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中国 双年展」——观余进大写意国画

 滴水斋主 2021-01-17


余 进,艺名:黑鲨,一九八四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现任安徽建筑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教授。中韩国际艺术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名家艺术工作室特聘教授。漕川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班牙国家美术家雕塑家协会会员。安徽文学艺术政府奖专家评委、

在韩国首尔代表中国艺术家在开幕式上的讲话

神思逍遥 笔意自在

——观余进大写意国画

高花君/文
艺术家余进在艺术创作中涉猎广泛,国画、油画、水彩、版画样样得心应手。而他最钟情于中国画,特别是他将大写意国画作为自己私密的绘画空间,在其中逍遥神思,自在笔意,独与天地相往来。

神思逍遥
余进认为艺术创作必须有自我艺术精神的强力入驻。艺术家在绘画中神思必定逍遥,逍遥不是避世的态度,逍遥是“无所住”(严复注释《庄子》)。《金刚经》中有“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勿要欲望太多、太执着,否则身心都会被欲望所奴役;现实中虽身体常常不由自主,但至少要保有自我心灵的自由。在余进的大写意中,他首先脱离了对自然形象固有认识的束缚,他的山水多描绘月夜:画面中森森然或山谷、或流瀑、或树影、或云气,都带有一种自如又神秘的气息。时常有一轮满月若隐若现在云中,一方面昭示了画中的山水是在月光中不断光影转换,另一方面更凸显出画家内心的一种孤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余进大写意中的山水还原了自然的状态,那就是“变化”,我们总想看的再真切一点,再明白一点,而忘记了自然中“变化”才是永恒的状态。只要条件合适,黑可以转化为白;物质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状态中转换;鱼可以变成鸟;绘画可以满足我们任意的想象。因此,在余进的大写意前,观者可以放下限制,可以自由想象,也可以什么也不想,只去感受画面中的气势。是气势,而不是笔墨,因为大写意所追求的已经不再是笔墨,而是忘掉笔墨后,艺术家的精神显现的意境。

笔意自在
忘掉笔墨并不是画面中没有笔墨,而是笔墨与自然完美结合成为艺术家神思的脚步,纸面上的印记会传达出艺术家丰富的思想、纯粹的精神——意境。
余进大写意花鸟中常常表现鱼和鸟,鱼和鸟也是中外文学、哲学中最常出现的两种生物,因为他们满足了作为陆地生物的人类脱离地面、上天下海的自由梦想。余进大写意中的鱼特别自在,作品《观鱼》中一汪光影斑驳碧水中,几尾线状红鱼自在游弋,不管周围山石琅琊,只专心的游戏光影。画面中的笔墨完美的营造出一种如桥拱的半包围画面,水面周围墨黑的影子和中部透亮的水光都是时光的脚步。有人在画面中看到了鱼的自在;有人感觉到鱼生活的空间闭塞;有人感觉山石仿若怪物巨口……循其本,观者在不自觉中都已经化身成了画面中的鱼!

大写意和现代水墨不同,并未完全脱离形象,而只是从具象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更重视画面的气势和意境。余进在大写意花鸟中特别注意一种放松和收紧的气势转变以及自我情感宣泄。他笔下的鸟是活在自然中的鸟,我们在山林中不会一眼看到鸟,而是闻声寻鸟,在疏枝密叶间发现鸟踪。余进大写意中以水色、笔墨营造出意象自然,细观时才能在画的一隅突然发现一只鸟,不由得猛然觉醒:“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更大的房子、车子都是欲望,拥有了就快乐了吗?在为了满足欲望的一天天奔波中,快乐还在吗?

余进还喜欢用墨色肌理作画,作品《徽州美景皆于诗》就是在被墨色晕印后的纸上因势利导,以重墨再构图的作品,画面上很多的效果都不是用笔直接可以画出的,而在画面上每增加的一笔都是人为对自然留下地痕迹,如何在保有自然地同时更加完善她,需要大智慧。余进的泼色作品追求光怪陆离的视觉效果,人在看尽繁华后对于生命的意义会有更为清醒的认识,余进将色彩随意泼就于纸面,任其流淌晕化,然后在这一方“花花世界”中寻找形形色色的人影,或时髦女郎、或民族少女、或山妖、或罗汉、或你、或我。

无所住
现代人往往因“无法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而因欲望、偏执禁锢了自己的身心,所有被限制的生命都不是自由的生命。余进在艺术创作中希望能用艺术作品启迪唤醒迷失自我真心的朋友,这才是真正美的传播。余进在大写意国画中“问道”自己恣意逍遥的神思,自由自在地用笔、墨、色挥洒营造心灵的栖息一枝,游弋一湾,以及神思中无限的自然天地。因为无所住,方可随处结祥云。

匠心墨色全国中国画名家艺术邀请展   花鸟篇



 绘 画 作 品 鉴 赏



匠心墨色全国中国画名家艺术邀请展   人物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