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持20年,终结700%盈利!那天,我卖掉了桂城的房子

 洪昌聚发崔洪昌 2021-01-16

天下熙熙攘攘,你我为房而忙。买房故事,各位老铁看过不少,今天思聪就跟大家聊聊我家近来的卖房经历。

前不久,思聪家里把长持了20余年的老房子脱手了,价钱比市价略高一点。

作为一套房产鄙视链底层的老破房,思聪实操过后发现,这类房子的市场情况并非一律不堪,甚至还有点惊喜,且听思聪娓娓道来。

我家入手这房子,纯属机缘巧合。

20多年前的某天,爸妈在市场买菜,被一名小哥塞过一张卖楼传单。

这派单,作为最古老的地推方式,在20年前是管用至极。也许当年小哥只想快点派完收工,但却无意中启蒙了我家买房投资的心路历程。

这盘就在桂城北,南海大道边的兴业新村。当年均价约2000元/㎡,有洋房、独栋别墅。

独栋别墅当年只卖80万/套,自带小花园和车库,可停两台车,也可种花花草草。即使在当时,也叫人直流哈喇子,如今甚至有市无价。

不过那时,佛山土佬都习惯在村里盖房子,左邻右舍都是乡音,无论是吃喝玩赌,还是互帮互助,只要一嗓子。

就算在外做生意赚大钱的人,第一件事都是衣锦还乡,回村盖大别野,享受乡亲父老们滔滔江水般的景仰。

我父亲虽不是大富大贵,但同样安土重迁,一开始他是反对买商品房的。“又唔系无得住,买来做咩?”

得亏我妈有远见,看到了桂城的潜力。努力说服我爸拿出了家里大部分积蓄20多万,拿下一套122㎡三房。

在我印象中,这房子只有小时候去过一次,那时桂城北人丁不兴旺,千灯湖还没影,更无金高区......

但到卖房时,这里俨然已是中心。2004年,在路对面开办的桂江小学,更是让这房子跑赢了禅桂其他片区的“同期生”。

虽说家里很早置业桂城,但父母工作的原因,我们从来没真正做过“城里人”,房子从一买来就是放租的状态。

多年来,租客流动性不高,多半长租。但无论哪个租客,搬进来后都事业有成,搬走时都已有车有楼,其中一位直接“裸搬”到对面千灯湖创鸿水韵尚都住200㎡大平层。

后面家里又陆续添置了其他房产,但由于“风水好”的属性使然,在几次家庭资产盘整时,这套房子都被留了下来。

而且,兴业新村相比起同时段的小区,管理上会优胜一些。

小区绿树成荫,社区设施保养尚算得当,乱停放现象也不太严重,虽不是人车分流,但也没有上年纪的小区那种乱糟糟的感觉。

▲小区环境尚可

后面随着限购措施出台,家里房票紧缺,甚至借过亲戚的房票。但对于兴业新村,想着“卖左买唔翻”,心有不舍,就一直持有至今。

实际上多年来,家庭的现金存款、理财并没有跑赢通胀,反倒是这些当年看起来“多余”的房子,撑起了最大比例的资产增长。

说句找打的话,就是躺赚。真就“有早知,无乞丐”呗。

至于最终为啥还是脱手,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这房子实在租不出去了。

20年间,桂城拔地而起无数新盘,租房选择本就繁多。更不用说这10年8年,各种公寓冒出,又近地铁站,管理又规范,楼龄又新,单间租金不过千把块钱。

换做是我,都不会考虑租人老珠黄的旧小区。

▲地铁口公寓盘万科金色领域

当然,想租也不是租不出去,连80年代末开建的海棠村现在都有不少人租。只不过拿着7位数的房子,每个月换4位数的收益,就算存活期都不止这个数。

而这个房子最重要的价值--桂江小学学位,租房客也是无福消受,我们自己也用不上了。

生不出好蛋,那就只能杀鸡了。在与父母商量后,一致选择在疫情过后将房子挂牌。

说实话,这房子老是老,但也有其门道。

三句话总结就是:122㎡规整三房,房间面积出得厅堂;南北双阳台,风扇不用开;四楼不算高,老人刚刚好。

当然,还有周边中心城区高level的配套,以及不少家长“如珠如宝”的桂江小学学位。小区就在学校正对面,这学位“打风都打唔甩”。

凭着这几点优势,挂牌时我直接挂上了当时同面积段较高的总价170万。想着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种老房子的人气也高不到哪去。

我还在小区附近几家中介同时挂牌,等他们同行较较劲。

但情况与预想不太一样,刚挂几天,就有五六个人要看房。一开始我爸还亲自带看,后来实在搞不来,就把钥匙放在最信得过的中介那,有哪家约看,就去拿钥匙。

来看房子的人形形色色,有拖家带口来的,也有单枪匹马来的,更是有到楼下才“放飞机”的。但最后给出的价钱,都有些距离,也是意料中事。

但个别中介也暴露了其情商和业务能力之低,某次带看后我再次拒绝了买家无节操的开价,中介一句“你这价,别人为啥不买江南名居?”让我马上把他拉黑。

想成交,就拿出点真本事。中介佣金也是收两家的,我也付一半。我又不急,凭啥要我便宜卖?

最后成交的买家是个附近村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大娃在村小读书,小娃也在读幼儿园了。为了让小娃以后能读上桂江小学,“思前想后”,终于出手。

听他描述,兴业新村,他一“思”就是十几年。小区离他村屋走路十来分钟,一直想买个房子搬出来住,离父母也近,后面桂江小学口碑上来了,更是坚定了想法。

其实按他们算,兴业新村不是他们最好的选择,只要牺牲些距离,不少次新盘甚至新盘都够得上。偏偏他们已经在桂城生活多年,不想重新适应另一种生活,故有此意。

只不过还是犯了不少人的老毛病,觉得房价早晚会跌,于是一拖再拖。买房也从当初的“游刃有余”变成了现在的“顶硬上”。

去年初时,他们就看上了另外一户,同面积比现在便宜10万,只不过因卖家等钱置换,要过户前给首付,担心风险太大才作罢。

按他的版本,夫妻双方普通上班族,工资1万出头,首付也是借回来的,幸亏村里的分红尚算可观,才能勉强够上,因此预算卡得很紧。

当然,为了谈价钱好开口,思聪一般是不尽信买家这些话的,虽说现今的高楼价下,卖家袋袋平安固然开心,买家也是为了一个安乐窝负重前行。

不过,生活虽不易,但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该要的价钱还是得坚持。

不过,中介明明吃两家茶饭,但面谈时始终站在买家一边,买家在砍,中介也在砍,作为卖家势单力薄。

眼看形势不妥,我马上发声喊停,示意需要考虑。后面几天,我爸稍有动摇,但在我制止下,没有跟中介再联系。

思聪看准了,以买家的情况,他还会回来的。

果不其然,后面中介主动联系,买家大让步,我们小让步,实收165万最终成交。

这套当年还买不到一台丰田凯美瑞的房子,长持20年,获利约7倍,收益中规中矩,但买台卡宴也绰绰有余。

桂城的老房子,只要占据优质的学位配套,市场号召力还是杠杠的,这是思聪在卖房后得出的最大感慨。

毕竟我家在大沥另一套老房子,户型小,楼层低,闹市区,挂牌一年都没找到下家。桂江小学的学位,真是帮了我大忙。

学校最需要时间沉淀,在历史并不长的桂城里,较早形成口碑的几所学校,学区房成为香饽饽也毫不奇怪。

也正是吃到了开发得晚的红利,桂城的老小区周边道路都四通八达,没有特别严重的交通拥堵,距离千灯湖等区域也并不远。

作为新婚家庭过渡住上几年的“新手村”,能省掉大把通勤时间陪伴家人,目前还能贷足30年,何乐而不为?

最魔幻的是,出手后1个月,银行都还没回款,思聪就在贝壳上发现,同样面积段的挂牌已经再没低于170万了。本想着高于市价卖出,却依然卖飞。

同时,思聪也提醒各位卖房or买房的老铁,无论是喜爱,还是急出,谈判中不要表现出过多的主观情绪,不要给你的谈判对手留出破绽。

嘴皮子的事,多收或少花几万,分分钟就是全家一年的生活费啊!

上次,在跟我们团队的“砍价专家”--楼尚书交流了我卖房一事后,尚书露出了鄙夷的口气:你卖房是没碰上我,要不然我一定多砍5万。

尚书确实有两把刷子,这些年在桂城陪亲友买卖了几十套房子,经验确实老道,砍价手段了得。

但作为我这样的佛系卖家,如果我遇见砍价高手,我会直接拒绝谈判。毕竟在买卖交易里,谁急,谁就一定会被抓住破绽。

PS:【佛系楼市】现已推出看房选筹、买房把关风险、砍价等系列服务,如有需要的老铁,可加楼尚书微信点对点沟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