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夕阳芳草见游猪

 一葉一如来 2021-01-19

  据说在新月社的一次聚会上,胡适说:“中国古诗很多,诗人都吃肉,就是没有人写过猪。这个畜牲没有入过诗。”梁启超听了不以为然,随口举出乾隆皇帝写过“夕阳芳草见游猪”来反驳,众人都很佩服梁先生的博学。

  其实,猪字入诗并不少见,如梁先生之渊博,不该以乾隆“夕阳芳草见游猪”作反例,唐宋有许多名家都以“猪”字入过诗。

  唐如王绩之《田家三首·其一》:

  阮籍生涯懒,嵇康意气疏。

  相逢一醉饱,独坐数行书。

  小池聊养鹤,闲田且牧猪。

  草生元亮径,花暗子云居。

  倚床看妇织,登垄课儿锄。

  回头寻仙事,并是一空虚。

  “猪”字入诗,相对少见,可能诗人们多嫌其不雅。可是,“小池聊养鹤,闲田且牧猪”,“牧猪”对“养鹤”,何其雅也!

  《唐才子传》称王籍“高情胜气,独步当时”,其诗名之盛自不必多言,这首田园诗本身的水准也极高,除《全唐诗》外,其它唐诗选本也多有所录,更尤为山水田园类诗选所青睐。

  武后朝时,善滑稽的左司郎中张元一有《嘲武懿宗》诗,也以“猪”字入诗:

  长弓短度箭,蜀马临阶骗。

  去贼七百里,隈墙独自战。

  忽然逢著贼,骑猪向南

  《唐诗纪事·卷十三》交待此诗背景,“时西戎犯边,武懿宗统兵御之,至邠畏懦而遁”,张元一乃作此诗嘲讽他,“(武)则天未晓,曰:‘懿宗无马耶?’元一曰:‘骑猪,夹豕(屎)也。’则天大笑。”

  张元一不以诗名,但《全唐诗》仍录此诗,除《全唐诗》、《唐诗纪事》外,另有《本事诗》、《朝野佥载》等诗话、笔记也有载录,后世讽喻类诗选也多有录此诗。

  宋以来,更有苏东坡、陆放翁等巨擘以“猪”字入诗。

  林语堂《苏东坡传》中,提及东坡先生《汤村开运盐河雨中督役》一诗曾写“人如鸭与猪,投泥相溅惊”。此诗只是“猪”字入诗,不是写猪,而是写人不如猪。

  东坡先生另一首诗《闻子由瘦(儋耳至难得肉食)》,开篇第一句:“五日一见花猪肉,十日一遇黄鸡粥”,诗人写“猪”已嫌不雅,东坡却上来就写“猪肉”,谁又敢说东坡俗不可耐?

  东坡又有《送刘道原归觐南康》诗:“定将文度置膝上,喜动邻里烹猪羊”;《送顾子敦奉使河朔》诗:“磨刀向猪羊,酾酒会邻里”。“猪”字入诗,不胜枚举。

  东坡是个有趣的人,中规中矩的诗不耻以写猪,谐谑诗写猪更是得心应手,宋人周紫芝《竹坡诗话》载有两则东坡写猪肉诗逸事。

  其一:

  东坡喜食烧猪,佛印住金山时,每烧猪以待其来。一日为人窃食,东坡戏作小诗云:“远公沽酒饮陶潜,佛印烧猪待子瞻。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

  其二:

  东坡性喜嗜猪,在黄冈时,尝戏作《食猪肉诗》云:“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此是东坡以文滑稽耳。后读《云仙散录》,戴黄升日食鹿肉二斤,自晨煮至日影下西门,则曰火候足矣,知此老虽煮肉亦有故事,他可知矣。

  陆放翁写“猪”较东坡则更多,《开岁连日大雪》一首如下:

  开岁大雪如飞鸥,转盼已见平檐沟。

  村深出门风裂面,况复取醉湖边楼。

  从来春雪不耐久,卧听点滴无时休。

  去年久旱绵千里,犁不入土蝗虫稠。

  今年冬春足膏泽,天意似欲滋农畴。

  岂惟养猪大作社,更卖宝剑添耕牛。

  “岂惟养猪大作社,更卖宝剑添更牛”,真叫人击节!

  除此外,我独窥放翁一癖好,放翁写猪,尤喜写猪叫,尤喜写年关待宰的猪叫,试举几例:

  《邠风》:“春前耕读健,节近祭猪鸣”;

  《北园杂咏》:“林际已看春雉起,屋头还听岁猪鸣”;

  《残历》:“岁猪鸣屋角,傩鼓转街头”;

  《视东皋归小酌》:“最好水村风雪夜,地炉烟暖岁猪鸣”。

  真是写不尽的猪鸣,道不尽的悲情。

  除王籍、张元一,苏轼、陆游等名家曾以“猪”字入诗,其他更有不少,无须多言。

  回到开头,梁任公以乾隆“夕阳芳草见游猪”驳胡适之“猪”字不入诗,其实可疑。

  不才斗胆怀疑乾隆可能未写过“夕阳芳草见游猪”,此句可能为梁任公临时杜撰。

  据刘海粟《忆梁启超先生》文章记述,这次聚会,是在徐志摩家,在场的,除徐志摩、梁启超、胡适外,另有闻一多、王梦白、姚茫父,个个都是大家,众人为何不疑?臆测可能有以下两个原因。

  其一,梁任公之博学世所公认,梁任公说有就一定有,众人不是不敢疑,而是发自内心迷信;其二,乾隆一生作诗不可胜数,当然烂诗就不可胜数,谁也没吃屎的耐心读完乾隆诗全集,谁能断定其未写过“夕阳芳草见游猪”?

  当然,我也不能,好在我们今天有搜索引擎,我尝试了多种通用搜索引擎及学术资料库搜索功能,以“夕阳芳草见游猪”为关键词,搜索出来的,全是胡适之梁任公这桩公案,不见乾隆原诗。

  假托名人名言的事,我们读书时写作文也常用。不惟后世无知小子,博学如东坡先生也曾用过这手段。赵令畤《侯靖录·卷第七》载一则著名逸事:

  东坡先生召试直言极谏科时,答《刑赏忠厚之至论》,有云“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诸主文皆不知其出处。及入谢日,引过诣两制幕次,欧公问其出处,东坡笑曰:“想当然尔。”数公大笑。

  叶梦得《石林燕语》、陈善《扪虱新话》亦载此事。

  梁任公是否效东坡之“想当然尔”?可疑。

  再说回“夕阳芳草见游猪”,梁任公以此驳胡适之之“猪”不入诗,胡适又问:“猪可有人画过吗?”画家王梦白说:“没有人画猪而出名,但可以画。”徐志摩鼓动王梦白画一幅,于是,王梦白作“夕阳芳草见游猪”之画,梁任公、姚茫父题咏其上。

  2009年,此画以29万1千2百元拍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