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粮囤

 卧听风铃 2021-01-18
边框代码:

粮囤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前几天读了文友的一篇有关苞米仓子的文章,牵动我记忆的神经,家乡村子院落里的一个个粮囤,像排列在一起的圆柱体,又突兀眼前。   

  老家鲁东南的山区,丘陵地为主。在我童年的时候,以种地瓜为主。地瓜,分两个种类,一是春天直接把种地瓜埋在地里,叫窝地瓜。这种地瓜早种早吃,一般在暑期就能结地瓜,暑期,在粮食不足时期,起到救急的作用。另一种,是栽地瓜,种地瓜经过催芽后生成的地瓜苗,农人们采了后再栽在起垄的地瓜地里,这种地瓜叫秋地瓜。秋地瓜成晚,霜降前后是收秋地瓜的大好时节。   

  大多数的秋地瓜是经过农人刨地、捡拾、切割、晾晒,晒成白花花的地瓜干。少数的秋地瓜储存在家里的地瓜窖里,冬天,煮地瓜、熬地瓜、溜地瓜便是农人除了地瓜干煎饼以外,赖以生存的主食。   

  记忆中,那个年代每家每户的院子里的显眼位置必有个盛地瓜干的粮囤。粮囤,基本有两种材料制作而成,大多数人家是用秋天收割的高粱杆编制而成的,高粱杆制作的粮囤一般一年一作,其实就是用高粱杆与稻草搭成的高粱薄,根根高粱的间距大约在2公分左右,稻草是用于固定高粱杆的,一般是交叉扭成麻花使用,这样的高粱薄透气,但是不能防止老鼠偷食。少数人家是用黄泥与麦糠按照一定比例垒筑的,这种粮囤是圆柱型的,侧面开一个供人扒取粮食的口子(50*60cm)。用黄泥垒的粮囤几乎整年累月固定在原地,半空的地瓜干粮囤,是我们游戏玩耍的极好场地。   

  无论哪种粮囤,顶部都要用山中特有的一种荭草制成的苫子,围成圆锥形的顶盖。这种荭草,实心,较麦秆结实,抗风,耐雨雪,还是麻雀极好的栖息地。叽叽喳喳的麻雀,趁主人不在家,从粮囤的顶盖地上倏地飞到院子里的地面上,雀跃够了,再飞到树上,从树上又飞到顶盖上,再都到地上,成为农家院的一道独有的动态风景,当然,也少不了主人骂,这群家chen子,真是闹人,等下雪了,我不捉你们才怪呢,于是,下雪的日子,以重复了鲁迅笔下在院子里扣麻雀的场景。尽管主人费尽心机,但是,还让那些机灵的麻雀逃掉了。   

  粮囤的大小,不仅代表这家人过日子的殷实程度与勤劳程度,还是当年说亲时女方到男方家验亲的重要标志。因为粮囤而成全好多亲事,听说有好多没有粮食吃的姑娘,就奔着相亲家的那粗而高的满满的粮囤而去的。   

  八十年代初,农村的姑娘相亲,依旧根据相亲家的粮食来决定是否是中意的婆家。记得西邻居的大哥说媳妇,曾经把我家的地瓜干借去两麻袋,麦子装去几个化肥袋,棉被全部抱去,摞在炕上,以示家境的“殷实”,婚事成了,可是,过门后的嫂子,去我家玩时,看到那熟悉的被面图案,方知相亲时的一切。   

  粮囤也是叫花子们眼瞅着的好目标,家中粮囤大的,叫花子自然去的次数多。来我家的叫花子,母亲忙不过来的时侯,总是让他自己拿。叫花子很守规矩,主人每次给他几叶,他也不多拿一叶地瓜干。   

  记得,我家的都是父亲在晒地瓜干的前后,在月光下的院子里编制的。用料很简单,高粱杆、稻草。高粱杆是经过母亲的手从众多的高粱杆中一根根精心挑出的,稻草,是早早浸泡在水里,湿漉漉的柔软,我从递稻草到蹲着与父亲一起编制粮囤,从童年的少年,家里的粮囤有时粗,有时细,有时高,有时矮。编着编者,这种自制的粮囤,终于用各种木条子编的篓子、化肥袋子替代,改革开放了,人们不再为吃饭而发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