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文探奇】南越笔记-会城三石

 高山仙人掌 2021-01-19

READ

会城三石

会城有三石。东曰海印,西曰浮邱,中曰海珠,皆地之肺也。海珠在越王台南,广袤数十丈,东西二江水环之,虽巨浸稽天不能没。语云,南海有沉水之香,亦有浮水之石,谓此也。相传有贾胡持摩尼珠至此,珠飞入水,夜辄有光怪。故此海名曰珠海,浦曰沉珠,其石则曰海珠云。石上有慈度寺,古榕十余株,四边蟠结,游人往往息舟其阴。端阳七夕作水嬉,多有龙郎蛋女,鲙鱼酤酒,零贩荔支、蒲桃、芙蕖、素馨之属,随潮来往。遥望是寺,鱼沫吹门,蚝光次壁,朝晴暮雨,含影虚无,恍忽若鲛宫贝阙而不可即也。海印、潜石也。在下方之东,半出波际。其上有京观楼,周以雉堞,视海珠浮邱,隐隐若三台象。浮邱去城西一里,为浮邱丈人之所游。古时浮邱在海中,与海印、海珠若离若合。宋初有百二十岁老人陈崇艺言:儿时浮浮邱山足舟船数千,山四畔篙痕宛然,今浮邱距水四里余矣。邱下有井,葛稚川尝饮之。有海神献珊瑚一株,因名珊瑚井。井旁多莃莶草,三月上巳,游人多往采撷。
作者简介

《南越笔记》由李调元撰写,十六卷,依事类分卷。首记民俗,所录优美民歌,多为好诗。全书时有粤方言词语,首卷专条尤为丰富。方言字及至今字书失收字不少。二、三卷记山川,特详水系、地貌。述山脉时附考证。文字清丽,可作山水游记读。博物、工艺比重大,记岭南珍禽异兽鳞介昆虫甚多,颇从经济资源角度着眼。又间附工艺流程、有关谣谚。近世西欧物质文明东渐足迹,亦有反映。卷七记少数民族,提供了民俗、民族、宗教、社会、史学诸学术领域大量重要史料。

李调元(1734年12月29日—1803年1月14日),中国清代戏曲理论家,诗人。字美堂,号雨村,别署童山蠢翁。著有《童山诗集》40卷,戏曲理论著作《曲话》、《剧话》等。《曲话》和《剧话》多摘引前人的戏曲评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品读好诗词

品读经典 品读好诗词

品读、鉴赏经典诗词歌赋

分享、交流精美原创文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