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博

 李平东方明珠 2021-01-19
【1】西周晚期 散伯车父鼎(一组四件)

甲器:通高47.2厘米,囗径43厘米,腹深21.5厘米,重24.65千克
乙器:通高40.5厘米,囗径37.5厘米,腹深18.5厘米,重18.85千克
丙器:通高28.2厘米,囗径28.1厘米,腹深12.9厘米,重7.51千克
丁器:通高25.7厘米,囗径26.8厘米,腹深11.7厘米,重6千克
·1960年陕西省扶风县召陈村窖藏出土,1971年6月将这批铜器交给国家,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同出四件,形制、纹饰、铭文相同,大小相次。通过对四器的尺寸与重量的排比分析,在乙器与丙器之间应还有一鼎,可惜出土时已经缺失。这组铜鼎为圆形,口微敛,平沿,立耳,浅腹,蹄足。在口沿下饰窃曲纹五组,以扉棱相隔。蹄足上部装饰有饕餮面。这种形制是西周晚期青铜鼎的重要型式之一。

在四鼎的内壁有相同内容的铭文:“隹(唯)王四年八月初吉丁亥,㪔(散)伯车父乍(作)旡阝姞尊鼎,其万年子子孙永宝。”一般认为,这篇铭文中的“散伯车父”与同坑出土的散车父篡铭中的“散车父”,散车父壶乙铭中的“散氏车父”为同一人,壶甲铭文中也称其为“伯车父”。“旡阝姞”为散伯车父的姞姓妻子。姞是商周时重要部族,与周族早有交往,《史记·周本纪》索隐引《帝王世纪》云“后稷纳姞氏,生不密。”说明周人与姞部族有着重要的通婚关系。有学者认为“旡阝姞”与散车父篡铭中的“囗姞”为同一人。

在青铜器研究领域,一般将型式相同而大小相次的一组铜鼎称为“列鼎”。周代有一套完整的礼乐制度,人们的衣、食、住、行等一切活动,都受到礼乐制度的制约。作为青铜礼器的核心,鼎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用鼎的规格和数量标志着贵族的身份等级。据记载,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士则用三鼎。鼎主要是盛放肉食的,与其相配的是盛放饭食的青铜簋,天子用八簋、诸侯用六簋、卿大夫用四簋、士则只用二篡,即“名位不同,礼亦异数”。散伯车父鼎合五鼎之制,主人当为卿大夫一级的贵族。

【2】西周晚期 散伯车父簋(一组四件)

甲:通高21.1厘米,囗径19.5厘米,腹深11.3厘米,重5.55千克 乙:通高20.7厘米,囗径19.1厘米,腹深11.4厘米,重5.77千克 丙:通高21厘米,囗径19.1厘米,腹深11.4厘米,重6.24千克 丁:通高22.2厘米,囗径19.2厘米,腹深11.7厘米,重5.5千克 1960年陕西省扶风县召陈村窖藏出土,1971年6月将这批铜器交给国家,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

商周时期的青铜簋是一种重要的礼器。特别是西周时代,簋的使用有严格的规定。在祭祀和宴飨时簋是以偶数组合与奇数的列鼎配合使用的。据记载,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使用三鼎二簋。

陈村出土的散车父器,除四件散车父簋外,还有散伯车父鼎四件及散车父壶、散氏车父壶各一件。按照鼎簋制度分析,散车父簋四件应该与五件散伯车父鼎相配。通过对四件散伯车父鼎形制规格的分析,在乙器和丙器之间缺少一器,铸造时当为五件,埋藏时已经遗失。散车父器合五鼎四簋之制,为大夫所用之器。

四件散车父簋,按照形制、花纹不同可分为两组。其中甲、乙、丙三器形制、花纹相同,铭文除乙器盖铭中变“子子孙孙”为“孙子子”外,其他相同;丁器与其他三件形制相同,器耳、花纹略异。甲、乙、丙三器为弇口,垂腹,半环状兽形耳,耳下有珥,圈足下三兽面扁足,具盖。盖沿、口沿及圈足皆饰窃曲纹,器腹与盖面饰瓦楞纹,盖顶捉手内饰团鸟文。丁器器形、铭文都与其他三器相同,但盖沿、口沿和圈足装饰的是重环纹。

四器铭文均为“林攵(散)车父乍(作)口姞口簋,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十七字。一般认为,这里的“散车父”与同坑出土的散伯车父鼎铭中的“散伯车父”及散车父壶乙铭中的“散氏车父”为同一人,壶甲铭文中也称其为“伯车父”。“口姞”为散车父的妻子。“口”在西周金文常见,为宴飨之意。有人认为散车父簋是散车父为其妻口姞所作的食器。西周晚期的簋一般都是成组铸造的,即所谓“列器”。

散伯车父鼎和簋上的铭文记载了散伯车父婚姻的一些情况,散伯车父是西周时期的一个贵族,其中铭文中所记的散车父、伯车父、散氏车父基本为一人,只是存在多种称法。这在青铜器铭文中也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铭文中具体记载了散伯车父的妻子已经去世,散伯车父为其死去的妻子作鼎为祭器,此后,散伯车父作壶用以告诉供奉在宗庙内死去的母亲他要去迎娶姞氏,求得母亲的福佑。

此类程序做完以后,散伯车父迎娶姞氏,并作簋以示迎娶。由此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散伯车父在原配妻子死去之后需要为妻子作祭器来祭祀和怀念她,之后想要赢取必须先祭祀告知他的母亲,以求得她的准许和福佑。此类礼节性的仪式做完之后才能再作铜器来继续迎娶。可见西周时期的婚姻是与礼仪结合在一起的。相关的爱情与婚姻可能承载着许多其他的内涵。

通过散伯车父器所展现的西周时期散伯父妻子死亡后再娶妻为继室的一个故事,我们引申出先秦时期贵族婚配的多种礼仪。其中媵嫁制度更是广泛存在于先秦时期贵族婚配中的一种固定制度。[good][作揖]#约会博物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