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普通高中教科书 数学》一次性通过教育部的各项审查,于2019年正式出版。教材在继承与发展上一版教材优势的基础上,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精神和要求编写而成。上期与大家分享了北师大版《普通高中教科书 数学 必修 第一册》中第五章函数应用、第六章统计的编写思路。本期将继续由教材副主编李延林教授、核心编者董武老师、李红老师和关健老师带领大家一起了解第七章概率、第八章数学建模活动(一)的编写思路。 第七章 概率 01 注重模型的思想 通过对抛掷硬币过程中各种随机事件出现可能性大小的分析,抽象概括出“古典概型”这一重要的概率模型,同时对分析问题本质的思想(如古典概型所蕴含的对称性)进行渗透。 02 注重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 本章教材按照以下顺序展开:随机现象→样本空间→随机事件→随机事件的关系→古典概型→频率与概率→事件的独立性,环环相扣,知识的逻辑性更强。 03 注重研究同一问题的不同思路 第八章 数学建模活动(一) 01 整体布局循序渐进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整套教材的数学建模部分整体设计了7个课时,分成循序渐进的三个部分内容,且分布在三册教材的三章中。整体设计的目的是:历经三个学期、一个寒假、一个暑假,给出足够的时间,保障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实践数学建模活动中;保障每一个数学建模活动都能从容、深入、完整地开展;使得学生的建模能力螺旋式提升。 02 关键环节实例引领 为了能让学生从不知什么是数学建模,开始走近数学建模,以著名的七桥问题,引领学生感受数学家眼光的独到、深远;当讲解数学建模活动时,以驾驶摩托车飞跃黄河的问题,引领学生知道怎样选题、开题、做题和结题。这些贴近学生的引领也起到了建模活动的示范作用。 03 要点内容细细展开 在数学建模活动中,选题很重要,而且有些学生不知道选什么样的题,从哪选题,选题时注意些什么等,教材则突出解决了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具体采用了三个对策:一是把问题分成了三类(自然的、社会的、生活的),二是给出了选题的三种来源,三是给出了几十个中学生建模选题实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