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并不孤独,你呢?

 外滩TheBund 2021-01-16

摄影:Kevin Liu

01


花20分钟,拔掉2颗智齿。

接下来整整一个星期,我嘴角破了,脸肿得像个猪头。

但还准备一鼓作气,拔掉最后一颗。
 
拔第一颗拔智齿,是在10多年前。那时候,真是年轻无畏,拔完牙的那个下午,还一个人坐着火车,从北京晃晃悠悠回到上海。
 
没想到,10年后,我才有足够的勇气,把后续的事情全部做完。

但我并不是一个孤独的“胆小鬼”。
 
我们公司里,基本都是90后,绝大多都有智齿,正在犹豫要不要见医生。

所以,我去隔壁医院前,一脸轻松地跟他们说周末快乐的时候,其实他们像送我上刑场一般,眼神声音里满是各种同情。

然后,异常关注我脸的膨胀指数,以及疼痛的可受度。
   
这好像是人类继咀嚼能力退化之后,又形成了当代智齿症候群。

道理大家都懂,但大多数人选择了被动,如果还没痛到你不得不理它,就让它这样吧。
 
犹豫、观望,一彷徨可能就过去了10年。

时间才是一把最锋利的刀,它知道你有没有忠于自己,且迟早还要还回来。


02


4年前,我还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理想主义者,从互联网公司逆流回了内容老本行。

只有一个简单的认知:不看好融资烧钱游戏,好的内容永远稀缺,永远被需要。

出于情怀,我收获了身边太多朋友善意的支持。

有一阵子,我频繁见过不少投资人,他们说你们太高冷了,用户太高端了。其实他们内心想说的是,你们太不接地气。

用户高端、品味好,坚持底线,也成为了某种障碍,这就是魔幻现实。
 
那时人人张口就要说抢了什么赛道,市场体量能有几百个亿,空气里到处都充满了暴富的神话、欲望的疯长,还有各种高深莫测的互联网新名词。

似乎所有人都在抢下沉市场,对趋势头头是道,到处有收割的狂热。

这样的氛围里,我们显得格格不入。
 
不做鸡汤、也不去逢迎流量。博主、网红的时代里,也没有做点拼命搏眼球的事情,来证明自己是新生的……

风口天天都在变,看过太多泡沫大戏之后,我们思考的是,这个世界“不变”的会是什么?

现实是,优质媒体越来越稀缺,但大家仍然需要真正的阅读,渴望真知灼见。

真正有质量、有独立见地的人,一直都存在。大家只是在信息分流的时代里,分散在天涯。
 
我也越来越坚信,高品质内容的价值。

生活方式不等于消费主义、不等于贩卖焦虑。

如果机器人写作能变成趋势、养号大军还在鱼龙混杂地谋取利益,

依旧不妨碍,我们还在用传统的方式,做文字的手艺匠人。
  
在一众浮躁里,尽可能冷静地输出内容价值。


03


在数据面前,10W+、100W+、1000W+……其实不算什么。

我们更在意的是,它实实在在改变了很多人和事。
 
我们在记录当代城市生活,所经历的现实:
一家倒闭口罩厂的起死回生,现实魔幻!
50 张街拍,疫情笼罩下的上海 
 
我们在传递温暖:
上海闹市有家孤独咖啡馆,聊天就能免费喝,背后的故事更打动人 
一位上海古寺的僧人,和他的4000只流浪动物 
上海永康路新网红,用一只毛绒熊爪让你死心塌地排队 
 
城市需要消费,更需要人文:
5万人在大雨中送别,第一家诚品书店关门  
 
见证新国货的崛起,但也胸怀天下:
花5万块去了趟火人节,中国人越来越多,我觉得很值 
甜品界的香奈儿也要破产了,这难过的2020年
《花花公子》停刊,最后一期秀出了12位女郎! 
   
在疫情的阴霾下,2020年却有更多的品牌选择与我们合作。从地产、汽车到互联网巨头,从国际奢牌到正在崛起的国货之光。

有人说媒体落寞了。但其实做内容的人,不见得一定能要去追什么风口,也不用担心是否会过时。

现在仍然是做内容最好的时代。


04

 
铺垫了那么久,终于说到了正题——
 
我们还在招人,渴望寻找那些仍然坚信文字,并有表达热情的同类。
 
不是招小编,而是内心有火的人。
 
就像那颗智齿,既然迟早都要做出决定,何不早一些忠于自己的内心感受。
 
不用一个犹豫,就让自己隐忍蹉跎10年。
 
2021年开始了,我从来都不觉得孤独,因为,你也是。

 
 
坐标:上海“巨富长”  
待遇:提供有竞争力的薪资和上升空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