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色年轮16中学年代2

 蓝镜书屋 2021-01-18

《红色年轮》第二部:

山雨欲来:短暂的中学时代-2

        那个年代(1965),虽说全国大饥荒已经过去了,但粮食依然定量,且以玉米面和小米等粗粮为主,学校里的伙食很差,每天早饭的定量是每人一碗小米粥,一个窝窝头,咸菜时有时无。学生们端着打来的粥,围成一圈站在肮脏的大圆桌旁喝粥,大家从盘子抢着抓取咸盐,撒进粥里调味。午饭和晚饭有时有馒头,但主食多半是玉米面窝头,给的量根本不够吃,午饭后常常是没等最后一节课结束,肚子已经饿得咕咕叫了,而能够吃到的蔬菜,顿顿几乎都是没有一丝油星的大烩菜,与白水煮出来的相差无几,吃多了都会反胃。这样的伙食根本谈不上什么营养,我们也只有在每个周末回家才能吃到好一些的饭菜。

60年代的呼和浩特第八中学

        我最喜欢学校里的图书馆,入校后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办理借书证。我始终记得自己第一次办理借书证时的兴奋心情,同学们都带着一寸大小的黑白照片,在校园前院排着很长的队等着,当我接过那盖着鲜红印章的借书证时,感觉好像是接过了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我和几个同学立即就去图书馆挑选图书。当时学校图书馆里的各类书刊还是相当丰富的,有上万中各类书刊共全校师生借阅。

        我借到的第一本书是法国作家凡尔纳的《神秘岛》。《神秘岛》是儒勒·凡尔纳的著名的科幻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前两部分别为《格兰特船长的女儿》和《海底两万里》。看着《神秘岛》那有着精美的钢笔画的漂亮封面,我亟不可待地开始阅读,可我遗憾地发现,自己认识的字还不够顺利阅读小说的水准。但不论怎样,大意还是能够看懂的,而且第一次感受到了阅读凡尔纳作品的惊险与一些情节的恐惧,我被《神秘岛》中离奇的情节、丰富的科学知识深深的吸引,甚至连夜在被窝儿里打着手电筒去读。后来,我在建设兵团时再次读过《神秘岛》,那才让我真正读懂了这本意义非凡的名著,也明白了《神秘岛》讲述的是一群美国人在一个荒芜的小岛上一段神奇的生活。他们利用自身丰富的科学知识,凭借着坚韧不拔的精神,缔造了一个人间的仙境。

        从那以后,到图书馆借新书就成为我心中一个永远的兴奋点和一种持久的期待。虽然那时依然迷恋小人书(连环画),但当我的手中拿着一本完全是文字的书时,竟然骄傲地感到自己一下子长大了,甚至觉得这全部用文字写得书才算的上是真正的书。随着阅读的进展和阅读能力的逐步提高,我也学会了选择适合自己阅读水平的读物--比如一些少年读物,一旦都能看懂,那份激动是无法用语言所形容的。我还阅读了许多外国文学的简写本名著,这对于后来我在青年时期--特别是在15岁参加了内蒙古后--深入读懂许多外国文学名著确实起到了一种铺垫作用,打下了一点基础。我还记得当时我最喜欢的几本小说的名字和大致内容:

《小布头奇遇记》是当代童话作家孙幼军创作于五十年代的成名作,许多不同年龄的人至今对它仍然难以忘怀。也许它里面的一些内容有点过时,但纯真与善良却是永远也不会过时的。书中讲述的是一个美丽的布娃娃和五只老鼠的故事。我曾经被这本儿童长篇小说深深地吸引。即便在今天,我都有重读的欲望,也更想让外孙女Tansy了解这个故事。今天看来,《小布头奇遇记》是诞生于一个几乎不能容忍童话的时代的童话。也就是在那个时代,因为它的一些超越自身时代的永恒的东西,它征服了不计其数的孩子们。它的奇遇,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教益的童话,这个童话告诉我们:孩子们有他们自己的内心渴求,每个时代的孩子都一样。

        儿童文学作品《五彩路》讲述的是,在美丽的西藏高原上的雪村,住着三个藏族小朋友---曲拉、丹珠和桑顿。他们都是穷孩子,但正直、勇敢。浦巴叔叔从雪山那边回来,他给孩子们讲共产党、解放军在雪山那边修公路,使那里的人们不受贵族老爷的压迫,生活一天比一天幸福的故事。孩子们听得出了神,他们想,解放军在雪山上修公路这样好,一定是条五彩放光的路。他们互相约好,一定要向着太阳升起的东方,去寻找这条五彩放光的路。这部小说后来被拍成了电影,陶冶了几代青少年的心智。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好书还有:《黑龙湖的秘密》、《宝葫芦的秘密》和《铁木尔和他的队伍》等。我常常沉浸在小说里描述的那个美丽世界中,心中不时生出一种渴望和希望--真希望我们自己的生活能像小说的故事里那样美好。

        后来,我又不断地从图书馆借阅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教给了我怎样去辨别是非,告诉我什么是善良,什么是邪恶,对我最初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好景不长,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学校都停课闹革命,我们再也没有机会去图书馆借书了。

        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