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 张为邦《下元灵佑图》卷 高清赏析

 hwzhuwei 2021-01-19

清 张为邦《下元灵佑图》卷(石渠宝笈) - 阴山工作室 - 阴山工作室

清 张为邦 下元灵佑图 纸本设色 嘉德2013秋拍  成交价3335万元

作品鉴赏

张为邦,清乾隆朝宫廷画家,擅人物翎毛,画笔传世不多,《石渠宝笈》曾著录其《上元锡福图》、《中元普度图》、《下元灵佑图》三卷及《岁朝图》一轴,另有与余省合作《摹蒋廷锡鸟谱》十二册、《兽谱》六册,与姚文翰合作《冰嬉图》一卷,与周鲲、丁观鹏、姚文翰合作《汉宫春晓图》二卷,看来他是一个善于摹古,功力甚深的职业画家。本卷即《石渠》所载的摹五代陆晃《下元灵佑图》,画道家神仙故事,仪仗华美,人物轩昂,祥云漫天,海潮涌动。线描遒劲,造型精准,色彩妍丽,气象堂皇而无江湖俗态,是典型的清代宫廷风格。

此卷著录于《秘殿珠林石渠宝笈三编》,是难得一见的张为邦传世力作,清末散佚宫外,为欧人所得,并被裁割后装框作为室内陈设,虽首段稍缺,而后卷则保存完好,从中不难窥见清代宫廷绘画精谨的制作态度与不同凡响的艺术功底,极珍贵。

清 张为邦《下元灵佑图》卷(石渠宝笈) - 阴山工作室 - 阴山工作室

清 张为邦 下元灵佑图 局部

略论张为邦《下元灵佑图》卷

文/王中旭(故宫博物院)

该图是乾隆朝仿陆晃笔意《下元灵佑图》众临本中唯一的设色本,也是目前所知留存下来的张为邦唯一的道释画作品,可见其独特、珍贵之艺术价值。

《下元灵佑图》卷系乾隆朝宫廷画家张为邦奉敕摹后唐陆晃《三官图》(或称《三元图》、《三元星官图》)中的一幅,另外两幅分别名《上元锡福图》、《中元普度图》。张为邦《三官图》原藏于清宫,《秘殿竹林》著录,后散佚宫外。前日获观一幅图,从图像样式及款识印章来看,应为张为邦的《下元灵佑图》。下面就该图的名称作者、题材内容、创作过程及艺术价值等问题,略作论述如下。

清 张为邦《下元灵佑图》卷(石渠宝笈) - 阴山工作室 - 阴山工作室

清 张为邦 下元灵佑图 局部

一、该图的名称、作者

该图为纸本设色,卷首被撕裂,现存图像纵54厘米,横304厘米,大体可分为两部份,前部份为仪仗羽卫,后部份为龙辇出游。龙辇出游是全画的主体。乘坐在龙辇上的仙人头戴七梁进贤冠,美须髯,气度不凡,为主体神祇。卷尾款署:“乾隆十七年九月臣张为邦奉敕恭摹陆晃笔意。”下钤“臣张为邦”(白文方印)、“恭画”(朱文方印)。此外,卷尾还钤有“三希堂精鉴玺”(朱文长方印)、“宜子孙”(白文方印)、“嘉庆鉴赏”(白文圆印)。

从张为邦的题款和乾隆、嘉庆内府的鉴藏印来看,该图是乾隆十七年(1752)九月宫廷画家张为邦奉敕而作,完成后由内府收藏。嘉庆二十年(1815)英和、黄钺等奉敕编纂的《秘殿珠林三编》著录张为邦该题款的画有三张,分别为《上元锡福图》、《中元普度图》和《下元灵佑图》。从著录来看,三图分别表现的是天官、地官、水官在众仙的引导、扈从下乘辇出游的情形,图像样式相似,其中天官“驾双凤车”、地官“乘步辇”、水官“乘龙车”,该图中主体神祇乘龙辇,且画面云气间有水波出现,表明是在水面上出游,故知该画应为《下元灵佑图》,《秘殿珠林三编》著录曰:

张为邦画《下元灵佑图》,一卷。〔本幅〕宣纸本,纵一尺七寸,横一丈七尺五分,设色画。力士骑龙前驱,中结蜃楼,鱼鼋百怪,涌现波间,神女仙官前引,星官乗龙车,甲将扈从。款“乾隆十七年九月臣张为邦奉敕恭摹陆晃笔意。”钤印二,“臣张为邦”、“恭画”。〔卷内钤高宗纯皇帝宝玺〕“乾隆御览之宝”。〔鉴藏宝玺〕五玺全。

其中“神女仙官前引,星官乘龙车,甲将扈从”的描述及款印与该画完全吻合,之前被撕毁的是“力士骑龙前驱,中结蜃楼,鱼鼋百怪涌现波间”的画面。《秘殿珠林三编》中提到该图纵一尺七寸,横一丈七尺五分,即纵56.7厘米,横583.3厘米。对照该画的现有尺寸,可知该画重裱时纵被裁切了2.7厘米,被撕毁的部份横约279.3厘米。

张为邦,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其父张震是康熙时期的宫廷画家。据聂崇正先生考证,张为邦在宫廷供职时间的记载最早是在雍正四年(1726),最晚是在乾隆二十六年(1761),前后长达三十五年。张为邦擅长人物、道释、花卉,现在保存下来的他单独完成作品除《下元灵佑图》卷外,还有《岁朝图》轴,与他人合作完成的有《冰嬉图》卷(与姚文瀚合作)、《园林人物图》轴(与丁观鹏等合作)、《兽谱图》册(与余省合作)、《仿蒋廷锡鸟谱图》册(与余省合作)等。张为邦在宫廷供职期间,正是西洋画家郎世宁、王致诚在宫廷创作的活跃时期,张为邦与当时另外几名宫廷画家戴正、丁观鹏、王幼学,曾跟随郎世宁学习西画技法。张为邦之子张廷彦亦于乾隆九年(1744)进入如意馆成为宫廷画家。

清 张为邦《下元灵佑图》卷(石渠宝笈) - 阴山工作室 - 阴山工作室

清 张为邦 下元灵佑图 局部

二、三官信仰

为了弄清楚该画之内容,有必要先对三官信仰有所了解。三官即天官、地官和水官。三官信仰在中国兴起得较早,东汉后期始,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在巴蜀、汉中一带盛行,据载,张鲁领导的五斗米道推行“三官手书”的请祷之法为人治病,《三国志·张鲁传》注引《典略》曰:

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名,说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着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沈之水,谓之三官手书。

之后,三官信仰在道教中有进一步的发展,不仅三官各有尊号,而且还出现“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的说法,如《元始天尊说三官宝号经》就有“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的说法。《三官灯仪》对三官之职司、神通有更为形象、细致的表述,曰:

真都元阳,紫微宫主。自然大圣,赐福天官。统摄天界,役使鬼神。鸣钟击皷,乘车驾云。队仗千万,统摄天兵。涤除凶秽,去浊流清。上帝有勑,普济含灵。祛邪辅正,保天长存。

中元赦罪,主帝元君。灵真大圣,社稷之神。滋生万物,长养下民。祛除妖怪,扫荡邪氛。乘云跨虎,游行乾坤。保安家国,内外咸宁。蠲消九横,馘灭五瘟。流祥赐福,与道合真。

下元解厄,金阙洞阴。大帝水君,清泠之神。乘云御炁,搜捉邪精。驱雷逐电,海晏河清。平波伏浪,役使风云。敢有小鬼,辄恼生灵。寸尸万断,永不留形。凶秽消荡,道炁长存。

其中明确提到上元天官紫微大帝统摄天界,中元地官清虚大帝掌控地界,下元水官洞阴大帝管理水界,他们均有役使风云鬼神、祛除妖邪精怪的本领,保证天、地、水三界的祥和安宁。

此外,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即三元日)被认为分别是天官、地官、水官的诞辰日,诞辰日三官会派遣仙官神将到人间校订罪福,《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曰:

正月十五日,上元宫主一品九炁对赐福天官紫微大帝,于是日分遣十天灵官神仙兵马、上圣高真妙行真人无鞅数众同下人间校订罪福也;七月十五日,中元宫主二品七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于是日分遣九地灵官神仙兵马,及名山洞府神仙兵马无鞅数众,同下人间校戒罪福也;十月十五日,下元宫主三品五炁解厄水官扶桑大帝,分遣九江水帝十二河源溪谷大神,及旸谷神王水府灵官,同到人间校戒罪福也。

上引文献中,虽然三官的身份仍然得到体现,如三官派遣的神灵就与各自的身份有关,但是三官的职司不再局限于各自所管辖的界域,而是具有共同的功能——三元日至人间校戒罪福。也就是说,人间(地界)的罪福不再仅仅是由地官掌控,而是由三官共同统辖。三官与三元的结合及其职司的扩大化,有利于其信仰地进一步传播。

清 张为邦《下元灵佑图》卷(石渠宝笈) - 阴山工作室 - 阴山工作室

清 张为邦 下元灵佑图 局部

三、图像释读

张为邦《下元灵佑图》卷前段被撕毁,现存残卷最前端为三位身披甲胄、右手持剑的神将。神将之后,为六位男性仙官和四位女仙,分为两列对应而立,对应的仙官或女仙持物一致。仙官每列三人,皆束髻,戴方形冠,身披道袍,前起依次举幢、羽盖、幢。幢、羽盖都装饰得很精致,尤其是羽盖,顶端插五根孔雀尾羽,犹如羽扇,伞盖周边饰孔雀翎毛。女仙每列两人,皆束髻,戴莲冠,面容清秀,身着广袖长袍,绿羽披肩,外搭帔帛,前起依次抱香炉、花瓶。

女仙之后,画面出现小小的高潮,绘二神将以锁链缚一神龟,神龟头部似龙首,顶生双角,尖耳,毛发刚劲,头后生出两道火焰,龟壳上搭一红垫,四足壮硕。神龟头部前倾,双目视前方,前双足靠后,其中前左足爪部向后,显得桀骜不驯。龟背上负一大香炉,香炉足部饰象头,腹部饰龙纹,顶部蹲一小狮子,香炉后有类似火焰的云气纹。神龟两侧各有一仙官,戴七梁进贤冠,着道袍,双手捧香炉。神龟后有四女官,戴七梁进贤冠,身着朝服,双手捧笏。水官为水府之主,具有“搜精捉邪”、“役使风云”的神通,龟生活在水中,在道教中通常被视为灵物,上述神将锁缚神龟的画面与水官的身份、神通是相符的。

再后绘八女仙,分两列,皆头束高髻,身着广袖长袍,豹皮披肩,腰系皮裙。两列女仙持物一致,前起依次为节、幢、绿羽扇、白羽扇。其中羽扇设计精致,一绿一白,前者羽毛坚硬挺直,后者羽毛柔软弯曲。八女仙之后,为六位男性仙官,均戴七梁进贤冠,着朝服,双手捧笏。

最后进入全画的高潮——地官乘龙辇出游。地官头戴七梁进贤冠,长须髯,面容祥和,身着云龙纹朝服,盘腿坐辇上,身前倚三足凭几,凭几前足饰鹰首。前方拉辇之龙昂首挺胸,气宇轩昂,龙角后生出两道火焰纹,龙前方有二着布袍之神将以绳索套龙首上,牵引龙前进。龙身两侧有六身神将,其中四身着布袍,或挥鞭或扶辇,两身着甲胄,皆负剑。龙辇后插二蓝、白条相间的旗帜,条间布满云纹。辇两侧羽卫齐整,每列分别有一将持斧钺,二将举羽葆,二将擎羽扇,二将握旌旗。龙辇之后另有九将持剑,一将举幡。图中表现的神将众多,画家注意在面目特征、神情动态、甲胄样式、衣袍颜色等上加以区分,以避免视觉上的单调、重复感。

道经及相关文献是图像绘制的直接依据。《秘殿珠林三编》中提及张为邦《三官图》中,天官“驾双凤车”、地官“乘步辇”、水官“乘龙车”。三官乘坐之车辇是由各自的身份决定的,如天官统摄天界,为天仙之主,故拉辇者为翱翔于空中的双凤;地官掌管地界,系下界神祇之主,故像人间的帝王一样乘坐步辇;水官掌控水界,为水府神灵精怪之主,故拉辇者为水中的神兽——龙。此外,该图在仪仗羽卫、龙辇出游的缝隙间,还描绘了翻滚的波涛,故知水官及众仙是在水面上出游,亦表明了水官的身份。

清 张为邦《下元灵佑图》卷(石渠宝笈) - 阴山工作室 - 阴山工作室

清 张为邦 下元灵佑图 局部

水官的身份、职司在被撕裂的卷首有更充分地展现。下面根据故宫博物院藏杜元枝仿严宏滋的《下元水官图》复原其情节如下(张为邦《下元灵佑图》、杜元枝《下元水官图》最终依据的实际上是同一底本,详见下文论述)。卷首最前方绘一长有三头的神将正在降服九尾龟、鱼等;其后为一猴乘龙,手拉锁链,锁链的另一端在神将手里,神将身侧有持叉、幡之神将和捧笏之仙官;再后绘龙吐出海市蜃楼,海市蜃楼周侧放光;一九头神将右手摇铃,左手执旗,身后跟随一神将举旗,前方有美人鱼、婴儿鱼、牛等;在两列面相怪异的或捧笏或举旗的神灵身后,绘一神龟趴在虾、螃蟹的背上,龟头似龙首,神龟周侧放光;再往后绘四女仙抬一供案,案上置荷花、灵芝及香炉,供案里侧及后方各有二持节之神将;再后为五身捧笏之仙官和四身持剑之甲将,即现存残卷卷首所绘。上述情节与《秘殿珠林三编》中 “力士骑龙前驱,中结蜃楼,鱼鼋百怪涌现波间”的描述相符,从图像内容来看,应为神将降服水中鱼鳖百怪的场景,其中九尾龟、龙头龟、美人鱼、婴儿鱼、海市蜃楼等都极富有想象力,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前引《三官灯仪》中提到水官具有“乘云御炁,搜捉邪精”、“敢有小鬼,辄恼生灵。寸尸万断,永不留形”的神通,卷首降服鱼鳖百怪正是对此形象而生动的阐释。

从整体来看,张为邦《下元灵佑图》表现的是水官洞阴大帝(或扶桑大帝)在众仙护卫下出游、降服鱼鳖百怪之情形,该题材应与下元日(十月十五日)水官遣众仙同至人间校戒罪福的说法有关。与天官赐福、地官赦罪不同,水官主要具有解厄的功能。在《三官灯仪》中,突出了其水界之主的身份和搜精捉邪、保海宴河清的职司。三官信仰与三元的结合,使水官具有了下元日到人间校戒祸福的功能,这样水官的职司就不仅仅是局限在海域,而是扩大到了人间。该图名《下元灵佑图》,灵佑可以解释为威灵护佑,如乾隆三十二年(1767)下旨在关帝“忠义神武大帝”的封号前加“灵佑”二字,用示尊崇。“下元灵佑图”的名称至少传达了两层意思,第一,水官信仰与下元的节日联系了起来;第二,灵佑突出了威灵护佑之意,系由水官检校祸福的职司发展而来。如此,结合图像样式来看,可知《下元灵佑图》既突出了水官作为水界之主的身份,又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传达出了校戒祸福、灵佑众生的理念。

清 张为邦《下元灵佑图》卷(石渠宝笈) - 阴山工作室 - 阴山工作室

清 张为邦 下元灵佑图 局部

四、原本、临本与该图的艺术价值

张为邦《下元灵佑图》题款中提到系仿陆晃笔意,另据《秘殿珠林三编》,张为邦的《上元锡福图》、《中元普度图》亦系仿陆晃笔意。陆晃是南唐画家,刘道醇《五代名画补遗》在人物门下列其为能品,说他性疏逸,好酒,多画村野人物,“凡酒兴情逸,遇笔挥洒,出于临时,略不预构,故妍丑互出,或在绝格,或入末品”。据《宣和画谱》,徽宗御府藏陆晃画七十二幅,多为道教、神仙题材,其中包括“《天官图》一”。

据《秘殿珠林》著录,宣和御府收藏的陆晃《天官图》曾进入乾隆内府,卷后有僧仁济跋云:

世代更变之余,内府书画,悉散落人间。陆晃真迹,余见极少,所有者,仅《田家图》,与此《天官图》耳。卷中神祇卫从、木魅山魈、旌节幢幡、銮舆剑佩,无不各司其司,各貌其貌,而神清气韵,笔走如龙,备极精妙,盖以画法书法行文法。概为寓意扵笔先,故能落笔便成,殊不构思,古人莫及。御谱所称,诚渊监也,仲言其寳之。

乾隆内府后又收得《地官图》,鉴定为陆晃真迹,与《天官图》为一套,《秘殿珠林》记:

按《宣和画谱》,第载陆晃《天官图》一,而地、水二官頋缺焉。今大内所蔵,复有《地官》一图,笔墨精妙,真与《天官》埓,其为晃真迹无疑,当时或散逸人间,未收入御府故耳。顾《水官》犹缺,恐天生神物,终当复合也。

收得陆晃《天官图》、《地官图》后,乾隆于十四年(1749)、十六年(1751)分别敕张镐和张为邦、张廷彦父子临摹,并配《水官图》,《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乾隆十六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如意馆”条下记曰:

二月 初七日副催捴佛保持来员外郎郎正培库掌花善押帖一件,内开为十四年十月十七日,旨领李久明来说,太监胡世杰交陆晃画《上元》、《中元》手卷二卷,长一丈八尺,宽一尺七寸,传旨着张镐照样临稿二卷,再配《下元》稿一卷,人物至大高六、七寸,至小高四、五寸,具照《上元图》尺寸画,钦此。

清 张为邦《下元灵佑图》卷(石渠宝笈) - 阴山工作室 - 阴山工作室

清 张为邦 下元灵佑图 局部

于十六年正月初九日太监胡世杰传旨,着张为邦、张廷彦将《上元》、《中元》图稿具照金昆起的《下元》图稿收小,画《三元图》手卷三卷,脸相具着丁观鹏画,钦此。

值得注意的是,张镐,张为邦、张廷彦《天官》、《地官》二图系仿自内府藏鉴定为陆晃的真迹,《水图官》则是根据《天官》、《地官》二图所配。此外上引文献还提到,乾隆十六年张为邦、张廷彦父子临摹的《三元图》较原作尺寸要小,而神祇脸相由当时著名的道释画家丁观鹏画。

乾隆十七年(1752)九月,亦即张为邦、张廷彦临收小的《三元图》后一年,张为邦又奉敕临《三元图》,原大,分别名《上元锡福图》、《中元普度图》和《下元灵佑图》,卷尾均署:“干陵十七年九月臣张为邦奉敕恭摹陆晃笔意。”本文讨论的图像即其中的《下元灵佑图》,另两件下落不明。此外,乾隆还敕严宏滋临仿过陆晃图,《秘殿珠林三编》著录,卷尾均署:“江南江阴县监生臣严宏滋奉敕恭画。” 有趣的是,严宏滋图的题款中署明了三图的名称,分别为《上元天官图》、《中元地官图》、《下元水官图》,但是《秘殿珠林三编》的著录中三卷分别名为《上元锡福图》、《中元普度图》和《下元灵佑图》,合称《三元星官图》。《秘殿珠林三编》的名称中加入了三官的功能,即赐福、普度和灵佑,反映了三官信仰的现实需求。此外,《秘殿珠林三编》中称三官为星官,主要是因为天官紫微大帝乃众星之主,实际上严格上讲,地官、水官并不属于星官。

好的摹本亦能成为临仿的对象。乾隆三十五年(1770)二月,顾铨、贾全、杜元枚分别奉敕临严宏滋《上元锡福图》、《中元普度图》、《下元灵佑图》,款署“上元天官图/中元地官图/下元水官图 乾隆三十五年二月臣顾铨/贾全/杜元枚奉敕恭摹严宏滋笔意。”顾铨、贾全、杜元枝摹严宏滋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白描,保存完好,其中《下元灵佑图》纵51厘米,横642厘米,与张为邦《下元灵佑图》原尺寸相比,纵短5.7厘米,横长58.7厘米,略有差异。

清 张为邦《下元灵佑图》卷(石渠宝笈) - 阴山工作室 - 阴山工作室

 清 张为邦 下元灵佑图 局部

上述《三元图》中,陆晃《天官图》、《地官图》均为白描,其后众摹本中除张为邦乾隆十七年摹本为设色外,其它亦均为白描。以张为邦设色本与北京故宫藏杜元枚临严宏滋《下元灵佑图》相比较,可以发现二图尺寸虽略有差异,但图本样式大体一致,画家在临摹时比较严格地遵照了底本。《天官》、《地官》二图的底本系内府收藏鉴定为陆晃的原本,《水官图》最早应是乾隆十四年张镐创绘的,后来可能得到沿用。

从图像风格上看,张为邦的《下元灵佑图》继承了白描底本重视用线的特点,线条简洁凝练,衣纹用线有风动之感。人物面相注重晕染,高光处留白或用浅色染,低光处以深色如墨色、红色等晕染,是受到了西洋画明暗法的影响。因为底本为白描,所以用色系张为邦自创。图中主要使用了绿、蓝、红、赭等色,不仅颜色种类比较丰富,而且同一种颜色也有多个层次,或深或浅。如绿色是该画的主要颜色之一,有深绿、碧绿、浅绿等多种色调,在服饰、帔帛、进贤冠、华盖、羽扇、旌旗等上循环出现,相互呼应。因为颜色搭配合理,所以整体上显得清雅脱俗,很好地体现了众仙官、女仙的精神气质。该图是乾隆朝仿陆晃笔意《下元灵佑图》众临本中唯一的设色本,也是目前所知留存下来的张为邦唯一的道释画作品,可见其独特、珍贵之艺术价值。

(本文原载《收藏投资导刊》,2013年9月25日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