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扶之将军回老家,和一位老农闲聊了一路,才发现对方是自己父亲

 历史龙元阁 2021-01-20

我们新中国之所以能够被建立起来,跟很多革命前辈的浴血奋战有非常大的关系。他们中的很多人,在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乡,然后加入军队,投身于各种保家卫国的战斗中去。正因为如此,很多革命前辈在荣归故里的时候,甚至连自己的家人都认不出来了。

就如我们接下来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位王扶之将军一样,他在十几岁的时候就通过虚报年龄加入了军队。二十几年过去后,得以衣锦还乡的他在途中偶遇一老农。结果他跟人家聊了一路才发现,原来对方的身份真“不简单”!那么,到底这位老人的身份“不简单”在哪里呢?

一、出生于贫困之家,却因父亲觉悟高而获得读书机会。

1923年9月24日,王扶之于陕西省子洲县的一个贫困家庭出生了。后来过了没多久,年幼的他又失去了母亲。这对于一个原本就很贫困的家庭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后为了在那个年代好好地生存下去,他的父亲只能一个人带着还十分年幼的他给有钱人打工。

虽然王扶之的父亲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但是他却拥有非常高的觉悟。他明白在那个年代只有让孩子上学才能改变他的命运,所以即便家庭条件非常差,他也还是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儿子王扶之得到了三个月的读书机会。

二、虚报年纪参军,用一杆梭镖(suō biāo)从敌人手中缴获了枪支。

1935年的时候,王扶之虽然只有十二岁,但是因常年辛勤劳作的缘故,他的身材远比现代十二岁的孩童要健壮和高大很多。所以在他想加入中国工农红军时,只是虚报了一下年纪,便得偿所愿了。而且加入红军后,他还一直坚持锻炼和训练。

据说当时红军的枪械数量有限,根本没办法保证每一个加入进来的新兵都能拥有一杆枪。王扶之对此不但不抱怨,而且还通过自己的努力,用一杆梭镖从敌人手中缴获了枪支。当然也正因为如此,年纪小小的他才在红军中拥有了不小的名气。

三、解放战争胜利后,他又转头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解放战争期间,王扶之跟着革命前辈们浴血奋战。即便我方条件非常艰苦,他们也拼尽全力赢得了此战最后的胜利。按理来说,解放战争都胜利了,王扶之也该能好好休息一下了。可实际上,情况并非如此。要知道,解放战争胜利后不久,他又转头跟着军队去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而且在这场战争中,王扶之还差点壮烈牺牲。当时他跟几个战友被敌人的炮火埋在了一个山洞中,直到过了将近四十个小时的时间,他们才得以被其他战友给救出来。可能在很多人看来,四十个小时并不算长。但是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知道,那四十个小时有多折磨人。

四、好不容易得以荣归故里,却误将老父亲当成是老乡来看待。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顺利回国的王扶之特别想回家乡去看看。毕竟当初他离开家的时候只有十几岁,而且也没有想到这一走竟然会走了二十几年的时间。他走的时候家里还有个老父亲在,现在回去,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到他老人家。

采购了一些礼物后,王扶之便在警卫员的护送下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而且在踏进家乡的地界后不久,他就遇到了一位农民打扮的老人。老人见王扶之穿着打扮不凡,认定他是首长级别的人物,所以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他。而实际上,这个老人正是王扶之的亲爹,只是他自己都没有把老人家认出来罢了。

五、寒暄中父子相认,年少时就外出闯荡的好儿郎总算得以回家。

当然了,老人家也没有认出来王扶之这个儿子。如此一来,一路上两人就只能像是一见如故的陌生人一样,既热情又客套地同彼此寒暄着。直到老人跟王扶之提及了自己那十几岁就跑去参军的儿子时,王扶之才后知后觉得反应过来劲儿。

他非常激动地问了老人和他儿子的名字,然后等老人一一作答后,他直接抱着老人就喊起了爹。而老人则摸着他的脸仔细辨别了一番,在晓得眼前的这位首长其实就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儿子后,他直接忍不住哭了出来。

之后,王扶之将军回家却连自己亲爹都没认出来的事情便慢慢传开了。很多人在把这件事当成笑谈来对待的同时,每每提及,内心多少也会感到心酸。毕竟王扶之将军当年是为了国家和人民才毅然加入了红军的,所以他在荣归故里时认不出自己的老父亲一点都不丢人,只是让人颇感心疼罢了。

结语:

其实,除了王扶之将军之外,我国还有很多革命前辈也为祖国的发展和人民的安康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做出的舍小家而为大家的壮举,很值得我们这些后辈们学习和敬佩,甚至我们的子子孙孙也都不能忘记他们曾经的付出。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