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启心智,持续学习,时间看得见的力量

 昵称535749 2021-01-16
发布时间:2020-12-20 

文章封面

市面上有很多关于时间管理的书籍和课程,都非常受欢迎。可是很多人看了很多书,上了很多课,依然无法很好的用好时间。

事实上时间是无法管理的。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每天只有24小时。不会因为你管理的好,就多出来一小时;也不会因为你管理的少,就少了一小时。

 

这就犹如我们想要找一把钥匙打开门锁,钥匙可能在我们的裤兜里、可能在家人那里、可能落在了屋里……各种情况都可能发生,但是钥匙不会在锁孔里。

 

就像我们长期以来,都想管理好时间。可是方向错了,目标错了,又怎么可能会解决问题呢?我们无法管理时间,我们能管理的只有自己。

 

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作朋友》,告诉我们只有在开启心智,提高思考能力以后,才能够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也只有这样,时间才是我们的朋友,而不是我们的敌人。接下来我将从开启心智、持续学习和找到目标并记录时间,三点来阐述。

 

一、认识心智、开启心智。

 

心智既然这么重要,那心智是什么呢?

心智就是我们对之前知识及经验的累加,是基于已有知识基础上,建立的思考方式和逻辑推理能力。

 

我们很难接受与已有知识相对立的观念,尽管其中有很多观点都是被灌输的。我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觉得自己不会那么好糊弄,认为我知道的这些才是事实。

 

历史上经常会上演这种情况。比如,在麦哲伦证明地球是圆的之前,绝大多数人是相信大地是平的,并把这个结论认为是,经过自己深思熟虑思考后得出来的。

 

在大地是平的,被证明是个伪命题之前,就没有地球是圆的这个概念。尽管在公元前5世纪左右,毕达哥拉斯提出地球的形状是球形,但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之后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时的影子是圆形,提出地球是球形的概念,才有了第1个证实地球是圆的科学依据。直到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人们才开始接受地球是圆的这一事实。

 

我的心智也是这两年才开窍,开始悟道。之前的我很爱钻牛角尖,考虑问题以自我为中心,不顺心了有时会发脾气,情绪化。这种固有思维,让我的家庭、工作都不顺利。

 

直到我经历了一次重大打击,很长时间都无法走出来。长期的固有思维,又让我认为这个世界怎么这么不公平,为什么这种概率很低的事情,会发生在我身上。我又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为什么?

 

这种想法天天在头脑中反复出现,我快到了崩溃边缘。直到有一天,我开始重新读书,读心灵疗愈类相关的书籍。尤其是当我读了《心的重建》这本书后,我开始重新燃起希望,开始一点点释然。

 

最坏的一天也许是最好的一天。

 

是的,如果没有这次经历,我可能不会自我成长,不会改变心性。这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看的稻盛和夫先生的《六项精进》中,稻盛和夫曾经在风口浪尖上,遭遇了很大危机。可是经过老师的开解,稻盛和夫先生悟到,这是曾经的孽缘,用这种方式消除旧有的业,才会有好的业力出现,更何况自己还好好的活着。

 

一个真正心智成熟的人,不会等到经历了挫折、打击、痛苦,有了感同身受之后,才去做出改变。心智成熟的人,能够很好的认清自己,知道哪些是自己可以改变的,哪些是不能改变的。心智成熟的人,会接受不能改变的事实,努力改变自己可以改变的。

 

关于心智,写了很多,因为心智真的太重要了。不要等到经历了才去改变,我们可以通过读历史人物传记,从他们身上,看到他们经历的坎坷,又是如何面对困难,如何一步步成功的。所以读书是一个改变心智,提高认知能力,性价比最高的方式。

 

二、 尽信书不如无书,

批判思维学习

读书学习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比如我今天读了《把时间当作朋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时间是无法管理的。我们能够管理的只能是自己,只有改变自己的认知和心性。通过时间的积累,做正确的事情,才能和时间友好相处。

 

所以我们不要拒绝学习一个新技能。就比如,读书很简单,投资成本也很低。我们读完一本书,可能只能记住一个知识点,只要这个知识点,可以解决自己的问题,就没有任何问题。通过一本本书的积累,时间长了,复利的效应就会显现。我们就会逐渐形成自己的底层逻辑,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成为某个细分领域的专家。

 

读书时,最好不要有经验主义。就像我们前文中提到的,很多人都认为地球是平的,不是圆的。是因为长期以来的经验主义,让我们相信,地球是平的才是正确的观念。经验主义其实是个相对的概念,看我们如何理解和应用。

就比如长期以来,我积累的经验是,时间是可以管理的,人人都可以管理好时间。可是今天看了这本书,才知道真正能管理的是自己。只有自己改变了,向好的方向发展,那么我们对时间的把握才会更自由。

 

所以我们要带有批判性思维学习,把已知和未知联系起来,学会融会贯通的运用。

 

三、要做和目标相一致的事情,

并且学习记录时间

 

就比如我之前学习的4象限时间管理工具。有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紧急,当时觉得这个管理工具非常好。可是当我实际应用的时候,就发现了问题。每次都要为区分,到底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哪些是紧急的,哪些是不紧急的事情,花费很多时间,反而弄得更焦虑了。

 

在本书中,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就是要和自己的目标相一致。只要是和目标相关的事情,就是重要的事。当我们每天把时间用在和目标相关的事情上,减少做不相关事情时,那么我们的一天都是充裕的,而不是焦虑不安。

 

很多情况下,我们想当然的认为,完成目标会需要多长时间,结果到了截止时间,任务还没有完成,就开始出现焦躁不安,自我否定。

 

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准确的记录时间,尤其是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会重复做的一些事。

 

比如我要写2000字的书评,我记录了这两天写书评的时间,需要4个番茄钟,有可能另外加10分钟。这样我就给自己留出了150分钟的时间写书评,就不会对一小时完成书评产生焦虑。我需要不断刻意练习,才能提高写作速度。因为对时间有了感知度,所以对完成书评就胸有成竹。

笑笑心语:我们可以通过持续学习,让我们的心智变得成熟起来。当我们考虑问题的角度和方向不同了,对待问题的处理方式也会不同。用正确的方法,坚持做和目标相一致的事情,经过长期积累,时间的复利效应就会显现,我们会逐渐成长起来,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我们一定要有耐心。

 

改变自己,和时间做朋友,成长看得见。

原创:笑笑
责任编辑:一只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