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一场文物探索之旅

 文博圈 2021-01-17



位于香港九龙半岛西南端的尖沙咀是香港知名的旅游购物娱乐区,亦是香港的博物馆集中地。从尖沙咀地铁站出来,十分钟之内即可步行抵达香港历史博物馆、香港科学馆、香港艺术馆及香港太空馆。与这一区的其他文博机构相比,坐落在尖沙咀九龙公园内的香港文物探知馆偏安一隅,规模较小,但却是认识香港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不可不到的地方。



香港文物探知馆是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辖下古物古迹办事处的一座展览馆,它的前身是建于1910年的英式军营,经修复后,用以进行文物宣传及教育活动。该馆自2005年10月起对外开放,主要设施包括常设展厅、专题展厅、演讲厅、教育活动室及参考图书馆等。



推开沉重的复古木门走进香港文物探知馆的大堂,咨询台、衣帽间、摸读平面图、展览和公众活动告示牌、相关资讯及教育小册子取阅架,布局与香港其他公立博物馆相似。馆舍模型上方的电子屏循环播放着本地历史建筑修复的片段,据资料显示,香港文物探知馆的修复工程于2007年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物古迹保护奖” 的“评判团创新嘉许奖”。



“文物探索之旅”是香港文物探知馆的常设展。展览以考古和文物建筑为主题分别设于两个展厅内,透过展出具代表性的文物,配以模型、多媒体节目及互动展品等,让公众了解香港的历史文化,探索丰富和独特的文化遗产,加深对本地文物保护工作的认识。


进入展厅,不少参观者会驻足在“我最喜爱的法定古迹”投票屏幕前。香港的法定古迹是指受到香港法例《古物及古迹条例》所保护的历史建筑、以及考古或古生物地点与构筑物。建筑物若宣布为法定古迹或暂定古迹,将受到法律保护,任何人均不得在其之上或之内挖掘,进行建筑或其他工程,避免它们受到破坏。截至2015年10月23日,香港共有法定古迹111处。


“考古文物选萃”展区是集研究、展示及教育活动于一体的空间, 栏杆式样的分隔似乎有意激发到访者的好奇心,亦为研究者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 这里展出1600多件从不同年代及香港不同考古遗址出土的文物。


△到访者可用镶嵌于桌上的电子触摸屏按遗址、年代、物料分类查询相关文物信息。


如果想知道更多,还可查询文物藏品的位置,打开抽屉观看实物,或用智能手机扫描藏品二维码获取资料。


考古部分的三个特展区用文物和多媒体装置分别阐述史前时期、汉代及明代的香港,让参观者认识香港过去与中国大陆和南亚地区的文化关系。同时,从发掘、考古发现、出土文物、研究四个方面介绍考古学的基本知识。


△ 发掘

△考古发现

△出土文物

△研究


视频通过学者的讲述配合发掘现场画面揭开考古学的神秘面纱。


展厅出口处的 “考古大发现”根据展览内容设计发掘、修复、认知三款互动游戏,加深观众对考古的了解,寓教于乐。 

作为中西文化的交汇地,香港拥有各式风格的历史建筑。文物建筑部分展厅内设的三个专题区分别探讨香港的传统中式建筑、西式建筑和现代建筑,参观者可透过这些建筑的背景、特色及功能介绍,以及建筑物与社区的关系,了解香港城市发展的面貌及社会文化的转变。此外,展览还介绍香港文物建筑的修复保护工作,让参观者了解文物保护工作和文化传承的关系。




△视频分别用民俗节庆和历史图片介绍中、西式建筑。

十位不同背景的人士讲述建筑物和社区的故事。



△观众可通过互动游戏寻找香港不同年代的都市轮廓,制作明信片,了解城市的历史变迁。

△动手搭建屋顶,认识文物修复工作。

化身“白蚁煞星”,学习古建保护知识。


展览结尾是一部介绍香港文物法规和保护措施的短片,让观众对本土的文物工作有更全面了解。

1976年实施的《古物及古迹条例》是香港文物保护的主要法律。

2008年开展的“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 是香港一项重要的文物保育措施。计划通过邀请非牟利机构参与政府历史建筑活化项目并以社会企业的形式营运,为历史建筑注入新生命,供市民大众享用。

2009年推出的“保育中环”计划,由8个饶富创意的项目组成,目的是保护中环的重要文化、历史及建筑特色,增添该区的活力和姿采。


走出展厅,如果意犹未尽,观众还可在馆内的虚拟漫游古迹通用平台和参考图书馆延续文物探索之旅。


虚拟漫游古迹通用平台


△参考图书馆

/:郁蓝

参考资料: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古物古迹办事处官网

转载注明“文博圈”


更多精选阅读(直接点击进入)


2016新年到博物馆免费“欣赏香港”

闭馆期间,博物馆能做些什么? 香港艺术馆出高招

博物馆和美术馆设计的未来 20大准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