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昌图老故事」七里界金氏族人的遗闻逸事

 公众号辽河记忆 2021-01-17
 史上的七里界是指蒙族管辖下的昌图东辽河以东一带,这里是科左后旗蒙王放垦地,也就是现在七家子、宝力、东嘎、四面城一带。金氏家族在史上伴嫁和硕端柔公主来到科左后旗,端柔公主死后,金氏家族举家迁到东辽河以东的七里界,落户在东嘎和四面城的查罕牛一带。由于清代几代皇帝对金氏先人的封赏,金氏族人成了名门望族,金氏家族到了晚清时期达到鼎盛阶段。随着时间的流逝,历史的发展,金氏家族的后人也有很多逸闻趣事流传下来,这里不妨说上几个我所了解到的金氏家族后人的一些逸事。
                                 
(一)东大沟居住的满达瑚后代金廷荣
东大沟在查罕东,离查罕三里左右。这里居住着金氏家族的一大户人家,也可称得上名门望族。这户五间大瓦房特别显眼,房间很大,其质量在当地及周围所有住房都与之无法相比,五间大瓦房中有一间是佛堂,里边摆满了祖上留传下来的很多佛像和供佛像的各式各样的香炉,一些佛经书籍放在佛堂上面的房梁上。无论是佛像、香炉,还是经书,现在看来,这些东西都能成为历史文物,可惜没有保留住。提起这户金氏家族的房梁更是令人叫绝,这户人家的房梁宽二米见方,上面绘有彩色图案,横穿五间大瓦房,是五间大瓦房的通梁。通梁上面是二梁,然后是檩子、椽子。这家大户人家的主人就是在当时四面城一带享有名望的金廷荣,金廷荣的家是一个很有文化修养的家庭。解放前,金廷荣抛弃在昌图的家业,带领一家人迁往北京居住,其家舍五间大瓦房后来归公。由于房间面积很大,当地政府决定,这五间大瓦房便成为东大小学的校舍。金廷荣有三个儿子,五个姑娘。据金廷荣老儿子金崇纮讲,他家的房梁是他祖辈购买的全国最粗的两棵松树之一做成的。后来在北京金崇纮的二哥金崇伟有些夸张地对他说,咱们在北京的所有房产也没有在昌图东大沟的那棵房梁值钱。
金廷荣在北京祖上留下来的房产也具有一定规模,他们搬到北京后有三套住宅,他们住的是八十多间的三进三出的大院,两边都有厢房。另外还有两处各二十多间的房产。据金崇纮讲,他们一家是科左后旗王爷指派的垦荒管理人满达瑚的后人,满达瑚的儿子金宝善是金崇纮的祖太爷,他们是直系家族,他家是查罕十三堂第一堂口福德堂的后人,所以说,金廷荣的家可称得上名门望族。据金崇纮回忆,他祖太爷金宝善是僧格林沁的先锋官,此人作战机智勇敢,受到僧格林沁的青睐。金廷荣祖上受过清朝皇帝的封赏,所以他家有钱有势,十分富有。据金崇纮父亲对他讲,搬家时,房梁上还放有一把他祖太爷金宝善的大刀没有带走,最终不知去向。
金廷荣的长子曾是昌图国高教师,其长子的爱人是二十家子齐大掌柜的女儿,两口子生有一女叫金绍玲。由于长子早逝,长时间无人提起,现在的金家后人都不知道这位国高老师的名字,就是金绍玲也不知父亲的名字。金绍玲父亲去世后,她和母亲在爷爷家同老叔及姑姑们一大家子人生活在一起。金绍玲和她老姑同岁,比她老叔金崇纮年龄还大,她专科毕业,学水利专业的。1954年金绍玲和母亲离开北京老家,去南方三门峡工作,退休后,和其母来到承德。金绍玲有两段婚姻,第一任丈夫叫包希拯,蒙族人,两人生育三个孩子。丈夫包希拯去世后,她第二次结婚,丈夫是河北承德人,又生三个孩子,所以退休后全家去了承德居住,现已过世。金廷荣长子能在国高教书,看来文化底子不浅,起码是大学毕业。金廷荣的长子和次子金崇伟为一母所生,是同父同母的两兄弟。
金廷荣的二儿子金崇伟是一位出类拔萃的政治人物,《民国人物大辞典》上对金崇伟作了比较详细的记载:
金崇伟,字作砺,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人,1912年生。幼年,就读于昌图县立小学、初中,转读沈阳省立第二工科学校。1929年,赴北平,入国立北平大学法学院预科。在校时,加入中国国民党。1935年,北平大学法律系毕业后,赴南京,后赴重庆,入国民党组织部边疆处工作。1940年,派为国民党辽宁蒙旗党部主任特派员,潜伏东北,深入敌后,筹建国民党辽宁蒙旗党部。抗战胜利后,任国民参政会的参议员。1946年当选为制宪国民大会代表,并兼任蒙藏委员会委员。1948年,当选为行宪国大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去台湾,任“国大代表”,并任“行政院设计委员会”委员,“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委员,“国民大会”第二、三、四、五、六次大会,均当选主席团成员。1985年12月,七十三岁的金崇伟病逝于台湾。病逝后,金崇伟的妻子杨立金给在北京工作的三弟金崇纮来了一封信,在信中告诉他,你二哥去世了。这是自1950年以来兄弟两家第一次联系。金崇纮与金崇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金崇伟

金崇伟到台湾后,一直在政界活动,是一位很有社会影响的人物。有的资料介绍,金崇伟刚开始去台时,还接济过一同去台的梁肃戎。梁肃戎是昌图鴜鹭树人,金崇伟是昌图四面城人,两个人都是昌图老乡。梁肃戎到台湾时很落魄,金崇伟给他一两黄金,为他买了房子,使他在经济上有了很大的缓解。梁肃戎后来做了台湾立法院院长,退休后,为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为祖国和平统一奔走呼号,并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的三次接见。金崇伟同梁肃戎一样也是促统反独的。
金廷荣的三儿子金崇纮,蒙古名叫乌尔格希。1942出生,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五年本科毕业。1966年,文革期间,因其二哥金崇伟在台湾任职,受到株连,由北京被遣送到他的老家昌图县二十家子公社东大大队五队当农民。粉碎“四人帮”后,1976年落实政策返回北京,先在一家工厂上班,后调到民革北京市委祖国统一办公室工作,2002年退休。金崇纮说,他二哥去台湾后一直没有回来,1950年派人来到北京,想把金崇纮接到台湾,因其父不同意,他没有去台湾,从那以后兄弟之间再没有联系,直到金崇伟在台湾去世后,他二嫂给他来了一封信,这算有了联系。金崇纮兄弟三人,哥仨年龄差很大,金崇纮出生时他大哥已去世,所以对大哥的情况知之甚少。                                                                                                                                                              

你若喜欢,请点个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