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该怎么培养娃的阅读兴趣?99%父母的陪读方式,都属于“白读”

 齐姐育儿 2021-01-17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通过阅读,我们能变得明理、通透,谈吐气质也会有质的飞跃。所以也有一句话叫做:腹有诗书气自华。

现代科技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家长都意识到了培养孩子阅读的重要性。很多小学、初中也规定了孩子必读的几本课外读物。

为了能让孩子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大多数父母都从娃娃时期就开始着重培养了。

不过对于小朋友来说,他们看不懂字。所以这个时候阅读的书籍,大多都以绘本为主。所谓绘本,就是用精美的图画去阐述一个简单的小寓言或者小故事。

  • 可以说,绘本是很多孩子的阅读兴趣起源,有些相当重大的意义。

    但99%的家长都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地利用绘本去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并且,他们经常在给孩子读绘本时犯这些错误。


一、利用绘本教孩子识字

绘本虽然95%以上都是画,但还有一小部分是字。这些字一般都是用来推动剧情发展,或者解释图画的。

但很多父母在陪孩子阅读绘本时,经常会忽略插画,而选择将重点放在上面的字上,甚至还会趁着这个机会教他认字。

殊不知,这样的行为只会破坏孩子的阅读兴趣。

  • 美国著名的神经学家玛丽安·沃尔夫就曾指出孩子的阅读培养大概需要5-7年的时间。



在5岁以前,宝宝的阅读能力基本处于第一阶段。此时,宝宝更容易被图画、声音以及一些特殊的符号吸引。他并不会对字产生兴趣。

而给宝宝看绘本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那些图画对他产生吸引力,从而激发、培养他的阅读兴趣。忽视插画而着重教字的行为,无异于买椟还珠,得不偿失。

二、用绘本讲大道理

基本上所有当爹当妈的人都有这样一个通病——见缝插针的大道理。

尤其在阅读绘本的时候,通常都会在结尾问孩子:“那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呀?”然后巴拉巴拉地讲一大堆。

事实上,道理孩子基本上是听不太进去的。就算当时可能在父母的引导下回答得比较好,转个身他就能忘得一干二净。

  • 因为这个时候他的大脑结构相对简单,压根就理解不了所谓的道理,只会在父母N+1次的发火中才能明白:

    哦,原来我这么做爸爸妈妈会不高兴。



不仅如此,孩子还会对阅读产生排斥心理。

因为父母回回的大道理,很容易让他把绘本和道理挂钩。他会以为知道他读书,就一定要听父母的大道理。久而久之,他就逐渐失去了兴趣。

也不是说不能给孩子讲道理或者教他识字。这两种行为本身没什么问题,但你得和孩子的岁数相匹配。

因为宝宝在6-7岁的时候才会进入阅读的“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他才会对字感兴趣,并且已经形成初步的逻辑理解能力。

到这个时候,你再教他认字、讲道理,才会起到最好的效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