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肺炎喘嗽(儿科)】

 昊晟堂 2021-01-19

肺炎喘嗽

肺炎喘嗽是儿科常见的呼吸道严重疾患。各年龄段皆可发生,但婴幼儿时期发病率更高。其中先天不足,后天失养而致使其体质低下者,更易发病。本病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气候剧变、气温较低时发病率高。时令不正之疫疠邪气更易造成本病的流行。肺炎喘嗽可继发于某些时行疾病如感冒、麻疹、烂喉痧、顿咳等,也有直接感受病邪突发肺炎喘嗽的。在目前医疗情况下,肺炎喘嗽的预后一般较好。肺炎喘嗽相当于西医所称的小儿肺炎。是儿科较为严重的疾病。过去,本病在发病率和病死率上均占儿科疾病的首位。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本病的发病率、病死率已大大降低。

诊断依据

1、病较急,有发热、咳嗽、气促、鼻扇、痰鸣。或有轻度发绀。

2、病情严重时可有喘促、烦躁不安、面色灰白。或发绀严重。或高热持续不退。

3、体弱儿病情迁延日久新生儿患肺炎喘嗽,可仅见不乳、吐白沫、精神萎靡不振等。

4、肺部听诊:有中细湿音,或伴干性及管状呼吸音。

5、血象:大多数白细胞总数增高,分类中性粒细胞增多。若因病毒感染引起者,白细胞计数可减少、稍增或正常。

6、X线透视或摄片检查:肺部显示纹理增多,紊乱,透亮度降低,或有小片状、斑点状模糊阴影,也可有不均匀的大片状阴影。

鉴别要点

1、感冒

感冒病轻浅,其症状仅为鼻塞、流涕、恶寒、发热、咳嗽等。肺炎喘嗽多有呼吸气急,高热、咳喘、发绀等症状。体验可发现肺部病理性呼吸音,胸透可发现肺部病灶。

2、顿咳

顿咳是一种特殊的咳嗽。其特点是:病程长,咳嗽顿作,咳时咳声呈串,由十数声到数十声不等,以黏痰咳出为快。每次咳嗽以一个鸡鸣样吸气性回声结束。肺炎喘嗽以咳嗽、气急为特征,没有成串咳嗽的特点。

3、哮喘

哮喘发作时以喘咳气急,喉间痰鸣,呼气延长为主要特征,多有诱发因素。且肺部听诊及胸部透视与肺炎喘嗽也不尽相同。

4、咳嗽

咳嗽是肺系病证中常见的一个症状。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咳嗽较轻,一般无喘促、发热及发绀等症状。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1)辨寒热:肺炎喘嗽初期,多为风夹寒、夹热之邪入侵人体而致。故本病初起应首辨病邪寒热:风寒所致者,寒重热轻,咳声不扬,痰多清稀,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风热所致则热重寒轻,咳声响亮,痰多黏稠,舌红苔黄脉浮数。

(2)辨痰与热:痰与热的轻重是肺炎喘嗽严重与否的重要条件。痰重者咳剧痰多,痰声漉漉,甚或摇身撷肚,张口抬肩。苔腻脉弦或滑。热重者高热不退,唇红面赤,便干溲赤,舌红苔黄脉洪而大。

2、治疗原则

宣肺平喘,化痰清热乃本病基本的治疗原则

。初起表证为主,重在宣散外邪。中后期痰重热重,则清化热痰,平喘宣肺又为治疗的主要手段。

3、分证论治

(1)常证

a.风寒袭肺

【证候】恶寒发热,无汗不渴,咳嗽气急,痰稀而白。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辛温宣散,化痰平喘。

【方药】成品药可用穿琥宁注射液加入10%葡萄糖液中静脉滴入,剂量应据症之轻重及年龄的大小而定。汤剂则按轻证选三拗汤,重者用小青龙汤的原则。麻黄6g,桂枝白芍、干姜各10g,细辛、甘草各3g,法半夏、五味子、苏子(包)、葶苈子(包)各10g,芦根、白茅根各15g,杏仁、射干各12g。

b.风热犯肺

【证候】发热恶风,微有汗出,口渴饮多,咳嗽痰稠而黄,呼吸急促,咽红或痛,舌尖红,苔薄黄,脉滑数。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化痰平喘。

【方药】成品药可用双黄连,按60mg/(kg?日),加入10%葡萄液中静注。或口服。汤剂以麻杏石甘汤为主加减。麻黄6g,杏仁12g,石膏30g,炙甘草3g,鱼腥草、蒲公英各18g,芦根、白茅根各15g,青黛6g,紫草8g,天竺黄6g,苏子12g。

c.痰热壅肺

【证候】高热烦躁,气促痰鸣,痰黄而稠,胸闷喘憋,鼻翼扇动,或有发绀,舌红苔黄而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豁痰,宣肺平喘。

【方药】据病情之轻重,可先选用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入,或酌加丹参注射液静滴。剂量按病情及年龄计算。汤剂可选用五虎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麻黄6g,杏仁12g,生石膏50g,细辛2g,葶苈子(包)、苏子(包)、莱菔子、黄芩各12g,鱼腥草、败酱草各18g,紫花地丁、芦根、白茅根各15g。

d.阴虚肺热

【证候】病程长,低热汗出,面色潮红,干咳无痰。舌红而干,苔光剥,脉细数。

【治法】清热养阴,润肺止咳。

【方药】王鹏飞银黛合剂加减。银杏8g,青黛6g,百合10g,木瓜8g,草豆蔻12g,乌梅6g,地骨皮8g,苏子10g,芦根、白茅根各15g,天竺黄3g。

e.肺脾气虚

【证候】病久体虚,气短汗多,低热起伏,咳嗽无力,厌食,便溏,面白神疲。四肢欠温,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

【治法】益气健脾、固金平逆。

【方药】人参五味子汤加减。生晒参15g,茯苓12g,白术10g,五味子6g,炙甘草3g,麦冬10g,黄芪18g,防风10g,麦芽15g。

(2)变证

a.心阳虚衰

【证候】病重,并突发面色苍白而青,口唇发绀,呼吸浅促,四肢厥冷,虚烦不安,右肋下或有癥块,舌苔薄白,舌质稍紫暗,脉微而弱,或虚数。

【治法】回阳固脱,温补心阳。

【方药】急用参麦注射液静注或参附针静注;或急煎参附汤合四逆汤。红参12g,制附片(先煎半小时)10g,干姜10g,炙甘草6g。

b.内陷厥阴

【证候】高热神昏,烦躁谵语,喉间痰涌,四肢抽搐,口噤项强,或目睛上视,呼吸浅促甚或微弱间歇,舌绛红而干,脉弱、数而乱。

【治法】清肺泻热开窍,平肝熄风止痉。

【方药】急用中医三宝,痰热皆重,可用安宫牛黄丸,抽搐重者选用紫雪丹,昏迷不醒选至宝丹。或用牛黄抱龙丸;或用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