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花儿看展 | 宅兹中国:国博的布展太可了~

 李平东方明珠 2021-01-16

周末带小朋友去国博刷了宝鸡青铜器展。

半年前刷的国色初光陶器展,就让米花非常满意,感觉这种展品相对单一的展览,线索更明晰,小龄宝宝能搞明白要看什么。而这次的宅兹中国,也延续了国色初光单元划分合理、展板讲解明晰、善用多媒体等优点,对非专业家长非常友好~

夏、商、周以讫春秋战国之交,在历史上被称为青铜时代,青铜器被广泛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宝鸡号称“青铜器之乡”,出土青铜器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不乏精品,这次展览陈列了143件组青铜器,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就有65件,确实说得上是国宝荟萃了。

作为镇展之宝放在进门位置的,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出境的文物何尊

何尊铭文是“中国”两个字最早的出处,展名“宅兹中国”也来自它的铭文。不过此中国非彼中国,“宅兹中国”的意思是“居于天下之中”,整篇铭文记载的是周成王迁都洛邑一事。

由“中国”二字奠定了基调,整个展览其实都围绕着青铜器上的铭文而展开。铭文是青铜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青铜器断代、古文字研究、上古史研究等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次展览的布展以铭文内容的多样性为主线,对其各方面作用都有具体的分解说明。而带小朋友逛这个展览,就可以事先对基础知识稍作讲解,对一些问题作出假设,然后去现场寻找线索、破解谜题。

小考古学家的解谜:铭文与文物时代

不同历史时期的青铜器铭文,气质上的差别还是挺大的。

商中晚期起,青铜器上开始普遍出现铭文。早期的铭文更类似于家族徽记。

铭文中“祖甲、父乙”等文字是殷人对先祖的称名,“甲、乙”等十天干代表埋葬或祭祀日期。以天干为名,体现了东方部族对日神的崇拜,这种风格一直延续到西周初年

但出身西方的周人政治文化与商不同,武王克商后,青铜器铭文中族徽与日名逐渐消失,篇幅增加,字体趋于规整。西周前期铭文纵列清晰,而横向参差错落,洒脱不羁。

商卣you

西周中期四夷臣服,铭文排列渐趋整齐,展露出庄重的大国之风。


史墙盘

西周晚期虽然社会动荡,金文却愈发规整,严整肃穆。

逑盘

东周战国时期群雄并起,各国文字都发展出自己的风格特色,秦系金文相比而言更加质朴务实,上承周篆,下启秦隶,是汉字发展史上的重要中继。

汉代是青铜时代的尾声,走向市井的青铜器不再代表王权与礼制,去除束缚后反而有机会展现丰富的汉代书体。与端庄古朴的铸铭相比,自战国流行起来的刻铭更加灵活多变,生动率真。

羽阳宫鼎

这一部分的展前准备,可以选取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性铭文,让小朋友推测时间先后并给出依据。现场带展,可以对小朋友的假设进行验证。展后复盘,可以进一步讨论影响铭文字体、长短、规整程度的因素(文字发展阶段、工艺发展水平、社会政治文化、服务阶层、器型限制等),有意思的点是很多的。

小文字学家的解谜:破解古文字

既然展览以铭文为核心,铭文的展示与讲解当然是做得非常到位的了。每件青铜器,只要铭文位置合适,都会尽可能让参观者看到铭文。

丰卣you

器物周边的文字解说不仅给出了每则铭文的拓本(拓印的铭文原貌)、释文(把铭文用简体字按位置对应着列出来)和译文(翻译整段铭文),还讲解了这段铭文所属的时期、历史背景、记载事件、历史意义等。这样充分照顾到一般观众的讲解词,大大降低了非专业家长带展的难度。

通过这次展览带小龄宝宝破解古文字的秘密,可以如下三步走

第一步,认识族徽文字和数字。

商代族徽铭文形体丰腴,“画成其物”的特征非常明显,题材上广泛取材于人物形象、身体部分、自然万物、武器工具等,反映了上古社会的方方面面。

带着小朋友一个一个认过去,是很有意思的。跟对面展厅的新石器时代陶罐纹样题材做对比,还可以进一步讨论“图”与“文”的关系、汉字如何产生等有意思的话题。

金文数字跟今天汉字中的数字有同有异,其中“一二三”跟现在一样,有意思的是“四”写成“亖”,那么“五”是写成五横吗?展览中有专门的数字部分,可以让小朋友看过族徽部分后,先绕过去把数字认一认,再大开脑洞讨论一下那些跟现在写法不同的数字,造字的理据是什么。

第二步,在成篇铭文中发现认识的金文。

刚才说到的族徽文字中,有很多跟身体、动物和动作有关的字属于成篇铭文里的高频字,可以鼓励小朋友在大段的铭文中去找到它们。像是表示小宝宝的“子”字,就经常出现在铭文中,这是因为先民在铸造青铜器时,总希望这件承载了家族荣耀的器皿能够在子孙中长久传承,因此很多铭文里都会出现“子子孙孙永宝用”等吉祥语。

对罍lei

数字同样是铭文中的高频词,可以比赛小朋友和家长谁先在铭文中找齐十个数,或者谁先找到“百千万”,一点小竞赛会让小朋友变得特别主动。

六六一甗yan

第三,一起讨论感兴趣的字形。

在看铭文的过程中,还有一些非族徽、非数字的高频词,其中有的字跟今文字没啥区别,小朋友可能会发现这些自己认识的字;有些字则跟今天区别很大。可以鼓励小朋友记录十个自己觉得有意思的金文,帮她在旁边注上展板上给出的释文和译文,再一起讨论下这个字为什么这么写。

小历史学家的解谜:铭文中的上古社会

铭文非史书,但其中关于作器物者宗族背景、社会活动、功名利禄、家族荣耀等内容的记录,却保存了很多细节和信息,对我们了解上古社会和历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个展览的下半段儿,就是围绕铭文中的各方面信息来策划的。

进行过上古史启蒙的小朋友,可以对比铭文中记录的历史事件与书本上的有何异同如周初史官利所铸的利簋gui,铭文中不仅记载了武王克商,甚至连关键战役的具体日期、天文现象、持续时间等细节都保存了下来。

hugui为周厉王㝬所铸,这位西周晚期君王在史书中非常奢侈专横,然而㝬簋上的铭文却描述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君王形象。周厉王“贪图财力”也许更多是为挽救王朝衰亡之举,但这触动了大贵族利益的改革终究以失败告终。

秦公镈bo我们已经在多个展览中看过,这次的展板终于让我们搞清了它到底重要在哪里:铭文中记载了东周秦国公室五代先祖,对《史记》等传世文献中的记录是重要的印证和补充。

除了印证史实外,铭文中关于战争、交易、诉讼的内容,多有具体的物品、数字描写,应该也能引起小朋友的兴趣。西周时的战争规模如何?师同鼎记载了一场与戎人的战争,俘获车马5乘,大车20辆,羊100只。

在周代想要获得一块土地,需要付出什么?九年卫鼎记载了一次土地转让的情况:在交给对方有漂亮把手、虎皮和狸皮装饰的大车和大马,交给交易中涉及人员布帛、衣服、皮料和银饼等物品后,卫得到了这块林地。

周代对诉讼中的过错方会有什么惩罚?[亻朕]zhenyi记载了一次诉讼案的责罚:原本应该鞭打1000下并处重刑,即便轻判也应该鞭打1000下再处轻刑,现大赦,鞭打500下并罚300锊。看起来真是严厉啊……

作为重要的贵族用器,青铜器铭文中还有不少关于宗族、礼制、官制的内容,但这些内容我家小朋友还没有什么概念,这次看展就略过了。

[弓鱼]yu季尊

纯属欣赏:青铜之美

以上分享的带展视角,都是从铭文角度去看的。其实展出的青铜器本身就已经非常美了。

户卣you

不同器型对应的名称不同,功用也不同。精美的造型与繁复的纹饰,代表着中国艺术的第一座高峰。

作册折觥gong

属于艺术欣赏的部分,我们看展一般是不系统讲的,让小朋友去发现就好~看得多了,自然会有自己的审美。

单五父壶

----------------

ps:青铜器展厅对面就是陶罐展,这两个展览都很适合小龄宝宝。同期还有一个山东民间艺术展,展厅门口有硕大的布老虎,里面展出各种农具藤艺、家具陈设、民间玩具等,也可以带小朋友逛一圈儿消消乏。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