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科主治医师考试题库(6001~6050)

 懂你473 2021-01-19

 内科主治医师考试题库 

(6001~6050)

6001:患者,男,12岁,反复关节出血6年,因踝关节外伤后,关节肿大4小时入院。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20g/L,白细胞7×109/L,血小板200×109/L,出血时间、凝血时间正常,APTT 160秒(正常对照35秒),不能被正常血清纠正,但能被钡吸附正常血浆纠正。该病人诊断为
A: 血友病A
B: 血友病B
C: 遗传性FⅪ缺乏症
D: 血管性血友病
E: 肝病后维生素K缺乏症
正确答案: A
 
6002:男性,55岁。纳差、乏力、消瘦半年就诊。体检:面部暗红色,肝肋下1cm,脾肋下5cm,质硬无压痛。化验:Hb 195g/LWBC16.2×109/LPLT450×109/L,红细胞压积0.6060%)。骨髓涂片增生明显活跃,粒、红、巨三系均增生,细胞形态无异常。诊断为骨髓增殖性疾病。下列哪个疾病不属于骨髓增殖性疾病
A: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B: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C: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D: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E: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正确答案: A
 
6003:男性,62岁。头晕、乏力半年,近1个月症状加重,间有低热,四肢酸痛来诊。体检:体温38℃,重度贫血貌,下肢皮肤散在出血点,颈部可扪及花生仁大小淋巴结2枚,脾肋下2cm。化验:Hb50g/LWBC 3×109/LPLT 45×109/L,血片中有核红细胞3/100WBC,并见巨大红细胞及巨大血小板。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B: 恶性淋巴瘤
C: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D: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E: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正确答案: E
 
6004:男性,26岁,因反复发作性酱油色尿来诊,发作时伴有发热、乏力、腰腹疼痛,多于晨起时发病。查体:睑结膜及甲床略苍白,肝大肋下2cm,质中,脾大肋下3cm。为了明确诊断,进一步应做的实验室检查中最有助于诊断的是
A: 骨髓形态学检查
B: CD59
C: Rous试验
D: Coombs试验
E: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正确答案: B
 
6005:男性,52岁,头晕、乏力伴腰痛3个月,化验Hb 82g/LWBC 6.2×109/LPLT 175×109/LESR 116mm/h,尿蛋白(+),骨髓浆细胞52%,血清蛋白电泳见M带,X线检查见L2L3椎体压缩性骨折。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慢性肾炎
B: 骨转移瘤
C: 多发性骨髓瘤
D: 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
E: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
正确答案: C
 
6006:男性,56岁,进行性贫血1年,剧烈腰痛3个月,查血红蛋白89g/L,白细胞3.4×109/L,血小板68×109/LESR180mm/h,尿蛋白(++),骨髓异常浆细胞54%,血清蛋白电泳出现M蛋白。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
B: 淋巴瘤
C: 多发性骨髓瘤
D: 浆细胞白血病
E: 急性溶血性贫血
正确答案: C
 
6007:女性,60岁,腰背疼痛4个多月,有时不规则发热,伴尿频尿痛。化验:尿蛋白(+++),白细胞5-10/HP,尿本周蛋白阳性,血清蛋白电泳在β和γ区带间有一M蛋白(39.5%)本例最可能的主要诊断是
A: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
B: 多发性骨髓瘤
C: 重链病
D: MGUS
E: 淀粉样变性
正确答案: B
解析:该例高龄患者有骨痛伴泌尿系统感染,化验尿除白细胞增多外,有较多蛋白和本-周蛋白阳性,血清蛋白电泳出现M蛋白,这些均提示主 要诊断是多发性骨髓瘤,而不像其他4种疾病。确诊多发性骨髓瘤应至少具备下列3项中的2项: ①骨髓中浆细胞(骨髓瘤细胞)达15%以上。②有单株性免疫球蛋白增高(电泳出现M蛋白)。③有骨质破坏,因此最有助于确定本例诊断的是骨髓涂片异常浆细胞达50% ,而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有单株性增高与病史中已知的M蛋白的意义是一样的;因为血清蛋白电泳出现的M蛋白位于β和γ区带间,所以最可能是IgA,而IgGIgM应位于γ区带,IgDIgE因量少在电泳时常不出现M蛋白,即使出现也应在γ区带;主要治疗目前仍是化疗;若病程后期外周血浆细胞占20%以上,绝对值达2.0×109/L以上,则诊为浆细胞白血病,因为是继发于骨髓瘤之后,所以是继发性浆细胞白血病。
 
6008:男性,52岁。腰背疼痛半年,牙龈出血2周就诊。体检:中度贫血貌,肝肋下1cm,脾肋下刚及。化验:Hb 80g/LWBC 3.8×109/LPLT 56×109/L。尿蛋白(+++),ESR 105mm/h,骨骼X线摄片L1L3,有楔形压缩,多根肋骨有虫蚀样破坏。血钙3.25 mmol/LIgG 5.0g/LIgA 2.1g/LIgM 0.5g/LIgD 0.003g/L,尿本周蛋白(-)。本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再生障碍性贫血
B: 骨转移癌
C: 慢性肾炎加肾性骨病
D: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E: 多发性骨髓瘤
正确答案: E
 
6009:患者,女,56岁,乏力伴腰痛3个月入院。经M蛋白测定,X线检查及骨髓检查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首选治疗应是
A: 长春新碱+泼尼松
B: 马利兰+泼尼松
C: 马法兰+泼尼松
D: 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
E: 卡氮芥+马法兰+泼尼松+长春新碱
正确答案: C
 
6010:男性,56岁。腰背部疼痛半年余,时有不规则发热,伴尿频、尿痛感就诊。化验:尿蛋白(+++),白细胞10~15/HP,尿本周蛋白阳性。血清蛋白电泳在β和γ区带之间有一M蛋白0.39539.5%)。拟诊为多发性骨髓瘤(MM)。下列哪项实验室检查,最有助于确定本例的诊断
A: 骨髓涂片异常浆细胞超过0.3030%
B: 骨骼X线摄片有多处骨质破坏
C: 免疫球蛋白测定有单株Ig升高
D: 肾功能损害
E: 血浆黏度升高
正确答案: A
 
6011:女性,60岁。不规则发热,腰痛,面部水肿5个月就诊。化验:尿蛋白(+++),WBC5~10/HP,尿本周蛋白阳性,进一步做骨髓穿刺涂片见骨髓瘤细胞占0.2020%),此类细胞大,核仁明显,有双核及三核浆细胞。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MM)。以下检查与MM的分期有关,除了
A: 血常规
B: 尿常规
C: 血钙测定
D: Ig定量检查
E: 多骨骼X线摄片
正确答案: B
 
6012:女,60岁,缓慢起病,常有乏力,面色苍白,口腔黏膜萎缩,食欲不振,检查可见对称性远端肢体麻木,深感觉障碍,血象呈大细胞性贫血,血清叶酸<6.8nmol/L。患者平时喜欢吃软食,无其他疾病。该患者的诊断是
A: 慢性病贫血
B: 缺铁性贫血
C: 巨幼细胞贫血
D: 海洋性贫血
E: 合并高粘滞血症的贫血
正确答案: C
 
6013:男性,53岁。头晕、乏力、四肢麻木、站立和行走不稳半年余就诊。8年前曾因胃出血行全胃切除术。化验:RBC2.1×1012/LHb 72g/LWBC 3.2×109/LPLT 86×109/LMCV 140fl140μm312浓度86Pg/ml(正常值200~900Pg/ml),叶酸正常。本例拟诊为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 维生素B12摄入不足
B: 慢性腹泻致维生素B12吸收减少
C: 内因子缺乏症
D: 合并节段性回肠炎(克隆病)
E: 肠道寄生虫感染
正确答案: C
 
6014:女性,25岁。妊娠8个月,渐感头晕、乏力、面色苍白、下肢水肿。化验:RBC 2.0×1012/LHb 75g/LWBC 3.8×109/LPLT 76×109/LMCV 120fl120μm3)浓度正常。下列哪项症状在本例不应该出现
A: 食欲不振,腹胀、腹泻或便秘
B: 口角炎、口腔黏膜可见小溃疡
C: 四肢麻木、共济失调、行走不稳
D: 舌痛、舌面光、舌乳头萎缩
E: 心悸、气急
正确答案: C
 
6015:男性,35岁,发热伴颈部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1个月余,经右颈部淋巴结活检确诊为中高度恶性NHLNHLHL最大的不同点是
A: 易不规则发热
B: 易发生远处播散
C: 易体重减轻
D: 易发生盗汗
E: 易发生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
正确答案: B
 
6016:男性,57岁,1个多月来双颈部淋巴结无痛性进行性肿大,有不规则间断发热达38℃以上,查体见双颈部各一个3cm×2cm肿大淋巴结,左腋下和右腹股沟各一个2cm×1cm肿大淋巴结,均活动,无压痛,临床考虑为霍奇金淋巴瘤。为了明确诊断,采用的最佳检査方法是
A: 骨髓穿刺
B: 骨髓活检
C: 淋巴结活检
D: 胸部CT
E: 腹部CT
正确答案: C
 
6017:男性,65岁。颈部淋巴结肿大4个月,间歇性发热,肝肋下4cm,颈部淋巴结活检诊断为霍奇金淋巴瘤。首选的治疗方案是
A: 化疗
B: 脾切除
C: 干扰素
D: 放疗
E: 骨髓移植
正确答案: A
 
6018:男性,72岁。颈部、腋下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3个月,肝肋下2cm,脾肋下6cm,血红蛋白132g/L,白细胞122×109/L,血小板125×109/L。目前最应做的检査是
A: 胸部X线片
B: 免疫球蛋白测定
C: 腹部B超检査
D: 淋巴结活检
E: 白细胞分类
正确答案: E
 
6019:女性,20岁。间断发热3周,左颈部淋巴结无痛性肿大。查体:左颈部4cm×3cm淋巴结,不活动,表面无破溃,肝、脾不大,胸片未见异常。骨髓象正常,淋巴结活检:正常淋巴滤泡结构被破坏,可见R-S细胞。患者临床分期为
A: A
B: B
C: B
D: A
E: B
正确答案: B
 
6020:男性,35岁,高热,皮肤瘙痒半个月,右颈部及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无压痛,互相粘连,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10×109/L,中性66%,淋巴24%,骨髓涂片找到R-S细胞。最大可能诊断
A: 结核性淋巴结炎
B: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 癌转移
D: 淋巴瘤
E: 风湿性疾病
正确答案: D
 
6021:女性,30岁,2个月来无痛性颈部淋巴结肿大,间断发热38℃以上3个月。查体:双侧颈部各触及12cm×3cm大小淋巴结,脾肋下4cm。如果颈部淋巴结病理为:纤维化伴局灶性坏死,浸润细胞呈多形性,并伴血管增生和纤维化,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与较多的R-S细胞混同存在,最可能的病理诊断是
A: 混合细胞型HL
B: 淋巴细胞为主型HL
C: 淋巴细胞消减型HL
D: 结节硬化型HL
E: 免疫母细胞淋巴瘤
正确答案: A
解析:该患者间断发热伴无痛性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病理见较多R-S细胞,因此肯定诊断霍奇金淋巴瘤(HL),根据病理报告描述特点符合混合细胞型HL;因为颈部淋巴结肿大和脾肿大,病变位于横膈两侧,同时伴无原因的发热达38℃以上,所以最可能的临床分期为D,ⅢBHL应首选化疗:首选最佳方案是MOPP,而VP方案是用于治疗急淋白血病的基础方案,CHOP方案是治疗NHL的首选方案,MP方案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DA方案用于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6022:男性工人,50岁。周期性发热3个月就诊。体检:发现多组浅表淋巴结肿大,质坚,无压痛。化验:HB 120g/LWBC 5.2×109/LPLT 210×109/L。颈部淋巴结活检,找到里-斯细胞,确诊为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最常见是哪一组淋巴结首先肿大
A: 左颈部或左锁骨上
B: 右颈部或右锁骨上
C: 滑车上
D: 腋下
E: 腹股沟
正确答案: A
 
6023:男性,31岁。不规则发热2个月余,伴食欲减退、体重减轻6kg就诊。体检:两侧颈部扪及花生仁大小淋巴结多个,右侧腹股沟扪及核桃大淋巴结1只,质硬,无压痛,脾肋下3cm,淋巴结活检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型、混合细胞性。胸片(-),腹腔CT除脾肿大外无异常发现。本例临床分期是
A: B
B: B
C: EB
D: SB
E: B
正确答案: D
 
6024:男性,农民,45岁。发现颈部蚕豆大小包块1年余,因无不适未行诊治。近2个月包块进行性增大如核桃就诊。体检:左颈部、右锁骨上及腋下扪及多个肿大淋巴结,质硬无压痛,脾肋下2cm。化验:Hb 89g/LWBC 23.1×109/LPLT 80×109/L。淋巴结活检为恶性淋巴瘤,弥漫型B细胞来源,骨髓涂片见不成熟淋巴细胞占0.3232%)。患者的正确诊断是
A: 淋巴瘤骨髓浸润
B: 淋巴瘤合并淋巴肉瘤细胞性白血病
C: 淋巴瘤合并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D: 淋巴瘤合并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E: 淋巴瘤合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正确答案: B
 
6025:女性,22岁。面部水肿伴刺激性咳嗽1个月余就诊。体检:面部及右手背明显水肿,颈静脉怒张,右颈部扪及1cm×2cm大小淋巴结1枚,肝脾肋下未扪及。辅助检查静脉压2.7kPa28 cmH2O),胸片示右上纵隔明显增宽,淋巴结活检为恶性淋巴瘤。腹腔CT及骨髓检查均正常。本例临床分期属于
A: B
B: A
C: B
D: A
E: B
正确答案: B
 
6026:女性,29岁。中上腹疼痛3个月,间歇黑便10天来诊。无其他不适,胃镜检查见胃窦部5cm×6cm溃疡型肿块,拟诊胃恶性肿瘤住院。体检: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肝脾肋下未及。胸片、腹腔CT及骨髓涂片均无异常发现。随后行胃大部切除术,手术后病理诊断为胃恶性淋巴瘤,弥漫性B细胞型。本例为结外淋巴瘤,其临床分期属于
A: EA
B: EB
C: EA
D: EA
E: EA
正确答案: A
 
6027:男性,40岁。发热伴颈部包块3个月,近2周纳差、消瘦,盗汗住院。体检:左锁骨上及左腋下各扪及2个肿大淋巴结,约1.5cm×2cm大小,质坚、无压痛,肝脾肋下均未扪及。化验:Hb 110g/LWBC1 8.5×109/LPLT 122×109/L,胸片及腹腔CT检查均无异常发现。淋巴结活检诊断为弥漫性、B细胞性淋巴瘤。骨髓涂片见异常淋巴细胞0.099%)。患者的临床分期是
A: B
B: A
C: B
D: A
E: B
正确答案: E
 
6028:患者,女,30岁,乏力、消瘦半年,发热1个月。体格检查:体温38℃,右侧扁桃体II度大,表面溃疡,右颈部淋巴结蚕豆大,质硬,无压痛。胸部X线、腹部B超、骨髓检查均未见异常。右侧扁桃体活检诊断为HL(混合细胞型)。此病例临床分期是
A: A
B: B
C: A
D: B
E: B
正确答案: D
 
6029:女,30岁,乏力、消瘦半年,发热1个月。体格检查:体温38.5℃,右侧扁桃体II度大,表面溃疡,右颈部淋巴结蚕豆大,质硬,无压痛。胸部X片、腹部B超、骨髓检查均未见异常。右侧扁桃体活检诊断为霍奇金淋巴瘤(混合细胞型)。此病例临床分期是
A: A
B: B
C: A
D: B
E: B
正确答案: D
 
6030:男性工人,32岁。不规则发热2个月余,伴纳减、消瘦、盗汗住院。体检:巩膜轻度黄染,颈部3枚花生仁大小淋巴结,质硬无压痛,右侧腹股沟扪及蚕豆大淋巴结2枚,脾肋下2cm。化验:Hb 79g/L,网织红细胞0.088%),血清总胆红素50μmol/L,结合胆红素12μmol/L,尿胆原1160阳性,尿胆红素(-)。临床怀疑为恶性淋巴瘤,最合适的诊断方法是
A: 淋巴结穿刺涂片
B: 淋巴结活检
C: 骨髓检查
D: 胸腹腔CT检查
E: 剖腹探查
正确答案: B
 
6031:男性,52岁。颈部包块逐渐增大3个月,间歇发热伴皮肤瘙痒1个月住院。体检:体温38.9℃,两侧颈部、锁骨上、左腋下均可扪及黄豆到蚕豆大小淋巴结多个,部分相融合,质韧,无压痛,左颈部淋巴结活检确诊为霍奇金淋巴瘤。此类患者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
A: 无痛性颈部和(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B: 持续性或周期性发热
C: 肝脾肿大
D: 局部或全身皮肤瘙痒
E: 盗汗和(或)体重减轻
正确答案: A
 
6032:一产妇患胎盘早剥,阴道流血不止,2天内共输血2000ml,止血效果不佳,皮肤黏膜有广泛出血点,柏油样大便,尿镜检可见少量红细胞其出血不止的原因可能是
A: 急性ITP
B: 肝功能受损致凝血功能障碍
C: 并发急性再障
D: 并发DIC
E: 输血过多致稀释性血小板减少
正确答案: D
解析:该例产妇出血不止的原因可能是DIC,因为有胎盘早剥,这是引起DIC的常见原因,而且有全身多部位出血,除阴道流血不止外,还有便血、尿血和皮肤黏膜的广泛出血,这些都支持D1C:由产科原因(胎盘早剥)引起的DIC,其首要治疗措施是尽快娩出胎盘,会取得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
 
6033:一产妇患胎盘早剥,阴道流血不止,2天内共输血3000ml,止血效果不佳,皮肤黏膜有广泛出血点,柏油样大便,尿镜检可见少量红细胞其出血不止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急性ITP
B: 肝功能受损致凝血功能障碍
C: 并发急性再障
D: 并发DIC
E: 输血过多致稀释性血小板减少
正确答案: D
 
6034:患者男性,62岁,10天来发热、咳嗽、胸痛,体温39.5℃,血压100/70mmHg,突然出现皮肤多处瘀斑,肢冷,呼吸困难,发绀。血压100/70mmHg,血糖2.5 mmol/LBUN 8.2mmol/L。此患者最需要做的检查是
A: 血小板计数
B: 胸片
C: B
D: 支气管造影
E: 头颅CT
正确答案: A
 
6035:男性农民,26岁。因发热、咳嗽2周,鼻出血、牙龈出血伴皮肤大片瘀斑3天入院。体检:中度贫血貌,胸骨中段明显压痛,脾肋下1cm,上臂及臀部大片瘀斑。化验:Hb 72g/LWBC 3.8×109/LPLT 34×109/L,凝血酶原时间16秒(正常对照12秒),纤维蛋白原1.2g/L,尿红细胞(++)。本例出血最可能原因是
A: ITP
B: Evan综合征
C: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D: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E: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正确答案: E
 
6036:女性,40岁。发热1周,神志淡漠1天入院。体检:体温40℃,球结膜及前臂皮肤有片状出血,BP80/50mmHg,心率140/min,脾肋下恰及。化验:Hb 90g/LWBC 21×109/LPLT 52×109/L,血培养大肠杆菌生长。纤维蛋白原2.0g/L,凝血酶原时间15秒(对照11秒)。诊断为大肠杆菌败血症,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可能。为确证本例是否有DIC须做以下试验,除外
A: 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KPTT
B: 凝血酶凝结时间(TCT
C: 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
D: FDP测定
E: 纤溶酶原活性测定
正确答案: C
 
6037:女,30岁,乏力伴牙龈出血一周,近2日皮肤出现片状淤斑,注射部位有渗血。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3.4×109/L,血小板25×109/L,血浆纤维蛋白原1.5g/L,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异常早幼粒细胞0.85,其胞浆内充满粗大、染紫红色的嗜天青颗粒,可见较多的Aure小体。患者出血的主要原因是
A: 异常早幼粒细胞浸润血管壁
B: 血小板减少
C: 血小板减少伴功能障碍
D: 内源性凝血因子缺乏
E: DIC
F: 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
正确答案: E
 
6038:男性,5岁,活动后右膝关节肿痛2天。查:右膝关节肿大,压痛明显,肝、脾未触及,化验血小板120×109/LBT32秒,CT(试管法)18分钟确诊应做的检査为
A: 血浆凝血酶原试验
B: 类风湿因子
C: 骨髓穿刺
D: 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纠正试验
E: 血清凝血酶原时间
正确答案: D
 
6039:男性,45岁。确诊慢性肝病10年,反复牙龈出血、鼻出血及皮肤紫癜半年住院。体检:面色灰暗,可见肝掌与蜘蛛痣,皮肤散在瘀点、瘀斑、肝肋下未及,脾肋下4.5cm。腹水征(-)。下列哪项凝血检查最早出现异常
A: 凝血酶原时间
B: 凝血时间
C: 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D: 凝血酶凝固时间
E: 凝血酶原消耗时间
正确答案: A
 
6040:男孩,15岁。打篮球后左膝关节肿胀疼痛就诊。检査:左膝关节局部肿胀,压痛明显,膝关节及其周围有大片瘀斑。其兄有血友病A病史。下列实验室检查均有助于该患者的诊断,除了
A: 凝血时间
B: 复钙时间
C: 血清凝血酶原时间
D: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E: 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正确答案: D
 
6041:患者,男,16岁,拔牙后出血不止,患者发育正常,体重58kg,测得BT正常,PT正常,APTT明显延长,用硫酸钡吸附血浆可纠正,而正常人血清不纠正。此患者应诊断为
A: 维生素K缺乏症
B: 血管性血友病
C: 血友病A
D: 血友病B
E: FⅪ缺乏症
正确答案: C
 
6042:男性,60岁。幼年有血吸虫病史,10年前发现左上腹有包块,近2年常有牙龈出血,皮肤出现瘀点、疲斑就诊。体检:轻度贫血貌,肝肋下未及,剑突下4cm,质中偏硬,脾肋下平脐,无移动性浊音。化验Hb 90g/LWBC 3.2×109/LPLT 61×109/LALT<40U,白蛋白35g/L,球蛋白32g/L,上消化道钡餐摄片示胃窦部黏膜增粗,胃底见菊花样充盈缺损。本例最可能的主要诊断是
A: 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伴脾肿大
B: 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伴脾功能亢进症
C: 再生障碍性贫血
D: 胃窦炎
E: 脾静脉血栓形成
正确答案: B
 
6043:男性,48岁。头晕、乏力、下肢水肿3个月,登三楼感到心慌、气急2周来门诊。体检:重度贫血貌,心率120/min,心尖部SMⅢ,肝脾不肿大。化验:血红蛋白66g/L,血细胞压积0.2020%)。对此患者门诊首选检查项目是
A: 血液常规检查加血小板加网织红细胞
B: MCVMCHMCHC
C: 骨髓检查
D: 外周血涂片观察三系血细胞形态及有无异常细胞
E: 血清铁蛋白、叶酸及维生素B12测定
正确答案: A
 
6044:男性,56岁,食欲减退伴上腹部疼痛半年,体重减轻8kg。血红蛋白80g/L,红细胞3.1×1012/L,网织红细胞2%。骨髓象示幼红细胞增生活跃,中、晚幼红细胞为主,幼红细胞体积小、胞浆少、边缘不整,粒细胞系及巨核细胞系正常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巨幼细胞性贫血
B: 缺铁性贫血
C: 溶血性贫血
D: 再生障碍性贫血
E: 肝病性贫血
正确答案: B
 
6045:女性,68岁,患萎缩性胃炎及恶性贫血十余年,每月注射一次维生素B12达十余年。近一个月来感活动后乏力。血红蛋白90g/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26%,平均红细胞体积67fl,网织红细胞计数0.6%,血清铁蛋白13μg/L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巨幼细胞性贫血
B: 缺铁性贫血
C: 再生障碍性贫血
D: 溶血性贫血
E: 慢性炎症引起贫血
正确答案: B
 
6046:女性,45岁。是一位有2个孩子的母亲,因头晕、乏力、面色苍白1年来诊。既往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0年。化验:RBC 2.5×1012/LHb 60g/L,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血清铁蛋白10 μg/L,诊断为缺铁性贫血。关于铁代谢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维生素C能促进Fe2+的吸收
B: 血清铁一般是Fe2+
C: Fe2+主要在空肠下端吸收
D: 成人每天需Fe2+10mg
E: 在肠黏膜细胞内Fe3+与去铁蛋白结合形成铁蛋白
正确答案: E
 
6047:女性,38岁。1年来面色苍白伴倦怠、耳鸣就诊。化验RBC 2.5×1012/LHb 55g/LMCV75fl75μm3MCH 22pgMCHC 0.2929%),红细胞中央淡染区扩大,网织红细胞0.022%),拟诊缺铁性贫血。在问诊时哪项与本病发病无关
A: 有无中上腹疼痛及黑便史
B: 有无月经过多史
C: 家族中有无同样疾病史
D: 有无易兴奋、易激动、烦躁等症状
E: 有无嗜食泥土、煤屑、生米等异食癖
正确答案: C
 
6048:女性,35岁。10年前因胃出血行胃大部切除术,近1年诉头晕、乏力、面色苍白来诊。化验:红细胞3.2×1012/L,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网织红细胞0.0155%),骨髓检查幼红细胞增生明显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此类细胞体积小,胞质蓝而少,边缘不规则。在进行血清铁检查时,可能出现下列哪一种情况
A: 血清铁减少,总铁结合力增加
B: 血清铁减少,总铁结合力减少
C: 血清铁减少,血清铁饱和度增加
D: 血清铁减少,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减少
E: 血清铁减少,血清铁蛋白增加
正确答案: A
 
6049:女性,28岁。头晕、乏力2年,加重2个月。化验:Hb 60g/L,骨髓亚铁氰化钾染色示小粒含铁血黄素(+++~++++)。下列除哪种疾病外,余均有可能
A: 缺铁性贫血
B: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 慢性溶血性贫血
D: 巨幼细胞性贫血
E: 慢性感染所致的贫血
正确答案: A
 
6050:患者男,25岁,农民,面色苍白,疲乏无力一年。血象RBC2.0×109/LHb50g/LWBC7.6×109/L,中性粒细胞0.50,淋巴细胞0.26,嗜酸性粒细胞0.14,血清铁蛋白10μg/L,血片中成熟红细胞中央淡染区扩大,拟诊为缺铁性贫血。此患者给予硫酸亚铁0.3g/次,3/d,口服,治疗一个月效果不佳,其原因为
A: 诊断不正确
B: 病因未去除
C: 所给铁剂剂量不够
D: 未合并应用维生素C
E: 未使用注射铁剂
正确答案: B

关注公众号【今天一起学】和万千小伙伴一起刷题提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