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夏悍卒(一)——魏武卒

 金色年华554 2021-01-17

中国几千年历史,难以计数的战争中铸就了一个个照亮历史长河的名字,但是在这些名字的背后是累累白骨堆积而成的功勋,接下我们来细数一下那些在一场场战争中留下赫赫凶名的精兵强军。

此系列文仅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并不涉及战力排名。

一、魏武卒

华夏悍卒(一)——魏武卒

魏武卒

中国古代战国时期魏国的一支精锐军队,创立的时间是在吴起任西河郡守之后(公园前409年之后)。在吴起的带领下,魏武卒创下了“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的变态战绩,在当时,属于无解的存在。

之所以魏武卒能够创下如此变态的战绩,与魏国的变法、吴起对兵制的改革、吴起的军事才能及个人魅力有着很大的关系。

而事实上,在吴起离开魏国之后,魏军也的确再未打出如同西河大战这样的高光战力,在这个冷兵器时代,不得不说,一个天才般的人物,的确能够缔造一个王国乃至王朝的霸业。

吴起来到魏国的时期,魏文侯已经任用李悝开始变法,迅速使得魏国的综合国力得到质的飞跃。然而胸怀大志的魏文侯却并不满足于此,他的目标是让自己的魏国要像像管仲时代的齐国一般,成为天下霸主。这个时候,吴起才算迎来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伯乐。

吴起此人在来魏国之前,已经声名大噪,盖因其此前已经率领鲁军大败齐军。

一场战争的胜利并不能说明一个人就是天才般的人物,但是这场战争在史书上留下的是大败而不是打败,这就提现了这场胜利是多么的漂亮,况且还是率领鲁国大败东方扛把子齐国,于是吴起一战成名。

经过了综合的了解和分析,魏文侯也认为吴起的确是个将才,让他带兵肯定有搞头,自己的梦想应该能够实现,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他这一召唤,召唤来的是怎样一个妖孽。

纵观中国几千年历史,有着数不尽的英雄豪杰,决机战阵如白起韩信、良臣名相如萧何房乔、改革图强如商鞅杨坚,或许他们在自己的单一领域均站在金字塔顶端,但是这位吴起却是位通才、全才。

这样一位奇人,他的一生注定会干出点不一样的事情来。

华夏悍卒(一)——魏武卒

吴起

对于吴起的到来,魏文侯是很高兴的,不过他毕竟是一个国君,所以在挑选自己头号马仔的问题上,他觉得还是要谨慎,他觉得要先验验货。

公元前409年,魏文侯任命吴起为主将,攻秦,胜;第二年继续攻秦,还是胜,原本属于秦国的西河地区,此时已全都纳入了魏国范围,魏文侯嘴巴咧开了花,大手一挥,吴起任西河郡守。

吴起此时也达成了人生的第一个小高潮,然而像他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因为这个点小成绩而满意,他认为此时的魏军战力离他理想中的军队尚有很大的差距,于是他便着手改革。

对于改革,魏文侯是很认同的,他就是靠改革发家的主,然而吴起将企划书交上来时,魏文侯也有点发懵,他以为吴起要跟他玩改革,谁知道吴起是拉他一起赌国运。不过权衡利弊之后,他还是选择了接受,因为在吴起的描述中如果成功,则必然孤独求败。

就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中国历史上第一支以职业军人为主的军队,诞生了——魏武卒。

华夏悍卒(一)——魏武卒

公元前403年各国疆界图

凡入选,可享受免除全家徭役的待遇,有功者还能提拔为下级军官,平时的吃喝一切都是最好的不说,还能分田地,最重要的是可以贫借军功换取爵位,几十年后,商鞅的变法,其实就是借鉴了吴起在楚国的变法,吴起时期的这支武卒直接能够媲美于百年年后白起所率领的秦锐士,怎能不彪悍。

如果不是因为之前李悝变法给魏国打下了坚实的底子,这种负担,魏国是承担不起的,粗放式的农耕时代,魏国这样一个只有如今两个省面积的国家,想养职业军队,是真玩不起。在一百多年后的长平之战中,我们可以看到,赵国被杀了四十万男人,已经跟灭国差不多了,直接失去了跟秦国叫板的能力。而魏武卒的制度,将直接让魏国失去几万的精壮劳动力。这必然会影响魏国的经济,所以魏武卒之所以能够成军,李悝功不可没。

成军后的魏武卒,在吴起的带领下,就是使劲的操练,然后就摁着秦国摩擦。

自公元前408年吴起任西河郡守到公元前389年阴晋之战的爆发,双方相爱相杀了一十九年,虽然秦国一直是被吊打的对象,但是始终未有伤筋动骨,所以夺回西河之地的欲念一直不死。故而在公元前389年,调动了五十万大军,继续找魏国死磕,然而他们对阵的却是在多年的战争中千锤百炼的完全成型的魏武卒,主将还是吴起这位绝世凶人。

在此之前的十几年,吴起早已通过事实,让所有的魏武卒看到了,只要他们努力杀敌,的确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给予他们机遇和荣誉之外,只要他们战死,国家每年都会派人慰问赏赐他们的父母,加之吴起的战绩及爱兵如子的个人魅力,这让魏武卒的求战欲望非常的强。

华夏悍卒(一)——魏武卒

第二次河西大战

阴晋之战,吴起率领的五万是立功最少的五万武卒,这些人迫切的需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五万对五十万,如此大落差的阵容,想胜,唯有来阴的。

吴起挑了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率军迂回至秦军后方,直接夜袭,四周的小股骑兵则利用机动性四处放火,秦军根本不知道外面多少魏军,挤在大营内直接乱成了一窝蜂,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魏军则反复冲杀,一夜之间将秦国五十万大军打的溃不成军,四处逃窜。

魏武卒之名,一时间名扬天下,也由此奠定了魏国半个世纪的霸主地位,这一情况,一直到孙膑的横空出世才被终结。

魏武卒制度的设立,极大的推动了中国的兵制发展,这一点在后来的秦军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而秦军与武卒最不同的是其制度更为的完善,明确了以军功积累获取爵位的具体要求,并且设立了二十等军功爵,最高可封侯,这点是魏武卒制所不具备的。故而我们可以看到,魏武卒尽管强大还必须要拥有较强能力的指挥官。然而秦军却是具备从尸山血海中养成名将的条件。如白起、王翦皆是如此。

个人认为失去了吴起的魏武卒,就仿佛丢失了灵魂,因为不在会有主将抛却身份等级而与他们同甘共苦,士兵自然也只是为了军功去征战,然而军功获取的也无法直接的改变他们的社会阶层,这是魏武卒的悲哀,更是魏国的悲哀。

在马陵之战结束后,真正的魏武卒则是彻底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