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滕跃堂‖收音机

 星河岁月 2021-01-19

收音机

“嘀嘀嗒,嘀嘀嗒,小喇叭开始广播了!”熟悉的声音,熟悉的弦律,对60后和70后来说太过亲切,那时的收音机让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着迷和依恋,很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觉,收音机在那个时代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我小的时候,收音机在农村还属于稀缺物品,家里要有一部收音机会成为我们炫耀的资本。记得我家第一部收音机是木壳的,很粗笨的样子,虽然不美观,都被我们奉若珍宝。那时候农村物质匮乏,能娱乐的东西很少,收音机的出现正好填补了人们贫乏的精神生活。小孩子听听小喇叭这样的儿童节目,大人们收听新闻,戏曲唱段,都会乐在其中,而每天定时收听评书是一家人的共同爱好。你可以经常看到一家人端着饭碗,围着饭桌津津有味地听着刘兰芳或单田芳老师的评书连播,那画面特别的和谐而美好,我时常沉浸其中,久久回味。

可以说我是听着收音机上“小喇叭节目”长大的。嘀嘀嗒,嘀嘀嗒的声音曾经让我十分着迷,从节目里我熟知了很多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和革命小英雄的事情,使我从小学会了感恩、坚强和勇敢,懂得了许多人生道理,可以说听小喇叭节目给了我人生的启蒙,使我接受到初步的思想教育,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迅速地成长,学会辨是非,知荣辱,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向往。小小的收音机为我们打开一扇门,开启一叶窗,让我们看到外面不一样的风景。时至今日,广播节目中听到的那些故事像塞翁失马,守株待兔,惊弓之鸟,叶公好龙,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以及小英雄雨来和海娃的等故事仍然耳熟能详,随口就能给自己的孩子讲得唯妙唯肖,这就是听收音机的好处。

听着收音机节目,慢慢地长大,随着知识和阅历的丰富,惭惭地对评书节目越发着迷。记得上初中那年,刘兰芳的评书《岳飞传》正在热播,每天中午播半个小时,晚上8.30回放。为了赶上听评书,中午放学我们一群小伙伴从学校一路飞奔回家,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收音机收听评书直播。如果哪天有事耽误了听评书,上课也会没精打采的,晚上非得听回放补上才行。虽然晚上收听节目干挠多,声音时隐时现,急得我们不时地摆弄收音机的方向,我们依然听得如醉如痴。平时我们学习之余谈论最多的就是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枪挑小梁王,挑滑车,大败金兀术这样的章节,说到精彩之处,我们连说带比划,颇有刘兰芳老师的神韵,惹得大伙一阵大笑。

收音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更新换代,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精致。我家的收音机也换了一台又一台,后来的基本上都是塑料壳子,带天线的那种,不大也不小便于携带。记得母亲在院子里做针线的时候,时常把收音机放到面前的地上,听我们河南的豫剧《卷席筒》,《穆桂英挂帅》,《朝阳沟》和《铡美案》这样的曲目,名家名段,曲调优美,唱腔圆润,我至少还能哼唱几句,戏曲通过收音机进入千家万户,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如今科技高速发展,录音机,电视机,唱戏机,电脑和手机等诸多电子产品正在普及和应用,人们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丰富多彩的高品质生活,收音机早已退出历史舞台,基本上无人问津了,但曾经的那种美好,那种回忆,永留心间,永远难忘。

图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