他也不听。他的老家人说:“将军执刀上马,不见血是不能下马的。”结果杀了鸡,用鸡血洒在刀上,他才肯下马休息。

回到花园庄老家,他过着悠闲的田园生活,但因为他做过高官,所以新任泰兴县令到任后都要到花园庄去拜访他。这天,季家市的巡检秦世空去泰兴见县太爷,这位秦世空老爷官虽不大,是个九品的巡检,却处处摆威风,拿架子,到泰兴都要坐轿子,前面还要巡检衙门的衙役鸣锣开道,一般的小民百姓看到这种架势,都让得远远的,秦老爷的轿子威风凛凛地进了泰兴城。秦老爷回季家市时,走到花园庄时,已经是下午时光,远远的看见一个人打着赤膊站在路边的一条小河边上钓鱼,听到衙役们的喊声无动于衷,一点儿回避的样子都没有,到了这个人身边,走在前面的衙役大声说:“大胆刁民,见了老爷的轿子也不回避,真是胆大妄为。”那个赤膊的汉子还是没有反映,这个衙役大怒,一边去抓这个汉子,一边嘴里大骂:“你耳朵聋啦!”这时,只见那个大汉轻舒猿臂,只轻轻的一拎一推,那个衙役一下子退下去老远,跌坐在地上,半天都爬不起来。见此情景,秦世空老爷大怒,他一边从轿子里下来,一边骂道:“哪里来的刁民,在我秦老爷面前如此放肆!”那汉子缓缓转过身来,慢慢说道:“张八在此,哪里来的什么老爷。”秦世空一看,连忙跪下磕头,连称卑职该死。张兆璠对他说:“下次再不准从这条路上走,否则,打断你的狗腿!”秦世空连连称是,灰溜溜地走了。从此,“季家市的老爷 ——秦世空”这句民谚也就流传下来了。

过了一段田园生活,张兆璠终因伤病复发,不久便卒于家。只是其人虽去,其尚武精神却传承了下来。受其影响,泰兴地区众多年轻力壮的武士对自己的前途更充满了希望,练功习武蔚然成风。在张兆璠的后代中,从事武职者众,他的从子张诗的六个孙子中,一个武进士,五个武举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中国历代武状元》一书中有传。

事实上张兆璠的张氏三凤堂家族本就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社会地位显赫的名门科举望族。八百多年来,从这个家族中走出过博雅端方的天国使臣,走出过神秀颖发的耿介御史,走出过士民怀仰的挂印知府,走出过忧国忧民的铁骨铮臣,走出过悉心经籍的江淮名宿,走出过敦尚名节的德高乡贤,也走出勤政爱民的张兆璠这样的武状元。明清两代,张氏三凤堂家族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共有进士十二名,其中状元一名,亚元(会试第二名)一名,举人三十余名,数量位居泰兴家族榜首。至今,人们对张氏三凤堂仍予以一种信誉、一种敬仰、一种崇拜,许多有关张氏三凤堂的传说,一直在民间流传。在新区,人们用张羽惠的名字命名了一条河——羽惠河,并在河边建了一座状元亭,纪念张八状元。解放前,鼓楼东路迎祥口向东今烈士堂烈士西桥西,有一横截鼓楼东路的大石坊,是三敞通道,中间最高,南北对称,中央顶立着一小长方块石,直书《圣旨》两字。上覆有飞檐滴水,下横嵌长方青条石板,自右至左横书《状元及第》四个石刻大字。两旁各直书一行小字,因年久月深,字迹模糊,依稀乾隆年立坊月日。南北对侧坊,皆是浮雕石刻,东西两面,都是坊面,通道口蹲有大狮,这是泰兴县自古以来,唯一的武状元张兆璠《状元及第坊》。 不过,在五四巷2号张氏宗祠中,“进士及第”的匾都是横的,只有“状元及第”匾是竖的。

有掌故说,他这个武状元也是来之不易,又恰遇着这一“机缘”。据传,清高宗谕武考廷试,亲临试场,张兆璠参加了此考。当时张兆璠正挺马校场中,由于安座时骤忽地鸣炮示仪,他的坐骑乃系刚由关外贡来,未谙如此场面,且又是生人驾驭,闻炮声立即惊跃,直立前蹄,把张兆璠掀坠马背。这时,张兆璠惊破心胆,后臂已着地,急换左手持矛,右手紧勒缰绳,不意中夹握马尾梢,为了不让坠地,急就手紧勒马尾,马负痛,前蹄着地,马尾着力上下一甩,张兆璠就势一跃腾空坐上马背,松脱握着的马尾,马怒吼了几声,奔跑了几丈,跟着驯伏了下来。这时,参试的几千人及观试群众不禁掌声雷鸣,乾隆及佐试官员也齐声喝彩,张兆璠早已汗透内衣,方时惊魂入舍,安下惊心。高宗不知其故,以为张兆璠故弄玄虚,施展这一惊险绝招,一定有独特的本领,立即面授钦赐状元及第。

还有一个传说,就是说他并非死于乡,而是“暴卒于镇”的。这个有点离奇,说是有一次乾隆独自坐在养心殿御书房烛光下看书。看的是《三国演义》火烧赤壁一节,时已更深,伴随太监叩请归安,他接着看到华容道紧张之处,放不下来,摆手示意,太监只好轻轻退出。一忽,听得内书房传来脚步声,侍御人员均在外,怎有人藏在内书房中扰乱他清静。便很气愤地问道:“谁?”立即传来:“二弟云长。”方时,在乾隆眼前仿佛一个面如重枣,飘扬着五绺长须,跨着赤兔马,手挽青龙偃月刀的身影。古云:“聪明不过天子”立即追问“三弟何在?”内答:“镇守黑龙江张……”。这时,在外的侍御人员听得内宫人声,急匆匆地拥入,使乾隆下面的话没有听清楚,即传谕兵部查复,则找到张兆璠,立即传旨钦召进京。这时的张兆璠,正因不久前与沙俄在乌苏里江发生接触,虽击溃入侵者,由于某点指挥失察,伤亡惨重,上司参到兵部,已待查处。这次接到圣旨认为召进京杀头,因为,在封建君主时代形成一个铁的规律“文怕降,武怕召”,与其进京受死不如自己来一个全尸,便坠金暴卒了。
这种传说它的真实性怎样,有待怀疑。首先张兆璠没有去过黑龙江,“暴卒镇”则有记载。如说民间谣传那也不可能,很大程度出自宫中,这却有可信的“佐证”。首先是清朝对关夫子的“幽灵”特别崇敬,到了乾隆年间尤为特甚。每年加三级,最后晋爵“协天大帝”相同于人间的摄政王,还不够。最后代玉皇大帝下召“甲子(年)戊辰(月),禅位关卿”上号“玄旻玉皇大帝”。那乾隆皇帝本人居然自认刘备再世,连最大的贪污奸臣和珅一贯阿谀奉承讨好主子竟避起圣讳“备”来(有文字记载,见和珅有关资料),不知这是清高宗乾隆用的一个“术”。因为到他中期满汉矛盾又激化起来,以此神话传出,我就是汉人,并且是汉人所崇拜的汉昭烈皇帝刘备转世,借腹陈阁老“偷龙换凤”而进入爱新觉罗圣体里来的。如以此推论,说不定张兆璠之死还是一个“牺牲品”呢。

《乐安县志》评价其为:“载稽宦牒,烂然殊绩。征辙劬于当年,丰碑屹于来穓。彼都人士犹歌舞之,矧敬薛桑梓者耶。至于单门寒悴,一至之行名不厕于荐绅事,不出于闾巷,语其梗概,异世兴叹,乡论甚系焉。”张兆璠和他的家族一样固然声名与功名皆显赫,但历史总是有遗憾的。事实上张兆璠卒于家还是可信的。据考张兆璠墓在曹董镇镇东南,今常周乡丁家庄前,大学士梁国治志。当年墓前有牌坊,坟园有屋舍,卵石铺路,曲径通幽,石人石马石羊分列两旁。园内古柏参天,荫翳蔽日,森严肃穆,并有外姓家丁(据说后来也改姓张)常年看管。1954年曾对墓进行考古挖掘,出土有一对金花等物。时至今日,仅剩下两只石马成为历史的见证,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一只现在印庄村中的小石桥下作桥墩,另一只在丁立村的电灌站作支架铁水管的码头。但愿能以妥善办法取之保存陈列。

民国年间,张兆璠的后代渐渐没落,他在包家巷的宅子也落了个“张家破大门”的名称。解放后,他的“状元及第”匾也于五十年代被对门的一王姓老汉取去做了棺材板,不过,据老人们讲,王老汉的儿子后来变成呆子,绝了后。好在,历史人物所书写的历史之笔终将会被历史记住,无论会有什么样的风云变际,都不会抹去这历史的记忆。张兆璠就是这样一位被历史记住的武状元。

有你需要的内容

洗澡

李老师邀你聊语文

归来/打油诗四首

长情贯微,与君碰心;杏园秋雨,期盼几许!作者杏园秋雨(原名,李长贯),挂鞭归去来兮杏园翁,好吟喜文,著有长篇小说《杏雨烛泪》,常以涂鸦知会,欢迎关注、鼓励与赐稿(来稿可附百字内简介和生活小照一张)!                       QQ邮箱:398746528@qq.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