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伯努利家族的恩怨情仇之父子闹翻​

 taotao_2016 2021-01-17

伯努利家族的恩怨情愁之兄弟反目

丹尼尔·伯努利是约翰次子。他幼时对数学有特别的爱好。他13岁入大学学习哲学与逻辑,后来想进修数学,但他的父亲劝他说数学挣不到钱,建议他经商。不过丹尼尔的脾气很执着,后来父亲不得不让步,也像其父一样先习医,1721年获巴塞尔大学医学博士学位,但在其家族的熏陶感染下,不久便转向数学,在父兄指导下从事数学研究,并且成为这个家族中成就最大者。

1724年,他赴意大利威尼斯,其间在哥特巴赫协助下,发表《数学练习》。书的第二部分是关于流体力学的,说明从那时起他已经对流体力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本书立即引起学术界关注,并被邀请到俄国圣彼得堡科学院工作。同年,他还用变量分离法解决了微分方程中的“里卡蒂”方程的求解问题。第二年,25岁的丹尼尔受聘为圣彼得堡科学院数学教授,并被选为该院名誉院士。

1734年,他返回巴塞尔,教授解剖学和植物学和自然哲学.丹尼尔的贡献集中在微分方程、概率和数学物理,被誉之为数学物理方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曾10次获得法国科学院颁发的奖金,能与之相媲美的只有大数学家欧拉。丹尼尔于1747年当选为柏林科学院院士,1748年当选巴黎科学院院士,1750年当选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他一生获得多项荣誉称号。

1734年丹尼尔回到巴塞尔之后,父子两个闹翻了。起因是,那一年丹尼尔提供了一篇关于天文学的论文去应征巴黎科学院的大奖,不巧的是他的父亲约翰也提交了应征那次大奖的论文,结果是两个人都获奖来分享那次大奖。这件事激怒了约翰,认为是儿子预先设计了一个圈套要与他平起平坐。事后丹尼尔回到他父亲的家时被拒之门外。后来一直到死,约翰也没有谅解他的儿子。这件事有可能影响后来丹尼尔没有在数学上的学术进取,再也没有他在彼得堡时对严格数学的那种激情。他说过:“如果地球上没有数学家,真实的物理也许会更好。”

如果说,在父子反目之后,丹尼尔有意回避他父亲约翰的研究领域,对数学的热情降低了许多。而相反约翰却有意去进入丹尼尔所熟悉的流体力学领域。

在大约1739年或稍后,约翰出版了一本《水力学》(hydraulics),不过注明的出版时间有意放在丹尼尔的《流体动力学》出版日期1738年之前的1732年。他这样做的目的是要人相信似乎丹尼尔的书是抄袭他的书而来的。后人评论约翰的书是一本典型的抄袭之作。

在约翰的书中,他是想尽量从牛顿的原理直接进行推演,以说明他的独立著作,不过书中有相当多的部分是取自丹尼尔书的内容。大部分结果也并没有超出丹尼尔的书。

约翰虽然在家族争斗中很牛逼,但是也还是有被人坑的时候。

以上文章观点仅代表文章作者,仅供参考,以抛砖引玉!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