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治未病“推拿干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疼痛指南 2021-01-19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 RRTI)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本病病因复杂,具有反复感染、迁延难愈的特点,容易导致多种并发症,且尚无有效疫苗和特效药物防治,不仅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

    推拿疗法是一种外治法,在临床治疗及预防保健方面应用广泛,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进行推拿手法的干预,能够调整小儿 脏腑、气血、经络功能,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同时可以避免长期服药的痛苦和副作用。

反复呼吸道感染分期: 

( 1) 急性感染期: 指上呼 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急性期。 

( 2) 非急性感染期: 指呼吸道感染控制后的一段时 期,包括迁延期、缓解期。

适用期 

本共识主要适用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非急 性感染期。

辨体质

····

1 气虚质 

    平素体质虚弱,肌肉不健壮,面色偏黄或白,目 光少神,口唇色淡少华,毛发不华,语音低怯,气短 懒言,易于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小便调,大便调 或溏薄,舌淡红,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 弱,指纹淡

 2 阴虚质 

    体形瘦长,面色潮红,皮肤偏干,眼鼻干,唇红 微干,口燥咽干,渴喜冷饮,手足心热,急躁好动,盗 汗,易便秘,舌红少津,舌苔少或花剥,脉细数,指纹 淡红

 3 阳虚质 

    体形多白胖,肌肉不壮,面色 白,口唇色淡, 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大便溏 薄,小便清长,舌淡胖边有齿痕,苔润,脉沉迟,指 纹淡

4 内热质 

    面色偏红,急躁好动,易哭闹,精神亢奋,怕热, 外感后易发高热,口干喜饮,口臭,夜寐欠安,手足 心热,小便偏黄,大便较干,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指纹紫红

5 痰湿质 

    形体偏胖,肌肉松软,面色淡黄而暗,眼睑微 浮,容易困倦,喉间痰鸣,易胸闷腹胀,喜甜食、生 冷,多汗且粘,小便调,大便质软,舌胖,舌苔白腻, 脉滑,指纹紫滞。

适宜用推拿干预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小儿体质类型 本共识适用于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内热 质、痰湿质为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 

治疗

····

治原则:调理脏腑、扶正固本

推拿操作

 1 基础操作头面四大手法( 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揉耳 后高骨) 各 30 ~ 50 次,分手阴阳 50 次,运内八卦 100 ~ 200 次,摩腹 100 ~ 200 次,捏脊 4 ~ 6 遍,拿肩 井 10 次。 

2 辨质操作 

 2. 1 气虚质 配穴: 推三关( 100 ~ 200 次) ,补脾经( 100 ~ 300 次) ,按揉气海( 100 ~ 200 次) ,按揉足三里( 100 ~ 300 次) 。 

 2. 2 阴虚质 配穴: 清天河水( 100 ~ 300 次) ,补肾经( 100 ~ 200 次) ,揉二马( 100 ~ 200 次) ,揉涌泉( 100 ~ 300 次) 

 2. 3 阳虚质 配穴: 推三关( 100 ~ 300 次) ,揉外劳宫( 100 ~ 200 次) ,按揉百会( 100 ~ 200 次) ,摩丹田( 100 ~ 300 次) 。

 2. 4 内热质  配穴: 清胃经( 100 ~ 300 次) ,退六腑( 100 ~ 300 次) ,揉涌泉( 100 ~ 200 次) ,推下七节骨( 100 ~ 200 次)

 2. 5 痰湿质 配穴: 补脾经( 100 ~ 200 次) ,揉掌小横纹( 100 ~ 300 次) ,按弦搓摩( 100 ~ 200 次) ,按揉丰隆( 100 ~ 300 次) 。 

3 操作前准备

 ( 1) 准备好诊疗床,推拿用介质如推拿油、滑石 粉等。

( 2) 环境清洁卫生,温度适宜,避免吹风受 凉。

( 3) 医师双手须修短指甲,操作前清洁双手。

( 4) 操作时选择患儿感觉舒适、便于医师操作的体位。

操作要求:

····

( 1) 疗程及干预周期: 一般推拿操作每日或者 隔日 1 次,每 6 次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完成后宜间 隔 1 ~2 周继续下一个疗程治疗。一个干预周期以 4 个疗程为宜。

( 2) 操作时间: 常规操作 10 ~ 15 min, 操作时视患儿年龄及体质强弱可适当调整推拿时间。

( 3) 手法频率一般 120 ~ 180 次/min 左右。操 作时实证或者体质较强者力度可偏强、频率偏快; 虚证或体弱者力度可偏弱,频率偏慢

( 4) 操作时 顺序一般为先上肢、次头面、胸腹、腰背、下肢。

禁忌

····

 ( 1) 患有结核病及其他急性传染病的传染期儿 童。

( 2) 患有肿瘤等严重器质性病变或其他危急重 症的儿童。

( 3) 有凝血功能、血小板功能障碍的儿 童。

( 4) 操作部位皮肤有破损溃烂,或有骨折、脱位 及扭伤等症急性期儿童。

( 5) 呼吸道异物。

注意事项 

····

( 1) 治疗时注意儿童的体位姿势和施术者的姿 势,操作上以使小儿舒适为度。手法宜轻快、均匀、 持续、柔和,刺激性强的手法宜最后操作。

( 2) 操作 时观察患儿表现,如哭闹剧烈可适当减轻力度,并 缩短治疗时间。

( 3) 操作时段可灵活掌握,饭前和 饭后宜间隔 1 h 以上进行手法操作。

( 4) 操作结束 后避免小儿汗出受风。

日常调护

···· 

( 1) 注意环境卫生,避免污染,保持室内空气新 鲜。

( 2) 随气候变化增减衣物,多参加户外活动,增 强体质。

( 3) 按时预防接种,感冒流行期间避免接触患者,尽量不去人员密集区域。

( 4) 避免着凉、不 要让空调、电扇直吹。出汗较多时,用干毛巾擦干。

 ( 5) 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不偏嗜冷饮、肥甘厚腻、 辛辣、煎炸等刺激性食物。


您的点赞是我们进步的动力!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