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德拉德《海滩上的安慰》

 生态文明层 2021-01-16
卡洛斯·德鲁蒙德·德·安德拉德Carlos Drummond de Andrade(1902~1987) 巴西诗人、小说家。生于米纳斯吉拉斯州的伊塔比拉。1925年在贝洛奥里藏特创办期刊《杂志》,它后来成为这个州现代主义诗歌运动的喉舌。他当过新闻记者、教育部官员。1930年第一部诗集《一些诗》出版,显示其现代主义诗歌创作达到成熟的阶段。诗歌以日常生活为题材,探索个人心灵的孤寂和相互之间的隔膜,然而充满嘲讽和幽默,有时流露悲观、遁世和怀疑情绪;风格与传统的堆砌、雕琢词藻相反,简短、朴素,不讲究韵律,起初带点游戏文章的味道,后来逐渐深刻,具有独特的韵味。他的诗集还有《心灵的沼泽》(1934)、《世界的感情》(1940)、《诗集》(1942)、《人民的玫瑰》(1945)、《直到现在的诗歌》(1947)。
从1947年出版的《新诗集》开始,他的作品显示出哲理诗的倾向,感情泠漠,风格更趋于朴素、淡泊。后期诗集有《明晰的谜》(1951)、《露天里的农夫》(1954)、《在野外过的生活》(1959)和《事件的教训》(1962)。
他还著有短篇小说集《米纳斯的忏悔》(1944)、《经理》(1945)、《学习的故事》(1951)、《在岛上散步》(1952)、《说吧,杏树》和诗歌散文合集《何塞及其他》(1967)。他的短篇小说的主题思想是表现人的一生不能得到全面的经验,一切都是支离破碎,人与人之间永远无法理解等等 。

海滩上的安慰

不要哭泣,也不要伤心……

虽然,少年的时光已经逝去,

青春的年华已经远离,

但是,生命还留在身边。

虽然,第一次爱情已经若明若暗,

第二次爱情已经被时光冲淡,

第三次爱情也已经逝去,

但是,这颗心仍在抖颤。

最好的朋友已经故去,

因此你无心再去扬帆。

虽然你没有房子、土地和游船,

但身边还有一只猎犬。

那些刻薄的话语,

虽然口气婉转,但刺伤了你的心田,

你的心在淌血,不能结疤,

但是,为什么你不能将它们当作闲言?

在这错误百出的世上

不公正的事情司空见惯,

你如果谨小慎微地提出一点抗议,

便会遇到无休止的麻烦和纠缠。

忘掉这一切吧,

投身到海水中去,

在海滩上接受阳光和风的洗礼,

睡上一觉,重新奋起,我的朋友。

陈 光 孚 译

安德拉德写《海滩上的安慰》的时候已经是年近90的老诗人了,在巴西文坛享有盛誉。他一生经历过很多苦难和坎坷,生活经历非常丰富,他同时又是一位关心社会、着眼现实的诗人。正因为如此,他的《海滩上的安慰》具有劝世诗的效果,里面的有些句子甚至被一些读者奉为座右铭。
这是一首针对老年人的劝世诗,作者基于自己的亲身体验,抓住老年人典型的心理特征——孤独、无所作为引起的悲观、厌世和空虚的心境给予安慰和劝说,句句中肯,字字有理,是一首能够打动老年读者心弦的好诗。诗中每一段所列举的具体事实都是在老年生活中常常发生的典型状况,作者针对这些状况,用简单朴实的说理把老年人心目中的这些苦痛与不幸冲淡,用诗句的安慰使读者的心胸开阔,增加了老年读者的勇气和信心。当然,如果把这首诗解读成为一首激励青少年奋进的诗也可以。
安德拉德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百出的”世界,因此“我”在诗歌中也表现出否定人生的态度。“我”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公正和友爱,人们只能够对“不公正的事情司空见惯”而无法去改变这些事情,人们用双肩承担着世界和生活的重负, “如果谨小慎微地提出一点抗议,/便会遇到无休止的麻烦和纠缠”。因此,人生的道路平庸单调而且又障碍重重,诗人对此状况是充满无奈的。
生活在尔虞我诈的社会里,敏感的“我”到处碰壁,虽然“我”怀着一颗热忱的心去面对人,但是得到的回应却是“那些刻薄的话语”,那些话语“虽然口气婉转,但刺伤了”人的心田,让人的心“在淌血,不能结疤”,也不能当作闲言而一笑了之。由此,“我”怀疑和否定人生与世界,产生了一种悲观情绪。其实,“我”的感觉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因为诗人当时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他闭门谢客,以诗为伴,长期过着寂寞的生活,这样的状况表现在诗中就是这种悲观的基调。
不过,“我”面对这个不公正的社会所做的不是逃避,而是勇敢地面对,因为“我”还有心灵的港湾。诗人接着写道:让“我”“重新奋起”的方法就是接受海水的抚慰,“投身到海水中去,/在海滩上接受阳光和风和洗礼”,只有这样,“我”那敏感的受伤的却还“仍在抖颤”的心才能得到滋养。“我”在海水中变得豁达,同时也在勉励自己:“不要哭泣,也不要伤心……”因为“虽然,少年的时光已经逝去,/青春的年华已经远离”,还有一点慰藉的是“生命还留在身边”。“我”的心情也逐渐由阴霾变得明亮,对人生的态度也从悲观转为豁达,劝世的口吻也由同情怜悯转为激励与劝告。
当然,“我”的爱情经历也使“我”对于世界有了全新的认识,在人的一生中可能会喜欢不同的人,也可能经历过很多次的爱情,每一次的爱情都给我们全新的体验与收获。可能“我”第一次的恋爱是青涩的,“已经若明若暗”,已经远离“我”的生活,但或许在某个时候会在“我”记忆的某个角落被唤起;也可能“第二次爱情已经被时光冲淡”,甚至“第三次爱情也已经逝去”,但是爱情使“我”成长,失去的爱情并不代表什么,因为,那还会去爱的心“仍在抖颤”。有爱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爱。
整首诗语言通俗,笔法精练,格律自由,意境独特。全诗没有惊人佳句,所用的词语也很平常,但是把这些词语放入情与景、动与静的整体中,便在读者面前显现出了一个浑然天成、具有独特韵味的艺术境界。另外,作者把海和海滩作为对人生和世界的象征展现在读者面前,把比较抽象的意境与人生常常遇到的具体的苦恼和痛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诗歌寓教于景,寓教于情,消除了哲理诗歌说教的痕迹,在艺术上也显得自然丰富。( 党 啸 林 )
巴比伦文学的最高成就是长达3000行的英雄史诗《吉尔伽美什》,这是目前所知的世界文学中最古老的英雄叙事诗,也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史诗。据考证,至少在荷马写作或编纂他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之前1300年,即巴比伦第一王朝时期(约公元前18世纪),《吉尔伽美什》的最初文本已经用楔形文字刻写在泥板上了。而史诗的基本内容则包括了公元前3000纪苏美尔人创造的神话传说。
记载着史诗的12块泥板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8块泥板)主要写吉尔伽美什对外在的武功的追求。根据史诗的叙述,吉尔伽美什是乌鲁克城一个半神半人的王。他有着强健的体魄、过人的精力和暴虐的性格。由于他的统治过于残酷,人们祷告天神阿卢卢来灭掉他。天神造出一个体魄、力气非凡的恩启都来与吉尔伽美什抗衡,决斗的结果是胜负未分,两人结为好友。然后,他们一起出发去征讨一位名叫芬巴巴的杉妖。初战失利,恩启都受伤。吉尔伽美什求助于太阳神舍马什,在神的佑助下杀死杉妖,并救出了被杉妖软禁的女神伊什妲尔。吉尔伽美什的英姿使女神一见钟情,她要求英雄做她的丈夫,但遭到拒绝。羞怒的伊什妲尔图谋报复,要挟父亲天神为她造了一只天牛降灾人间。但天牛被吉尔伽美什和恩启都合力杀死。绝望的女神对他们发出诅咒。众神会议决定,杀死天牛的英雄中必死一个。此后,恩启都一病不起,12天后死去。吉尔伽美什悲痛不已。
史诗从此进入第二部分(第9~11块泥板)。风格从喜转悲,由高昂变低沉,从英雄业绩的颂歌转变为英雄末路的挽歌。挚友的死亡使吉尔伽美什感到,自己也逃脱不了同样的命运。于是他开始从追求外在的武功转向内心的探求,思索生命与死亡的奥秘。他历尽艰辛找到了人类的始祖乌特那庇什提牟。后者向他讲述了天神发洪水毁灭人类,自己受到特赦,并造了一只大船幸免于难的故事,结论是人之必死由神决定,但海底有棵生命之草可使人长生不老。吉尔伽美什入海取得生命草,却又在返城途中不慎被蛇叼走,失望而归。史诗的最后部分(第12块泥板,有学者认为是后人所加)是吉尔伽美什与恩启都的对话。恩启都的灵魂从阴间地洞中逃出,向吉尔伽美什描述了地下世界的阴惨景象,哀求吉尔伽美什不要违抗“世界的命运”。
从黑格尔到海德格尔,近现代西方哲学家一致认为,从根本上说,死亡意识与自我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正是对无法避免的“终有一死”的恐惧,才使人意识到“我是他事物无法取代的一种存在”,从而形成了最初的自我意识。《吉尔伽美什》正是通过主人公对死的恐惧和对永生的追寻,显示了人类自我意识的朦胧觉醒。从文学角度看,史诗中的“英雄历险”、“洪水神话”、“圣爱”等原型—母题,影响了包括荷马史诗、圣经神话、《贝奥武甫》、《天方夜谭》等在内的一大批世界文学经典的创作。《圣经》中的洪水神话和诺亚方舟的故事原型无疑来自于《吉尔伽美什》;恩启都在神妓的色相引诱下,由女性魅力开启了智慧,摆脱了愚昧状态的情节,与《圣经》中关于亚当在夏娃引诱下吞食智慧之果的故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吉尔伽美什对人类的死亡之谜的执著探索也为后世作家的精神历险提供了最初的范例。它表明,人类对自身之谜和未知世界的探索,自古以来就是文学表现的永恒主题。在后世的欧洲文学经典文本中,从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直到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我们仿佛都能听到《吉尔伽美什》第10块泥板中那凄美的歌声:

吉尔伽美什哟,你要流浪到哪里?
你所探求的生命将无处寻觅。
自从诸神把人创造,
就把死给人派定无疑,
生命就在人们自己的手里!

《咏世界创造》是一个在古代西亚地区流传很广的关于世界起源的神话。考古学家们认为,该神话成书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但从内容和风格上分析,神话故事实际发生的时间可能要早得多。记载在七块泥板上的这部创世神话以作品开头的几个字“埃努玛·艾立什”为名,描写众神之王马尔都克和女神梯阿马特之间的斗争。按照这个神话,世界是在男神和女神的斗争中诞生的。梯阿马特原来是伟大的女神,大地母亲,生育出了最早的众神。但后来变得非常邪恶,企图毁灭所有的孩子。这时,男神马尔都克挺身而出,与梯阿马特展开了斗争。他把梯阿马特的身体撕为两半,一半做天,另一半做地,同时造出了星宿和人类。马尔都克还刺破了梯阿马特的眼睛,使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向前流动,然后把她的躯体变成了山脉,使底格里斯河的各条支流从她的乳房中流出。这样,马尔都克就在旧秩序的废墟上建立了新秩序。在他的统治下,混沌中产生了秩序,死亡中诞生了生命,大自然一年一度复活更新。于是,马尔都克就成了巴比伦城和整个巴比伦的保护神,巴比伦人为他建立起雄伟的神庙,对他顶礼膜拜。历史学家认为,马尔都克的胜利实际上代表了男权统治的胜利,与人类社会从母权制迈向父权制的历史进程一致。
按照某些神话学家的观点,神话和仪式在远古时代是紧密相关的。神话不过是仪式的一种文字记录,后来仪式消亡了,而神话文本却保存下来了。《咏世界创造》也是如此。在古代巴比伦,每年秋季开始时,都要举行为期十天的新年节日活动,在此期间人们要庄严地背诵《咏世界创造》,并用象征性的戏剧表演其中的内容。首先是扮演混沌力量的人们在巴比伦的大街小巷上行走,然后,扮演马尔都克的人们从监狱中逃出来加入这个行列,象征着秩序之神反对梯阿马特及其恶魔。经过一场模拟的战斗,马尔都克打败了梯阿马特和那些反叛的力量。于是巴比伦人抬着马尔都克的神像穿过大街小巷狂欢游行,欢呼宇宙重建秩序、生命复活更新,并祈祷来年的丰收、繁荣和好运。古巴比伦人也许还认为,这个仪式能对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产生魔力。每年春天这两条河流的泛滥会淹没两岸的村庄。人们希望用咒语和仪式表演来保护自己,抵挡那可怕的春洪。
另一则著名神话《伊什妲尔赴冥府》讲述爱情与生命女神伊什妲尔赴冥府拯救丈夫——植物之神坦姆兹的故事。神话中讲到,当这一对司爱情与繁殖的神癨身陷冥界之后,阳间万物凋零,一片衰败景象。诸神害怕生灵灭绝后无人献祭,只好指令冥神将这一对神癨放还阳间,于是世界又恢复了生机和活力,大地上一年一度的草木荣枯、四季轮回也就因此而来。这种以人格化的神的活动表现自然界演变的神话是建立在“万物有灵论”的基础上,在世界各民族神话(如古希腊的帕尔塞福涅神话、北欧的伊童神话等)中都有类似表现,表明了人类原始思维的同构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