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家拳与外家拳的区别1

 等着l70smp782j 2021-01-17

在研究内家拳时,不得不拿外家拳作对比。为什么,同是作为武术的拳种,为什么形意、八卦、太极就称为内家拳,而长拳等就称为外家拳?

在中国传统武术发展进程中,最先论述武术“内”与“外”关系的文献是明末清初黄宗羲所撰《王征南墓志铭》及其子黄百家所撰的《王征南传》。《墓志铭》中就有外家拳搀入内家拳的相关记载,至少说明内外家拳相互渗透在此之前就已经出现了。且黄百家认为“盖自外家至少林,其术精矣!张三峰既精于少林,复从翻之,是名内家。得其一二者,已足胜少林。”这说明内家拳是从外家拳中翻而出之,但究竟是如何脱胎而出的呢?到目前,还没有人给予解释清楚。

自从《王征南墓志铭》、《王征南传》问世之后,武术界的诸多学者多将武当武术称为“内家拳”,少林武术称为“外家拳”。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武术学界对内外家拳关系的研究与争论从未停止过。

顾仰之先生指出:“武术家所练之功夫,尚有内功外功之分”,“拳术之属于外功者称为外家拳”,“凡拳术之属于内功者称内家拳”[1]。他并不赞成内家拳以武当派为代表、外家拳以少林派为代表的划分标准。

形意拳大师孙禄堂先生也不赞成此说,并认为“善养气者即内家,不善养气者即为外家”[2]。但何谓“养气”?“养什么气”?“养气”就是呼吸运动吗?仍然没有说明清楚。

林伯源先生则在《“外家拳”与“内家拳”》一文中提出,内家拳是清朝初期人们对于“武艺技法”一种分法,“外家拳主动出击、先发制人与内家拳以静制动、后发制人之法,是技法应用的不同,而无拳种之分”。

沈寿先生认为,包括古代绵拳、阴劲拳、近代大成拳在内,符合内家拳理都是内家拳法[3]。

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又有人就对简单从武术内外家区别的视角来判断内家拳、武当武术内涵及关系提出质疑。蔡云龙先生认为,“以静制动”、“以柔克刚”、“讲究‘内功’”这三个表征区别中国武术,这种看法“似乎不是那么十分站得住脚”[4]。

对于内外家拳法的定义不能准确说明,主要是武术工作者对于运动生物力学的认识不足,虽然各个大学武术院系开设了运动生物力学的课程,可是很少有人能对内家拳法进行物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的分析研究,仍然停留在阴阳五行理论或者一些不着边际的所谓“气圈”、“气场”等荒诞说法,如《太极拳奇人奇功》一书中就讲过:孙剑云先生在沈阳,一位女气功师望着孙剑云观察了一下,说:“孙老师,头上的光有半尺多高,你手上的气圈也有半尺多大,你的气功很厉害。”孙剑云先生估计是对这些骗子十分不耻,但也懒得和这些人纠缠,于是开玩笑说:“才半尺多,没有一丈?”更是直接对这些人说:“我不会你们这种气功。”这些号称气功师的骗子打着“内家拳”的招牌招摇撞骗,这就使得内家拳的传播发展变得更加混乱。在此,希望通过物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生理学的理论剖析内家拳,希望能用较为科学可靠的语言给内家拳一个清晰的阐述。

首先,我们一起看一下内家拳与外家拳表面上的区别。

表1 内家拳与外家拳表面上的区别

外家拳法

内家拳法

拳术风格

崇尚先发制人,唯坚不破,唯快不破。先发制人是以我方的主观判断为主,习惯抢先出手,包括使用预先练熟的连环招法攻击对手,这是外家拳的特色。

崇尚以气或意击人。后发制人是根据对手的招式和劲力来决定我方的招式和发力方法,通过“听劲”来判断对手,然后通过发劲来反击,这是内家拳的特点。

拳师外表特点

外家拳师眼睛炯炯有声,张手张臂,耀武扬威,说话声音洪亮威武。体型多为倒三角形,四肢肌肉发达,棱角分明。

内家拳师双眼温润平和,神光内敛,双手抱元,守护丹田,说话雄浑深沉。体型表现为正三角形,含胸拔背、沉肩坠肘、龟背鹤身。

训练方法

练力为主,举重物,打沙包、打木桩、砍砖剁瓦。

练气、练意为主,站桩、行步、试力,使用大枪、大杆子或辘桥辅助练习。

训练成功时限

短,经强化,可短时间成型

长,与个人素质、悟性有较大关系,需较长时间体悟

技击风格

喜先发制人,攻防明显。

崇尚后发先至,没有攻防之分,攻中有防,防中有攻。

养生效果

不佳,过了青壮期,功夫会消退,遗留伤痛。

具有养生功能,年龄增长后仍然能练拳、提高,身体康健。

目前,对于内家拳与外家拳的区别并没有公认的区分标准,但是两类拳法在风格、练习方法及效果上确实存在非常大的差异。从外形来看,外家拳以刚强为主,在刚强中孕育着柔和,是为刚中有柔,刚柔并济,而内家拳则以柔为主,而在柔中带有刚,是为积柔成刚。外家拳如长拳等,动作灵活、快速有力,并有窜蹦跳跃、闪展腾挪、起伏转折和跌扑滚翻技术,其动作讲究幅度、力度与气势,完全是以外在的功力来取胜对方。而内家拳就大相径庭,如太极拳是以柔为主,讲究动作的圆润与柔和,讲究借力击人,以柔克刚。在太极拳演练时,追求动作势势相连,绵绵不断,以意运气,以气运身,胜人不在力,而在于借力,拳谚道“四两拨千斤也。”

在研究外家拳各拳种时,可以发现,这些拳种的练习是有条件的,一般先天体质强壮、膀大臂圆的人比较有优势,而身体柔弱的人无论怎样努力,成就也有效。外家拳只能在青年时期练习进步,随着年纪增大、骨骼硬化、关节僵化,肌肉弹性下降之后就不再适宜练习,即便是练习,进境也有效,如出拳力量减弱,弹跳能力下降,根本无法和年轻人相比。这和竞技体育很相似,到一定年纪就不再适宜了。但内家拳则不同,对于不宜练习外家拳的纤弱的人或年纪较大的人,习练内家拳,仍有很大的进步提升空间,这是为什么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