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俄罗斯风景画大师列维坦的名画《永恒的安息》

 文豪学者 2021-01-17

伊萨克·列维坦(1860 - 1900)认为,在《永恒的安息》中展现了他的精神世界和他的本性追求。

人们对这副画了解的比“金色秋天”和“三月”要少得多,因为后两幅毕竟是艺术学校用来教学的样本,但是要想在课堂画架上读懂这幅画显然是不那么容易的。

现在让我们更近距离地了解莱列维坦的这幅杰作。

解读俄罗斯风景画大师列维坦的名画《永恒的安息》

“永恒的安息”152 х 207.5 см. 1894. 莫斯科国立特列恰科夫画廊

这幅画《永恒的安息》是画家最大的三幅作品之一,它是列维坦在俄罗斯特维尔州的乌多姆利亚湖上写生临摹完成的。

笔者对俄罗斯这片土地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多年在俄罗斯工作生活走遍了大部分的俄罗斯土地。那时候,每年夏季都要和朋友来乌多姆利亚湖休闲旅行。

这里的水面宽阔,空气清新散发着青草的味道,远处教堂的钟声在寂静中鸣响,卧躺在绿茵丛中耳边仿佛响起古老的斯拉夫民谣。

湖光山色是列维坦描绘大自然主要题材。

解读俄罗斯风景画大师列维坦的名画《永恒的安息》

《永恒的安息》草稿,1892年,特列恰科夫画廊

“超越永恒的安息”是这幅画的主题思想

作家、文艺评论家瓦西里·米赫耶夫说,油画《永恒的安息》是一幅“真正意义的山水画”,它远远超出了风景画的意涵,“它如同一首从未听过的交响曲,让人感到陌生而新奇,却是难以捉摸的触动灵魂的交响曲,让人们相信世上有某种圣洁。”

19世纪的俄罗斯画家习惯经常与朋友和赞助人分享绘画心得,列维坦也不例外。因此,这幅画“永恒的安息”的意义是从画家们的书信往来话中得知的。

列维坦创作这幅画的视角仿佛是鸟儿飞翔在高空俯瞰大地。平静的湖面、凄凉的墓地,它代表着死去的人们得到了永恒的安息。

这种永恒的宁静与环境自然形成鲜明对比,预示着人的肉体是短暂的,而灵魂却是永恒的。这种永恒甚至是可怕的,它会无怨无悔地世代相传。

人与自然相比是脆弱而短暂的,庄严而永恒的灵魂像辽阔的天空和无边的云彩,笼罩着这座微明的小教堂。

《永恒的安息》这幅画,迫使人们思考人与自然永生的关系这个永恒的话题。在自然和人类生存痕迹的中,充满一种崇高和悲怆的英雄主义的风景。

具体到画面,天空分为两部分,下面昏暗,云层厚重,上面有一抹亮光。在近处岸边有一座老教堂,左下边是一座贫穷的乡村墓地,可能被遗忘很久了。

墓地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绿草映衬的坟墓竖起零星的十字架,铺满绿草的小路走出画面回到现实世界。墓地和教堂是列维坦精心设计的,他把伫立在悬崖旁的老树、教堂完美地刻画在风景中。

教堂和墓地,年复一年,早晚迎来微风,有时也会伴随着狂风的呼号,似乎会有船只驶来,教堂灯火像航标灯一样,给航行的人们指引前路。

在这幅画中,我们看到画面主要部分虚实得当,画家采用不对称布局,岛屿、水面、云层等每个部分动势都采取了相反运动方向来达到画面平衡。

教堂不是虚构的,列维坦在俄罗斯现在的旅游圣地坡廖斯长期居住,那里有很多大小不同的教堂,画家把它挪到乌多姆利亚湖,展现到这幅画上。

解读俄罗斯风景画大师列维坦的名画《永恒的安息》

列维坦,坡廖斯最后一缕阳光下的木制教堂,1888年,私人收藏。

这种现实主义写实风格增加了列维坦作品份量。永恒并没有放过这个教堂,1903年列维坦去世三年后,它被大火烧毁了。

在我们这个时代,人的世界观是不同的。毕竟,无论是在线下空间还是在互联网上,人类都是如此。现代人决不满足做一粒尘埃,内心充满了欲望。《永恒的安息》可以让人静下心来,思考人生的意义,使人们再不会感到恐惧个彷徨。

解读俄罗斯风景画大师列维坦的名画《永恒的安息》

“晚钟”列维坦 1892.,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画廊

2021.1.17 瓦洛佳孟 撰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