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镇做题家:比贫穷更可怕的是,缺乏见识!

 公众号瓜豆Talk 2021-01-16
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人们的见识总要受处境的限制,这种限制既不知不觉,又牢不可破。

—— 王小波          


01


前段时间,豆瓣一篇“985学生陷入困境的绝大多数都是小镇做题家”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所谓“小镇做题家”,是指这样一群人:
他们那些出身小镇/农村,上学时全身心扑在学业上,对其他一概不关心,用刷题的方式提高分数,顺利通过高考独木桥以高分被985院校录取,最大的优势就是做题。

在豆瓣“985废物引进计划”小组中,网友“不要回答!”发了上面提到的那篇帖子:
“从小镇or县城考入985的同学,本科以前的学生时代除了埋头苦读外啥都不会,没有什么信息渠道,身边也没有能提供实用意见的长辈,导致一步错步步错。”
网友们的评论也非常戳心:

高考,真的能逆天改命吗?

 
一个人要超越他的环境及出身,
进步是不够的,非要进化不可,
那样大业,岂能人人做到。
—— 亦舒


我成长在农村,耳闻目睹过很多类似的“小镇做题家”。

他们学习非常努力,也考上了不错的大学,根据自己想当然或者亲戚朋友“不靠谱”的建议随便选了一个专业。

毕业后,听从父母、亲戚的建议,考取了一个偏僻县城的公务员……

这时,小镇做题家们赫然发现,靠努力和汗水换来的好学校并没有让他们脱胎换骨、逆天改命,

甚至还不如三本大专毕业的同龄人,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02


成绩的高低,取决于自身的努力,而见识的高低,则取决于我们的环境。

一个人的眼界,决定了他的高度。

我所在的小村庄,只有三十几家人,总人口不到二百人,但是和我一般大的孩子有十多个。我并不是其中学习最好的,但我确实唯一一个没有中途辍学的。

我不知道,你是怎么选择大学专业的,我和我妹妹都是抱着那本厚厚的《高考专业选择与志愿填报手册》,对比历年成绩,一个一个挑选的。

我不知道,面对考研你有没有犹豫过,我和我妹妹在大一的时候就知道一定要考研。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我俩有一个引路人——大伯。

我生长在农村,我大伯在大学教书,是我们整个大家庭中学问最高的人,他迫切地希望我们每个孩子都能有出息。

在我人生的每个重要节点,他都给了我莫大的帮助,避免了太多的弯路。

今天的我算不上成功,但是如果没有大伯的引导,我不可能走这么远,不可能脱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

罗振宇在《罗辑思维》公众号中说过这么一段话:

以我自己的成长经历,长大成人之后,你一生中最重要的判断,打工还是创业、选择什么样的结婚对象、留在家乡还是出门远行,跟当年数学或者英语考90分还是60分并没有直接关系。

一个人的眼界和格局,很难靠课本和习题建立起来。

相反,从幼年开始,家庭有意无意提供给一个人的精神资源会构成主导人一生的精神结构。 

滋养孩子的求知欲,是为人父母者能够提供给孩子最好的精神资源,没有之一。

罗振宇

真正让小镇做题家和“城里人”拉开差距的是眼界和格局

小镇的育儿观念和城市大相径庭。

除了教科书之外的书都是“闲书”,除了写作业之外的活动都是不务正业,孩子不听话,就是揍的少了。

更别提什么心理疏导、视野拓展了,成长中所有的痛苦和烦恼自己一个人抗,毕竟周围人都是这么过来的。

简单来说,只考试,不教育。

2018年,一个25岁的年轻人在武汉自杀了。他叫罗正宇,武汉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自杀的原因是欠了5万元的网贷。

让罗正宇走上绝路的绝对不只是那五万块的网贷,那不过是最后的一根稻草,自身价值无法实现的绝望才是冰山之下的根源。

如果,在关键的时候,有人能指点一下、拉他一把,或许就不会走到这无可挽回的地步。



03


 
两眼一睁,开始竞争
不苦不累,高三无味 
不拼不搏,等于白活
—— 《青春派》



中学的竞争模式是线性的,成功的规则很简单:取得好成绩。

在最近大火的电视剧《隐秘的角落》中,有一个细节非常耐人寻味:家长会后,老师特意找到朱朝阳的妈妈,告诉她孩子“性格孤僻不合群,跟同学相处不融洽。”

没想到朝阳妈妈不仅不以为意,而且不认同老师的素质教育理念,反驳道:“学生就应该以学习为主,交朋友是进入社会才做的事。”

直到此时此刻,相信还有很多家长信奉这一“真理”。


中学时代,只要一张高分成绩单,就可以一俊遮百丑。你就是老师眼中的好苗子,就是家长心中的乖宝宝。

但是,进入大学后,一切都变了。

B站曾经有个视频,标题叫“小镇青年的人生,真的完蛋了吗?”。视频的创作者是他们镇子上十年以来唯一一个考上清华的学生。

这是何等的荣耀,但是等他到了清华,他才发现世界原来这么大。什么自主招生、特招,他统统都没有听说过。那些成绩优异的学霸们,不仅头脑聪明,还懂音乐、有才艺。

原来,青春的使命根本不是竞争,而是成长,是百花齐放。

万物生长,各自高贵。

04


 
我们有天赋却不安心,够努力却不甘心,永远在担忧,永远在寻找。
就像两只井底的癞蛤蟆,困在小小的格局里,
以为只要弄死对方,就是这世界的王。
—— 八月长安 《时间的女儿》



经历了短暂的眼花缭乱之后,失落开始涌上心头:十几年的寒窗苦读,根本追不上人家几代人努力为后代积攒下的实力

小镇做题家们开始感到慌乱,一切没有了方向,无边的迷茫漫上心头。

看吧,真实的后浪是如此迷茫。

心中慢慢浮出一个大大的问号:路在何方?


不管你是“小镇做题家”还是“小镇错题家”,你都要明白,高考并不能逆天改命,让你一劳永逸,大学只是新试炼的开始。

小镇学子本身能力和素质并不低,相反,他们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之所以five(“废物”的谐音),无外乎三点:没资源、见识浅、没人管

找到症结所在,对症下药:

第一,补足缺位的引路人,解决“没人管”的问题。

为了减少踩坑几率,在我们成长过程需要找一个或几个引路人,在关键的时刻给我们指导和帮助。

进入大学后,这个引路人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书籍,也可以是网络。

遇到问题,向这三者请教,大多会得到不错的答案和建议。

我经常给我的学生推荐两本书,吴军的《态度》和《见识》。

尤其是前者,是吴军老师给正在上大学和高中的两个孩子的家书。
针对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给出了具体建议。比如如何有效学习、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理解财富、如何洞察世界等等。

读这本书,就如同找到了吴军一样的引路人。

第二,见贤思齐,解决“见识浅”的问题。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进入大学后,周围优秀的同学便是我们学习的对象。嫉妒和抱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自暴自弃更是懦夫所为。

大学是一个充满奇迹的地方,在这里有无限可能,多读书,充分利用网络,不要沉迷游戏娱乐,认清自己,多做尝试。

你会发现,小镇青年和城市青年的鸿沟会在一两年之内慢慢弥合,前提是你不要做鸵鸟,把头埋进沙子里,沉迷于自己的世界。

第三,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广积粮、缓称王。

小镇做题家的死穴只有一个:没有自己真正擅长的东西。

好像从来就没有过热爱的东西,从来都是按部就班地生活、学习,一切都是那么理所当然。

仿佛“梦想”是一个幼稚的词语,只存在于小学作文里面。

不止小镇做题家,大多数大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在书上,不在网上,不在别人那里,而在自己心里。

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说到:

“在过去的33年里,我每天早晨都对着镜子问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末日,我还愿意做我今天本来应该做的事吗?’当一连好多天答案都否定的时候,我就知道作出改变的时候到了。”

“你们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别人的生活里。

不要被条条框框束缚,否则你就生活在他人思考的结果里。

不要让他人的观点所发出的噪声淹没你内心的声音。

最为重要的是,要有遵从你的内心和直觉的勇气,它们可能已知道你其实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

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

我们可以借鉴乔布斯的这种方法,对着镜子问问自己: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未来的生命只有5年,你愿意用这5年做些什么?

去寻找心底的那个答案,相信我,那才是幸福的密码。

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一篇文章解答不了,一本书也解答不了,需要时间+实践才能解决。

趁着年轻,把这个问题解决掉,找到自己一生的激情所在,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那条一生幸福的路。

总之,要坚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人生还长着哩,好戏还在后头呢!奔涌吧,后浪!


种瓜得瓜

END

种豆得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