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兰蘋红 | 望夫石的传说

 文学百花园 2021-01-19


一个冬日,于茫茫大雾之中,我们一行四人踏上了去望夫石山的行程。

其时,但见雾气弥漫,四周的一切都是朦朦胧胧的,衬出山的神秘,树的暗绿,空气也是潮湿的,脚下是松软的落叶,踩上去,脚底软绵绵的,使人有飘飘然的感觉:露水很大,云彩也无了踪迹,凉气袭人,山上的杂草和野花在向我们亲热地问候,无名的紫色小花,黄色小花将绿色的山坡点缀得生机盎然,充满野趣。


我们缓缓而上,感受着浓雾弥漫下山的朦胧之美,宛若白描的山水画,脉脉不语,成片的树木挺拔傲立。还有许多荆棘牵绊着衣角,唯有自然的景致才具有最原始的生命气息和真趣。

眼前这山,这树木,这小草,逼真,生动,全无人工斧凿的痕迹,散发着自然之美,不由人也卸下了平常的面具。我和女伴欢呼着,雀跃着,牵手而行,仿佛又回到了孩提时代,身心有一种释放的豁达与舒畅。面对着青山绿树,我们大声呼喊:“喂,我来了,你听见了吗?”山那边有隐隐的回声,与我们相应和,山有魂,人亦有情,千年风雨,不改初衷。



我不由想起来那段美丽的传说。春秋战国时期,生活在大山脚下的楚国百姓牧羊女望儿与年轻后生点儿,自小在山坡上放羊,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长大成人后,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下婚约。就在结婚的当天晚上,新郎点儿与新娘望儿未及洞房花烛,便被公差抓去修筑长城(方位约常村山区境内)。

望儿疼彻心扉,日日夜夜孤灯冷月相伴,白天要站在一块长方形的巨石上向东南方向眺望,祈盼着丈夫早日回来。

岁月如水,光阴似箭,望儿一年年焦灼热切地眺望,脚下的石头一年年变大,却始终未见点儿归来。终于有一天,望儿和那块石头一起变成了永恒的等待和期冀,她也许期盼底下与心上人点儿结成了秦晋之好,了却了相思之苦吧?

山上有一小庙,庙旁便是那块有名的望夫石。这石块像一个巨人仆倒于地侧卧着,被周围几块奇形怪状的大石头依傍着,四周荆棘丛生,还有野花杂树相伴。

我们趴着石缝和树枝,好不容易爬上去了,却不敢往前走:但见眼前一片苍茫,那是白云在奔涌,浓雾在翻腾,顿觉头晕目眩,热汗直流,遥望东南方向,远山的轮廓依稀可辨。我不由惊叹望儿-两千年前一位古代女子的胆量,如此高险的怪石她竟日日登攀。仰首眺望,令我汗颜。我更叹服望儿的忠贞意志,对爱情的执著坚守,穿越千年的时空,依然令人感慨万端。我仿佛看见一位美丽端庄的女子,独守空房,孤灯相伴,有的是无尽的相思清泪与寂寞孤独,是什么力量支持她从红颜佳人等待至白发老妪,直至羽化西去?那一定是爱情,是人类千百年来永恒不变的对爱情的美好渴望和追求,成就了望儿的坚贞与纯洁,成就了望夫石山千古流传的人间佳话。不是吗?那山石间长出的野花,或许正是望儿的笑靥;那乱石缝隙间生出的颗颗红果,或许就是望儿心血的凝聚


滔滔的云海,连绵的群山,嶙峋的怪石……肃穆,高大,庄严,昂扬,无不在诉说生命的神奇与信念的力量。我不由面对望夫石虔诚礼拜,以此表达对这位痴情女子的千古仰慕。这时,不远处传来熟悉的歌曲,余音袅袅,如痴如梦:“孟姜女哭长城,千古绝唱谁人听?梁山伯,祝英台,千古绝唱唱到今。”面对望夫石,听着这凄美的旋律,你自然会有一种凄楚,悲凉的情怀,但你心中更多的是一种发自肺腑的感动:你会相信世界上确实有感天动地,穿越时空,跨越国界的爱情在真实存在,温暖我们的心灵,净化我们的人格,召唤我们向春天走去,向幸福的明天进发。


作者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