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优秀成员展示(9):讷言敏行、温文尔雅的吴茂江

 赣榆摆渡的人 2021-01-19

赣榆区第二期 中学政治(王常亮)名师工作室建设

吴茂江成果考核简介

      吴茂江,中学高级教师,市、区名师,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二级站主持人,市教育家型教师工作室成员。获市命题一等奖、区教科研一等奖;市优秀课一、二等奖,省市区微课奖多次,市教学技能三等奖、区基本功、优秀课一等奖。主持省教科院课题1项,参与省十三五规划课题1项,主持市中长期课题4项、区课题5项;市、区公开课及讲座10余次;在省、市“师陶杯”“五四杯”“教海探航”等获奖20余次;参编《守望乡村教育的麦田》《建构式生态课堂综合性学案》等。

         考核等第:优秀

附件一:个人研修成果

附件二:个人研修计划

姓名

吴茂江

年龄

37

性别

学历

本科

任教

学科

道德与法治

从教

时间

2003

职称

一级

电话


手机

136XXXX1771

E-mail

36209357@qq.com

个人优势、劣势分析:

优势:从事教师工作已经14年了,我具有较扎实的中学政治教学的专业素质,多年循环教学实践经验,熟悉初中教学特点,具备了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悉心钻研教学教法,教科研研究颇有心得。有10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这让我具备了较丰富的班级管理经验。

劣势:课堂教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班级、学生心理疏导等方面缺乏创造性。

个人视野也较为狭窄,教育科研的深度不够。

三年发展的总体目标(包括学历目标,学习计划,专业发展计划,基本理念、基本技能、专业本领、素养、内涵等方面,要求全面、翔实、具体,达成情况可评可测)(可以按照学年制定发展目标)

一、2017-2018年度

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完成工作室布置的各项任务。

读书学习,撰写读书心得,争取获得基本功一等奖。

发表论文2篇,完成2项市级课题结题。

完善承轩教育博客。

二、2018-2019年度

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完成工作室布置的各项任务。

提升专业素养,成为赣榆名师。

争取进入专家库,争取在各级各类论文评比中获得较高奖次。

完善承轩教育博客。

三、2019-2020年度

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完成工作室布置的各项任务。

积极申报省级课题研究,争取在优质课评比中获得较高奖次。

完善承轩教育博客。

扩大影响力。

具体发展规划

读书规划(书刊种类、数量、阅读方式、预期效果等)

每年读2本专业书籍,并撰写读书笔记,提升自身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

订两套教学杂志,并认真研读,模仿高水平文章,并每年发表2篇。

阅读《江苏教育》《连云港教育》全系列杂志,并不断尝试各种类型(德育、班主任、方法指导、叙事故事等)投稿,争取变为铅字。

另外,阅读中学生报、教育报、扬子晚报、苍梧晚报、环球时报、现代快报等报刊,浏览名师博客,拓展视野。

师德提升规划(政治学习内容,师德修养实践活动,创先争优计划,后进生转化计划,优秀教师争创目标等)

加强自我师德师风的修养,形成高尚的人格,有一颗进取之心。热爱学生,对学生有博爱之心,宽容、有强烈的责任感。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积极配合学校的各项工作,与任课老师相互协作,认真踏实地工作,完成一系列的教育教学工作。严于律己,提高自身修养,争做师德标兵。

争取连续三年在师德考核中并评为优秀,并在三年中获得师德模范称号。

专业成长规划(包括学科专业水平的提升,个人教学资料库的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提高,学科竞赛目标,展示课数量,辅导学生,校本课程开发,信息技术能力等)

一、认真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努力成为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教师。

二、搞好个人教学资料库的建设。多走进优秀教师的课堂,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及时做好教学感悟反思,利用组内开展的研究课、交流课、观摩课的机会,向他们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三、教学方面: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珍惜机会,向王教授等专家学习,向各位骨干老师学习,多走进优秀教师的课堂,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及时做好教学感悟反思,利用组内开展的研究课、交流课、观摩课的机会,向他们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四、积极参与学科竞赛,积极参加展示课,完成一项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课题,提升自身信息技术能力,参加翻转课堂培训等。

教育科研规划(包括立项并主持科研课题,积累基于反思的教育教学后记、教育教学随笔、个案追踪和分析,形成科研成果等)

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切实投身于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不断学习与反思,勤动笔,勤动脑,继续整合自己的课堂,使学生能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完成两项市级课题结题,申报1项区市级优秀成果奖,立项省级课题1个,积累基于反思的教育教学后记、教育教学随笔、个案追踪和分析,形成科研成果。

面临的困难、建议和要求:

自身对教育教学的反思不够重视,使得自身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处于低层次水平,还需要理论提升,存在闭门造车现象。

可以扩大名师引领。建议工作室多创造一些参加高层次的教研活动的机会,使各成员有更多的学习机会、交流机会,引导成员更好的实现专业自主发展,多为成员提供一些机会参加大型学术研究或优质课听课活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