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时候,一种味道就能让人瞬间回到童年,儿时那会儿还不是按斤数卖爆米花,而是自家量米去叫师傅加工,师傅只收一个爆米花加工费。 那时,爆米花的摊边总会围绕很多大人小孩,端着盛米的簸箕,紧盯着炉子,等待着自家的爆米花出炉,魂儿早就被爆米花儿勾走了。 等到师傅终于要将爆米花出炉时,胆小的大人和小孩总会捂上耳朵,心里既害怕又期待。 02 王师傅,在涪陵做爆米花生意已经有三十多年,一台老式爆米花机,一个炉子,一个背篼就是他营生的全部家当。 从年轻时就开始做爆米花这一行了,王师傅的这门手艺是从父辈那时候就传下来的,选择这一行业,只是因为本小利大。 问及摆摊行程,王师傅表示没有固定,哪里没有城管追,哪里有人买,那里就是他的摆摊之处,上午从早上10点多一直到晚上6、7点才收摊,几十年的风吹日晒,都雕刻在脸上。 能做着喜欢的事情营生,王师傅觉得挺满足,每次收摊,他都会把路面扫干净,不给别人添麻烦,已经成为了习惯。 03 很多人路过看到爆米花,都会感到惊奇,“现在居然还有这种爆米花机?”“感觉没有超市卖的爆米花甜?” 我们吃惯了精装卖的爆米花,对于老式爆米花的口感,或许已经有点嫌弃了,但对于这样的老行当,更多的不应该是一种怀念吗? 米花很小,味道很粗糙,却连接着无数人的童年故事,在马路上如果还能看到有人使用老式爆米花机时,总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这一行辛苦,挣的钱也不多,现在都没年轻人愿意干了......“王师傅在涪陵干了这么些年,十几年前还有很多同伴,但近几年,涪陵城里只剩他一人了。 对于这一行当,即便我们仍把它珍藏在心中,但眼看着它的消失,惋惜之情总是少不了的。 炉子还是那个炉子,行当还是那个行当,只是,当年那群捧着大米排队去爆米花的大人孩童已经消失不见了...... 丨写在最后丨 老式爆米花现在变得可遇不可求了。它,吃的不仅仅是味道,更是一种情怀,涪陵城里守着这门老行当的人也独剩王师傅一人,他们曾经奔走在街头巷尾,见证着涪陵这座城的发展变迁。 如果你有幸遇到,不妨买袋爆米花回顾一下童年? (图片来源于网络) |
|
来自: 好书风 > 《文旅.养老地理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