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工具大放送

 聪妹创业手记 2021-01-16

人们常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工具运用的越好,效率就越高。以下是我常用的工具,其中不乏付费软件。对我来说,在好工具上的花费,让我体验到良知的力量。

效率工具:

xmind:常用它来梳理读书框架,优点是可以在一页上完整体现书籍内容,缺点是对书籍的记录不够详细,需结合书摘;

Excel:用它来做工作的全局规划,明晰方向。之前在书上看到说,可以用它来做周、月、年的规划,但未能实行,需要再找时间来深度学习;

Things:会把每天要做的琐事丢进去,让那些紧急不重要的事件快速离开大脑(花费约60元)。

睡眠工具:

Powernap:目前已达成中午小睡15-20分钟的目标,所以没再使用,此软件适合对环境有要求的人在小睡时使用;

Sleepcycle:睡眠数据记录不够详实,目前已弃用(花费188元)。

读书工具:

微信读书:最常用的读书软件。优点:可以直接导出书摘,利于保存;缺点:书籍太少;

萝卜书摘:纸质书可直接拍照留存,缺点:无法导入电脑(花费60元)。

写作工具:

有道云笔记:最常用的写作工具,内带markdown功能,可有效完成日更,结合微信读书,可以有效保存书摘;

备忘录+锤子便签:适合外出时记录灵感。优点:随时记录不遗忘,缺点:信息零散不好整理。

硬件工具:

iPhone:可承载众多app,自带备忘录、语音、摄影功能,强大的生产力工具;

ipad(32g):内存太小,主要用来看电子书;

罗技键盘:可适配电脑、ipad、手机,日更必备工具。缺点:还是不够轻便(花费500元)。

思想工具:

金字塔原理:汇报工作、制作ppt时最常用,谨记结论先行;

黄金圈原则:why、what、how,永远先说why;

知行合一:详见《原则》一书,理论结合实践的最好方式;

以终为始:《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一书提到的重要原则,教育我们将眼光放长远,倒推过程。如此,可以让人们不以某次成败论英雄。

相关阅读:择物标准

前一篇:北京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