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用抢购

 任金鸿 2021-01-19

​最近半个月时间,京、冀、吉地区的疫情冒了小泡,若干区域的防疫等级提升为了中级,还有若干小区开始封闭管理。

疫情带给了人们心理上压力,有的地方还出现了抢购行为:有图片显示燕郊的一个超市内菜架上竟然只剩下了两棵大葱;石家庄的一个女士视频清点她家的存货:成包的手纸、成箱的方便面和水果,成口袋的米和面。

供应紧张有原因

这些抢购让我想起在2020年春节后疫情高企时,出现抢购时,一位超市店主写给大家的公开信:米和面是不会少的,蔬菜和水果也不会缺的,结果您忙着抢购,我就得下大气力、高成本去组织货源。到后来,您买的没吃了最终掉了;我进的卖不去也得倒掉。

最后这位店主向消费者发出了“号召”:咱们还是不要相互折磨了,好不?

今年出现了1966年以来的极低温,我就亲眼看见了我在超市里买的芹菜,就在过马路的一段时间里冻上、折断。

低温会造成蔬菜和水果的一定紧张,这是简单逻辑。

不用过度紧张

如今在中国的绝大多数区域、大多数时间里,生活物资的供应绝对充分。即使出现了短缺,也是暂时的——毕竟巨大的产能在那摆着呢。

在我看来根本不用抢购,只要随吃随买就好,可以吃新鲜的同时还会省钱的。

再深一层,咱只要把平时流费的减少一半就足够用的了,哪里还用得着抢购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更多
    热门阅读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