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存货期末计量的税会差异分析

 轻松财税彭怀文 2021-01-19

存货期末计量的税会差异分析

彭怀文

一、存货期末的会计计量处理

存货在期末时,应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十五条的规定,进行存货跌价减值测试,如果存在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情况,则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同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十九条的规定,如果以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影响因素消失的,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可以在计提金额予以回转,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二、存货期末计量的税务处理

期末存货计量的税务处理,其实很简单,就一句话——历史成本法!

神马意思?就是会计上你就随便折腾吧,计提啊、转回啊,存货跌价准备什么的东西,我税务上统统不认可,我税务只认可历史成本,我税务的计税基础巍然不动。

三、存货期末计量的税会差异分析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货的会计账面价值变为可变现净值,计提的存货跌价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减少当期利润;而存货的计税基础不变,因此应做应纳税所得额调增。

资产负债表日,如果存货在以前期间计提过存货跌价准备,现在发现当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应当转回存货跌价准备,存货的会计账面价值增加,冲回的存货跌价损失则增加当期的利润;而存货的计税基础还是不变,因此此时就应做应纳税所得额的调减。

大家看出其中的奥妙了吗?这可是一些上市公司"盈利——亏损——盈利"循环的法宝,可有效规避连续亏损就要退市的监管,这就是所谓的"盈利管理"的秘籍之一。

【案例】甲公司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期末存货进行计量,采用类别法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假定每年会计利润200万元。其余资料如下:

(1)2019年12月31日,存货的账面价值100万元,预计可变现净值80万元;

(2)2020年12月31日,该批存货的预计可变现净值有所恢复,预计可变现净值为90万元。

分析:

(1)2019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00-80=20万元。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20万元

贷:存货跌价准备 20万元

2019年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存货的账面价值为80万元,小于计税基础100万元。

期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0-80=20万元

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20×25%-0=5万元(因为暂时多交的税可以抵扣,所以是"资产")

应交所得税=(200+20)×25%=55万元

应确认的所得税费用=200×25%=50万元

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50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 5万元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55万元

(2)2020年由于存货价值部分恢复,应在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额度内进行冲回。因此应冲回的存货跌价准备=90-80=10万元。

借:存货跌价准备 10万元

贷:资产跌价损失 10万元

2020年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存货的账面价值为90万元,小于计税基础100万元。

期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0-90=10万元

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10×25%-0=2.5万元

应交所得税=(200-10)×25%=47.5万元

所得税费用=200×25%=50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 50万元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47.5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 2.5万元


视同销售,真的很简单吗?

不要见着非货币资产交换就"视同销售"纳税调整

新收入准则带来若干"视同销售"应如何处理?

用于市场推广或销售视同销售收入的财税处理

用于职工奖励或福利视同销售收入的财税处理解析

从两个案例看提供劳务视同销售收入的财税处理

未按权责发生制:跨期收取的租金收入的财税处理解析

未按权责发生制: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收入的财税处理解析

未按权责发生制:政府补助递延收入的财税处理解析

不征税收入及政府补助的财税处理解析

新金融准则下——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财税处理

长期持有长期股权投资为什么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以账面价值为基础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财税处理及税会差异分析

企业清算过程中的税务处理

资产(股权)划入与划转过程中的税务处理

农产品和农业初级产品增值税优惠政策梳理,建议收藏!

个人代开劳务发票是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呢?有什么法律依据?

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住房所涉及的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梳理

合伙企业的个人合伙人取得合伙企业股权转让分红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如何缴纳?

个人代开劳务发票是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呢?有什么法律依据?
职工福利费支出税前扣除需要发票或收据吗?
长期持有长期股权投资为什么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发现以前年度企业所得税申报错了,应更正申报吗?
筹建期企业收到政府补助后,如何进行企业所得税涉税处理?
个人为公司提供劳务,取得劳务报酬如何交税?
存货初始计量与计税计量的税会差异分析

存货发出计量的税会差异分析

手工快速编制现金流量表实操篇

职工福利费财税处理问题解析

工资薪金支出的财税处理解析

职工教育经费支出的财税处理解析

工会经费支出的财税处理解析

五险一金支出、补充保险支出和商业保险支出的财税处理解析

辞退福利的财税处理解析

新租赁准则学习笔记:适用范围与承租人账务处理

新租赁准则学习笔记:出租人使用的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与租赁的识别

新租赁准则学习笔记:租赁的分拆与合并

新租赁准则学习笔记:承租人会计处理(一)

新租赁准则学习笔记:承租人会计处理(二)

新租赁准则学习笔记:承租人会计处理(三)

新租赁准则学习笔记:承租人会计处理(四)

租客变身“二房东”,该怎么进行税务与会计处理呢?

一文看懂会计做账的依据,不要再傻问:这个可以入账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